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小学时,我知道了,因迟到受到老师批评的鲁迅,在他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他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的奋斗了一生。</p><p><br></p><p> 初中,读《少年闰土》,深为先生与闰土间的真挚友谊而感动并心生羡慕。那时,我用攒了一学期的钱买了一本《鲁迅诗文选》,似懂非懂地读着。</p><p><br></p><p> 高中,听老师分析祥林嫂、阿Q、孔乙已、狂人、闰土……这个个都是先生笔下的形象,但他们分明依然活在当今的现实生活里,甚或就存在于自己的身上。</p><p> 再后来读中文专业,鲁迅作品一本本地读,对先生的形象越来越敬畏。</p><p><br></p><p> </p> <p> 直到自己站上讲台,无论教哪个年级的课,没有哪一学期不讲鲁迅,这一讲就是40年。</p><p><br></p><p> 40年,从先生的人品,讲到先生的作品。从先生对当世的嘲讽、讲到先生对后世的影响……</p><p><br></p><p> 40年里,我们从狂人的眼睛里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体会到了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听清了奋进的声音!</p><p><br></p><p> 40年里,我们深深地感受着,先生用矮矮的身躯,创造出了崇高的事业;用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先生把一生献给了中华民族,让世界为之敬仰!</p><p><br></p><p> 这样跟着先生伟岸的身影一走就是一辈子,直到退休了,心里还是放不下。眼看着别人组了团满世界的游,干脆咱和老婆组个二人老教师团,一路南下,找鲁迅去。</p> <p><br></p><p> 爽爽的秋风中,我们来到鲁迅墓前。</p><p> “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是毛泽东主席手书。左右两棵苍松,一棵是爱妻许广平手植,一棵是儿子海婴栽种。两排古柏像极了亿万瞻仰者的队列,又恰似从地面上卷起的绿浪,苍翠如屏。它们风里雨里骄阳里,始终如一地陪伴着先生。</p><p> 先生端坐在苍松翠柏中,冷俊地审视着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世界。</p><p><br></p> <p><br></p><p> 拜过先生,我们来到纪念馆,馆名是周恩来总理提写的。我们虽然讲了一辈子鲁迅,但步入纪念馆,还是诚恳地请了一位讲解员,跟着讲解员从头领略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生,继续感受先生民族魂的伟岸。</p><p> 纪念馆里,又一次看到曾在讲台上诵读过多少遍的藏克家先生诗作。此时此地我从肺腹里发出更加肯定的声音:</p><p> 有的人活着</p><p> 他已经死了</p><p> 有的人死了</p><p> 他还活着……</p><p><br></p> <p><br></p><p> 走出纪念馆,意犹未尽。我们冒着星星点点的秋雨,又是导航,又是问路,几经曲折,终于找到了鲁迅曾经的一处故居。</p><p> 这是一幢红砖红瓦的三层小楼,底层围墙内有个小天井,鲁迅先生曾在这个辟作花园的天井内,亲手种植了桃树、紫荆花、夹竹桃等植物。这是鲁迅与许广平的二人世界。</p><p> 后来肖军找到了这里,后来肖红找到了这里,后来海婴出生在这里,后来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常常相聚在这里。</p><p> 后来左联五位青年作家在国民政府的枪声里成了烈士,先生蘸着血泪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三篇千古檄文。 </p><p> 后来先生积劳成疾,身体日渐不支……</p><p> 后来……</p><p><br></p> <p><br></p><p> 忽然,我想起了一首曾经很流行的歌《后来》</p><p> 后来</p><p> 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p><p> 可惜你早已远去</p><p> 消失在人海</p><p> 后来 </p><p>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p><p> 有些人 </p><p> 一旦错过就不再</p><p> 永远不会再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