<p> 深秋时节,我非常荣幸地与江西省近两百位教学精英一起,在革命的摇篮、红色的圣地——井冈山,参加全省第四批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感谢省教育厅、省教师资格认定服务和培训中心为我们搭建了这次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在红色文化熏陶下,心灵得到净化,专业得到成长。</p> <p> 昨晚在火车站一起打车的九江市四位热心美女老师</p> 第一天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 11月2日早八点,我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导航,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来到了培训中心——八角楼山庄。</p><p> 门口两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着,显得特别喜庆,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读着对联,我仿佛看到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毛主席在青油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p> <p> 来到大厅,看到许多拖着行李箱的老师们围着前台。我一愣,还有比我更早的!我插上前登记,前台美女冲我一乐:“来这么早?!他们房都没退。”我才知道,那些老师是上一批的,已完成学业准备打道回府,这一批学员我是最早报到的。</p> <p> 到四楼放下行李后,看时间还早,便出去转一圈。我从后门出去,首先来到前广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颗鲜艳的大五角星,它刻在一块坚实的方形石座上,高高的旗杆上,一面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左右两边筑起两堵垛形石墙,中间镶嵌着两幅壁画,一幅是英姿勃发的毛委员带领工农红军闹革命,另一幅是身材魁梧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p> <p> 广场左边是极具特色的“枫亭”。青色的屋顶,翘起的檐角上,也挂着几盏红红的灯笼,屋檐下造型各异的图案五彩斑斓。两边红色门柱上,金色的大字苍劲有力、矫若惊龙。</p> <p> 广场的右边是北斗阁,进入走廊,感觉登上了颐和园的长廊,红漆的柱子,蓝色的屋檐,镂空的木质吊顶,古色古香,特别有年代感。</p> <p> 从广场一转身,向上望,便看到我们的最顶端的八角楼建筑,它高高地耸立着,在青山翠柏之间,是那样威严,那样神圣。虽然此楼非彼楼,但我感觉它仍像一座巍然屹立的灯塔,在茫茫黑夜里,既照亮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又照亮我们砥砺前行的心灵之路。</p> <p> 晚上七点半,全体学员在五楼开班会,聆听此次培训的意义、目的、要求、任务及课程安排等,最后分组选组长,明天正式开课。有点小期待哦!</p> 第二天 <p> 11月3日第一天上课,我可不能迟到。我和柴桑区的几位老师早早地来到了会场。一组红歌正在会议室上空循环播放,动听的旋律,熟悉的歌词,瞬间把我们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不禁小声地跟着哼唱。</p> <p> 虽说在教坛上挥洒了30年青春,但此时像学生一样坐在课堂上,我还是有点惶恐,似乎感觉自己这“前浪”,随时都要被“后浪”拍在教育沙滩上。所以,我暗下决心,必须抓住这一周学习的机会,专心致志地听讲,认认真真地做笔记,争取学有所获。</p><p><br></p> <p> 上午8:30,开班仪式在省教育厅李建江主任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p> <p> 首先上台的是学员代表李汝易老师。李老师语言流畅,节奏沉稳,端庄大气,颇有央视主持人风范。她一开口便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她先从学习的理念、培训的意义以及自己教学上的几点感悟与众人交流,最后再作表态性发言:遵守纪律,加强交流,学以致用,共同提高。其中她引用的那句“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的至理名言,引起了全场教师的共鸣。</p> <p> 接着是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李石永主任讲话。李主任针对井冈山这个省级、国家级培训基地的规模、宗旨、理念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井冈山既是革命的摇篮,又是培养教师的摇篮;然后强调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必须传承下去,发扬下去,因此我们所有教师任重而道远;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一定要珍惜机会,在这次活动中,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获。</p> <p> 最后一位讲话的是省培训中心的彭勇主任。他首先表扬了在场骨干教师越来越年轻化,这让在座的学员(当然包括俺😜)充满了自豪感。然后李主任对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1、牢记嘱托,不忘“立德树人”使命。2、要争做“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用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要严守准则,为人师表。最后要求学员们珍惜机会,增强学习主动性,突出学习运用性,争做教学排头兵,齐心协力共同描绘教改新画卷。大家听后,都热血沸腾,决心用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p> <p> 开班仪式结束后,我们正式上课。第一节课是欧阳亮书记主讲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欧阳老师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上传的文字、图片、视频都精心编排,每一版块都让人记忆深刻。他感情丰富,在台上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与其说他是教师,不如说他是井冈山的导游,我们跟随着他的步伐,开启了井冈山的文化之旅。</p> <p> 在《我宣誓》的视频中,我看到了一批批共产党人,为了可爱的祖国正前赴后继;在一封封《矢志不渝的家书》里,我体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的英雄气概;在《逝去的英雄》中,我再一次认识了无数有名的无名的革命先烈。双枪女将伍若兰的帼国风采依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p><p><br></p> <p> 欧阳老师讲述的红色故事,有好几次都让我们眼眶湿润。“井冈山会师”“黄洋界保卫战”等一个个革命历史事件,还有著名的小井红军医院景点,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血雨腥风的峥嵘画卷。整场讲座,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是啊!没有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就没有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没有井冈山的斗争精神,就没有我们现在富强美丽的中国。</p> <p> 下午的上课时间是两点到六点,题目是《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特性与成果提炼》,看起来特别的深奥。</p> <p> 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丰城市实验小学的程小青校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的故事,老师的故事,学生的故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学会使用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养成阅读和反思的良好习惯,构建各学科教师研究共同体等研究策略,并从优秀课例展示、微课题、教育叙事、教学随笔等几方面教我们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提炼教学成果的方法,大家都受益匪浅。</p> 第三天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11月4日,我们全体学员培训内容由户内转到户外。一大早我们便换上红军服,戴着八角帽,背着黄色军包,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广场集合。穿着一样的军装,不仔细瞧,还真不知道谁是谁。大家兴奋不已,三三两两开始拍照留念。</p><p> </p> <p> 看他们的装扮挺有意思。有的扎着小辫的,像刚参加红军的小战士;有的英姿飒爽,像多才多艺的文艺兵;有的戴着口罩的,像卫生院漂亮的护士;有的身材魁梧的,像军需处处长。</p> 活动一 缅怀革命先烈 <p> 上了大巴,我们不一会儿便到了第一站: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参观的团队,有穿着统一青色制服佩戴党徽的,有穿着统一蓝色制服扎着领带的,也有像我们一样的“红军”队伍,只不过他们脖子上系着红飘带,袖子上戴着红袖章,像当年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p><p><br></p> <p> 大家个个神情严肃,依次沿着长长的台阶登向山顶。进了大门,墙面上六个大字特别醒目——死难烈士万岁。抬头便看见天花板上有一颗巨大的红五星,在壁灯的辉映下,它显得格外夺目。我们整好队,向英烈敬献花圈,鞠躬,敬礼。大厅庄严肃穆,大家动作一致,心情也是一样的。<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丰碑长在,英魂永存!</span></p><p><br></p> 活动二 加入红军特训营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不一会儿,我们又乘车来到了著名的大井——井冈山大会师的地方。整好队后,先听教官讲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大井名称的由来;三湾改编的内容;朱毛大会师的经过。教官边讲边提问,回答上来的人不多,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惭愧。然后教官带领全体学员进行入营宣誓。</p> <p> 接下来是把全体学员分成四个团,我们这组为31团,每团选一名团长和军代表,并佩戴标识;然后为各团授旗;最后布置三个任务:每团选一句口号,改编一首团歌,在团旗上创作一个属于本团的logo。哦!还要摆一个造型。大家快速散开,群策群力,忙得不亦乐乎!</p> <p> 先玩玩热身操,大家非常的嗨!</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教官也妖娆</span></p> <p> 各团准备完毕,我们又来到另一个地方——练兵场,开始团队文化建设PK。最终,32团凭借完美的造型夺得了第一。</p> <p>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体验当年红军艰苦而又快乐的生活——编草鞋,打糍粑,做糍粑,磨豆腐。</p> 活动三 野战救助实习 <p> 下午,我们继续顶着烈日在野外训练。每一团选一名个儿小的当伤员,女学员负责用道具进行全方位包扎,男学员负责做担架,用绳子将两竹杆系成网状,最后把“伤员”成功抬到300米处获胜。各团忙得热火朝天,场地的背景音乐也骤然响起,枪声炮声连成一片,让人仿佛置身在活生生的战场。</p> <p> 小路上,一支支队伍带着伤病员在转移。抬担架的跑得气喘吁吁,受伤的被颠得左右摇晃。两边护送战士也没有闲着,有的取下帽子,细心地为伤员遮阳,有的拿着背包垫在伤员的脑袋下。有的完全进入角色,在一旁安慰鼓劲:“坚持坚持,马上就到了!”有的在前边开路,声嘶力竭:“医生——医生”那种关心他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这一刻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教官点评时特别风趣</span></p><p>这组演员很敬业,整得血肉模糊!</p> <p>这组够拼的,硬是把胳膊整没了!</p> <p>这组直接抬个坐月子的过来了!</p> 活动四 齐心挑战动力圈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大家又来到宽阔的草地,围成圆圈坐好,双手紧拽绳子,先向后绷紧,再按时钟顺序12点——3点——6点——9点用力摇起来。大家非常兴奋,边摇边数,四个团长在中间挥动红旗,边跑边呐喊,我们舞得更有劲了,绳子在膝盖上方像一条长龙在婉蜒。随着教官的数数“480……490……”我渐渐力不从心了,但只要手搭在绳上,你就根本停不下来,双手只能跟着众人有节奏地晃动。</p> <p> 为了增加难度,教官选几个学员,扶着他们,沿着绳索走一圈。妈呀!到我这儿了,得再使使劲。只见猛男、靓女从我双手间小心地踏过,虽然只有一两秒,但我还是要竭尽全力让绳子绷直,不然非得踩我膝盖不可!终于停下来了,我甩甩手,看看手掌全是红的,跟我挨着的伙伴手掌都磨出泡了,我们叫着笑着躺在草地上。</p> 活动五 抢滩登陆勇争先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抢滩登陆规则:每团派27名“战士”参加,分三组,每船9人,一个舵手,8个划桨的。第一组始点出发始点回来,第二组、第三组再换穿救生衣接力,最后谁船先靠岸谁获胜。</span></p><p><br></p> <p> 我是被安排第二组接力。第一组出发时偏了航道,在中间打转,恰好领先两船追尾,我方舵手见势,猛插几篙,竟迎头而上,平稳绕过小岛后,率先抵达岸边。我和队友迅速靠近,一边穿救生衣一边跳上船,拿起桨拼命地开划,船在水中央真的很难控制,幸好同行的有几位男老师,他们经验丰富,临危不乱:“左边停,右边使劲”“右边停,左边使劲!”在他们的正确调度下,在岸边一、三组加油声中,我们齐心协力,小船终于驶向最近航道,远远地甩开了对手。当我们顺利靠岸后,才发现我们有个队员没有桨,竟蹲着去又蹲着回来了,太搞笑了!</p> <p> 更搞笑的是当我们第三组顺利绕过小岛胜利在望时,第四组的船才刚刚逼近小岛,这时岸边有人大喊,:“快撞上去,快撞上去!”咋?还可以来这招?我踮起脚向湖中间望去,那船还真的晃晃悠悠地向我方船靠去,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来了。可岸边的人还在又蹦又笑,继续大声起哄:“撞上去,撞上去,同归于尽!”幸好只是玩笑话,只见那船慢慢转变角度,缓缓向右驶去。妈呀!冠军差点搞丢了!还有更奇葩的事情,听说某团一个队员比赛时,竟上错了船,在对手的船上卖力地划了一圈,回来时一脸蒙。哈哈哈,这叫什么事儿?</p> 活动六 你唱我舞显风采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 最后,我们回到练兵场,开始文艺表演。二组的王老师大方地站在舞台中央开始独唱,“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刚一开嗓,全场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哇塞!真想象不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竟出自一位普通的教师之口!相信如果有四位导师在场,一定会同时为她转身的!台下喝彩的、拍照的、鼓掌的一齐拥向台前,根本管不了什么队形。四位团长也忍不住冲上舞台,围着王老师挥动着红旗,那场面十分地壮观。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观看红歌演唱会。</p> <p> 接着是我们这组合唱《红米饭南瓜汤》。因为不熟悉歌词,大家一个个拿出手机,一边低头看,一边演唱。那声音,那场面,啧啧啧,有些尴尬了!不过,重在参与嘛!要说二组真的是人才济济,这不,伴随着《红色娘子军》音乐,她们又上场了。整齐的队列,标准的军礼,变换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台下拍照声、掌声、叫喊声又响成一片。</p> <p> 户外拓展活动结束后,虽然有些疲惫,但我内心非常充实,因为我收获很多。团结、合作、信任、坚持……这不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吗?就像教官说的那样:<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i></p> 第四天 <p> 11月5日上午的课程是《如何成为卓越教师》。主讲人是井冈山大学郭礼智教授,郭教授经验丰富、知识面广、思想有深度、理论有高度。</p> <p> 他语言风趣,观点新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坏”少年蜕变成名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卓越老师——“用简单纯粹澄澈的方式遇见最好的自己,成就最美的人生。”然后他又深入浅出,从五个方面,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走向卓越。在场的学员都被郭教授那细腻的情感,风趣的话语,诗一样的文字,深深地折服了,原来讲座还可以这样上!!</p> <p> 郭教授说,首先要接纳自己。“一个好的老师在教育的路上行走,就是不断遇见自己、反思自己、治愈自己,最终遇见最好的自己。”其次是接纳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带着一身毛病和问题来学校的,没有毛病和问题的学生不叫学生,叫圣人!教育是充满悬念的,你教的学生迟早会长大,你看不到学生的未来,昨天的他不是今天的他,今天的他也不是明天的他。我们只能静等花开,为孩子点灯。”多么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言!</p> <p> 还要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只有带着情怀上路,才能遇到最好的学生,遇见最好的自己。他还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书“妆”打扮既是职业成长的需求,又是生命成长的需求,任何审美,都与修养有关,都与阅读有关,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p> <p> 下午吴艳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讲了四方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情感、反思和路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把老师重新定位了。</p><p> </p><p> </p> <p> 首先,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不是“知识的权威”,要蹲下身子多听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p><p> 其次,教师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就得自己有一桶水。杨老师说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要由 “一桶水”转向“生生不息的奔河”。的确,我们的知识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要引导孩子去“挖泉”,挖掘,探寻,最终寻到知识的甘泉。</p> <p> 以前总把老师比作“园丁”,学生比作“花朵”。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修枝的同时,都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欣赏。而现在我们老师不再是园丁,要做“孩子的引路人”,应该允许孩子某些特点的存在,给他们成长引路,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p> <p> 教师也不能再做“春蚕”或“蜡烛”,不能在照亮了别人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p><p><br></p><p> </p> <p> 还要做反思型教师。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堂上反思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闪光点、学生的活动、个别化教案进行反思;教学后反思可以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等。只有深刻反思,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p> 第五天 <p> 11月6日上午,聆听了瑞金市教师进修学校杨杏云校长的讲座《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她曾经是最早一批省数学学科带头人。她围绕三个方面来讲述:一、上进的心态,把握所有机会,积极学习乐分享。二、参与教研,勤于记录捕捉,积极积累多收获。三、用心写作,让思考留痕迹,积极反思助成长。</p> <p>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她告诉我们要向上少遗憾,乐观少抱怨。把握机会,积极学习。读书会使大脑更有活力,使思想更活跃,使内心更平静,使容颜更美丽。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沉淀在我们的积累中。</p> <p> 本堂课有两个环节设计巧妙:一是杨老师作为数学老师,竟教我们用耳熟能详的调子来唱古诗词,方法新颖,易于背诵;第二个是让全场学员扫码互动,针对所讲内容写下感悟。不仅能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成效,还能提高大家学习积极性,更能让我们乐于表达、分享、交流,学员们都学有所获。</p> <p> 她还通过典例案例,让我们学会记录,学会整理,学会分享,学会运用,让思考留下痕迹,并总结了用心写作的方法。</p><p> </p> <p> 下午是井冈山小学张青云校长主讲的《红色基因铸师魂》。张校长从他们学校谈起,通这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打造“红色德育”品牌。</p> <p> 他办校的理念是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发展体育是他学校的一大特色。1至6年级设计不同的体操,如手语操、安全操、乒乓球操、红星操、太极操、空竹操。每月各年级举行一次乒乓球赛,到学期结束再举行年度乒乓球赛,获奖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来走红地毯,家校联系紧密。在学生中还培养了一大批井冈山景点的解说员,开展了“快乐鸟美食节”“红色德育七个会”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还通过请名人进校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p> <p> 张校长说,朝气蓬勃、身心健康才是少先队员应有的形象。他不仅关心学生的成长,也关心教师专业的成长。他让每位老师在三年内,任意选择一个城市外出学习,并开展多样的活动,通过读书会,学古筝等,陶冶教师的情操。光他一所学校,就有12个省级骨干教师。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开展党员执行校长周活动。在不久前,他这项举措,还得到中央巡视组的表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传承,井冈山精神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浸润了全校师生的灵魂。</p> <p>晚上7:30~9:30各学科分组说课</p> 第六天 <p> 11月7日上午,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授课专家刘英琦教授带来了《转型发展中的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的高端发展》。题目真够高端的!</p> <p> 刘教授是个风趣的老头儿,当他出示一个案例让学员们表态,说同意的举手,这时,会场鸦雀无声;当他再问,不同意的举手时,会场依然鸦雀无声。我是不会举手啦,因为根据多堂课经验,一举手便会被逮住站起来发言,我可不敢在高手如云的课堂上造次。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学校课堂上的提问,如出现这种尴尬场面,火不晓得会烧到哪个倒霉孩子头上?可这位老爷子面带微笑,不紧不慢:“你们倒是表个态呀,证明你在认真听讲啰,不然还说我上课没水平。”大家哄堂大笑。果然有学员经不起他的“哄骗”,站起来侃侃而谈。</p><p><br></p> <p> 后来,他讲到了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时说,现在的公开课完全是群体表演,告诉我们讲课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课内容;讲得是否精彩不必太关注,应该关注学生如何思考。语出惊人啊!因此他告诫在座的我们要注意转型,重视教学个性的发展。从教师为什么教,怎么教,教怎么样,还教什么等方面去思考,去创新。</p> <p> 下午是吉安市二中特级教师吴显炤老师主讲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吴老师首先分析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主体不突出;教学方法不得当;深度学习不够;学习兴趣不浓厚;多媒体应用不当。这些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尤其是是最后一条,我听了非常惭愧,回去后,我要多请教年轻同事,学会运用各种网络资源,争取一支电子笔玩转整个课堂。</p> <p> 六天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但井冈山特有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景、寓教于行的培训方式,却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和收获!</p><p><br></p> <p><i style="font-size: 20px;"> 齐唱《我和我的祖国》</i></p> <p>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朝领悟,前途将是一片光明。祝福大家在未来的路上,带着信仰,带着情怀,拥抱最美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