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公元二O二O年10月31日上午,兴城市宁远古韵诗词群天逸山庄采风活动开启!</p> <p> 天逸山庄是由兴城市实业家彭德武先生投资兴建, 总规划面积9000亩,投资总额超2亿元,历时6年建成,是以黄家湾水库为中心、以周边原始群山及河流为依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共生的,具有乡村风情的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旅游景区。</p><p> 天逸山庄,位于兴城市药王乡三头村,距离兴城古城40公里,与318省道相邻,交通便捷。</p><p> 来到这里,您可以仰望蓝天白云、沐浴暖阳柔风、饱览山水风光、尽享田园之静美。</p> <p>引水渠</p><p> 七十年代的引水工程依然存在。它见证着天逸山庄的前生今世。</p> <p>抚今思昔</p> <p>天逸山庄的主体建筑:</p><p> 一座标准的三进院落仿清式四合院。</p><p> </p><p> 四合院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p><p> 门口左右摆放着一对吉祥如意象。</p><p><br></p><p> 小资料:</p><p> 门口摆大象;“象征”什么?</p><p> 石雕大象谐“祥”之音,风水的作用是石雕大象代表了吉祥如意。大象”能给人间带来祥瑞,象征天下太平;象”即表示和平、美好和幸福。大象力大魁梧,性情却温和柔顺。相传象为耀光之星生成,能照灵瑞,古佛就是乘象从天而降;只有在仁君自养有德时,灵象才出现。大象善于吸水,水为财,凡家居窗户见水,摆放“吉象运财”则能达到汲水纳财之功。</p><p> 吸水纳财象-整体为石雕打造,有直鼻和勾鼻两种,也可以将两种配为一对。风水学中,大象的作用为吸水,水为财,凡家居大窗见海或水池,均称之为“明堂聚水”若将大象放在家中,则大财小财均为己所纳。象之禀性驯良,又有“一象平安,万象更新”寓意,放在家中吉祥如意。</p> <p> 这座四合院,坐北朝南。</p><p>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大门前是一对吉祥如意象石塑。</p><p> 这座四合院大门是金柱大门(级别次于王府大门和广梁大门,高于蛮子门、如意门和随墙门等)。</p><p> 大门上方檐梁有“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而天浮紫气传说的彩绘。紫气,指瑞祥的光气,多附会为圣哲或宝物出现的徵兆。后以“紫气东来”用为祥瑞的象征。</p><p>紫色最为吉祥高贵,为圣人和祥瑞的气色,寓意生意兴旺、人丁兴旺、事业红火、财源不断!故有俗语:紫气东来,福气满堂!</p><p><br></p><p>小资料:</p><p> 人们常说的 “门当户对”就是从四合院大门演变而来。殊不知,门当和户对其实是大门口的两样东西。</p><p> 门当就是指大门左右两侧立着的一对扁形的石墩或石鼓,也称抱鼓石。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霹雳,人们以为其能避鬼祛邪。有的抱鼓石上面还会雕刻有狮子。一般来说呢,有狮子的抱鼓石都是高级官员或者皇族用的,而一般低级官员或者普通富贵之家用箱形的石墩。寻常老百姓家就只能用箱形木头或者门枕石了。</p><p> 户对, 就是门楣上出来的挂灯笼的木柱。这种户对一 般垂直于门楣,且为双数,所以称为户对。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p><p> 一般老百姓家只能有一对户对,就是两根木柱子。要是有4个或者更多,就说明这家是有财势有功名的,社会地位往往比较高。皇帝家是九对,因为是天子,九五之尊嘛。</p><p> 山庄户对就是4个圆形的木柱。你看到了吗?</p> <p>网络上查询到的三进四合院简图</p> <p> 步入大门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字形的福字独立影壁墙。中间是大大的福字,两边是“四面吉祥,八方如意”的对联。</p><p><br></p><p>小资料:</p><p> 影壁有遮挡外人视线的作用。即使敞开大门,外人也看不到宅内。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影壁也是突显主人身分地位品味及财力的一个重要地方。</p><p> 影壁从上到下分三个部分,最上是筒瓦,像房上瓦的作用一样,把雨水引到远离影壁主体的地方,免得侵蚀影壁主体。中间是影壁的主体,一般是条砖砌出框架,中间有各种吉祥文字或是图案。下面是须弥座,一般是山海景色。</p><p> 寻常的影壁分三种:一是大门以里,一字形,如果是单独一个影壁就是独立影壁,如果地方小而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影壁形状的称为座山影壁。二是大门以外,有一字影壁及雁翅影壁,起到装饰作用和遮挡作用。三是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呈八字形,称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在这种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p> <p> 山庄投资人彭总抽出宝贵时间全程陪同我们,为我们详实地介绍山庄的规划、建设情况,并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解疑释惑。</p><p> 在这深秋时节,领略秋韵山庄,我不由得想起毛泽东词句:“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p><p><br></p> <p>在东屏门前,同行的诗友们争相拍照</p> <p>工作状态下的群主张儒林老师</p> <p> 过了东屏门,映入眼帘的是第一进院和第二进院之间的一道门——垂花门。</p><p> 垂花门是整个四合院最漂亮、最具地位感的一道门!其作用是,一隔绝外宅与内院,二保障安全,三显示主人家的品味。</p><p> 垂花门檐口椽头椽子油成蓝绿色,望木油成红色,圆椽头油成蓝白黑相套如晕圈之宝珠图案,方椽头则是蓝底子金万字绞或菱花图案。前檐正面中心锦纹、花卉、博古等等,两边倒垂的垂莲柱头根据所雕花纹更是油漆得五彩缤纷。一般来说,越有钱的人越喜欢把垂花门打造得富丽堂皇。</p><p> 另外,您知道俗语“大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吗?</p><p> 大门就是前面说的入院的大门。二门就是这个垂花门!封建社会的那些未出阁的大家闺秀是不允许到前堂外宅的,更别提迈出大门了。真的是“养在深闺人不识”。现代女性是不管大门二门的,就是国门、月宫门都不在话下。还是现代女性幸福啊!</p><p> </p><p> (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即南房,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倒座房,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没人投入更多的目光)</p><p><br></p> <p> 过了垂花门,就是第二进院了。</p><p> 四合院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在院中第一进的是门屋,第二进的是厅堂,第三进的是女子的闺房,或者为女眷的私人空间。想要进入四合院的深处需要进入层层入口。</p><p> 若遇到雨雪天气或无重要活动,不开放垂花门时,想进入正院就要经过抄手游廊。</p><p><br></p><p> 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门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游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p> <p> 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四面房屋各自独立,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p><p> 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筑成。一般四合院的走向是坐北朝南。</p> <p> 院内是用石板铺设的主要通道,除通道外留出几块地方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p><p> 站在正房的高高的石基回看,院落宽敞,绿植布局适当合理。</p> <p> 在正院,兴城市电视台派来的记者对宁远古韵诗词群采风活动进行了采访。</p> <p>兴城市电视台播报的新闻稿:</p><p> 《诗词文化助推乡村振兴》</p><p> 近日,我市宁远古韵诗群一行18人,走进药王乡天逸山庄,开展全域旅游主题采风创作活动, 大家游览了山庄的四合院、药园等特色景点,了解了各个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生态资源,感受旅游发展新面貌。</p> <p>电视台播报采访的视频</p> <p>东厢房</p><p> 厢房内的家具大都到位,为明年山庄正式开放营业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p> <p> 秋<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叶,身披彩衣,神情从容,以优雅的姿态随风飘落。</span></p><p><br></p><p>翩然轻舞千千叶,</p><p>得以重温脉脉情。</p> <p> 目睹此景,顿悟苏轼著名诗词《赠刘景文 / 冬景》</p><p>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p><p>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p> <p>霜染五色</p> <p> 《落 木》 </p><p> 红霞喧魅影,落羽闹秋风。</p><p> 盛况翩翩去,浮华点点空。</p> <p>荷花缸</p> <p>枯荷孑立</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寂静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有残弱在消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也有坚强在抗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寒风瑟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摧残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苍凉之壮美。</span></p> <p> 正房台基下的花丛中,有一枝玫瑰凌寒独自开放,可谓一枝独秀。</p><p><br></p><p> 《一枝独秀》</p><p> 穷秋万树寒无色,古院一瑰迎客开。</p><p> 莫道山乡奇景少,只缘未到逸园来。</p> <p>引无数“好色者”疯狂拍照。</p> <p>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雕梁画栋的抄手游廊</p><p>(胡铁辉老师你说什么了?魏春雷老师呈不服状!呵呵😜)</p> <p>过了西面的月亮门,又有一番新天地。</p> <p>小桥流水,假山长廊</p> <p>梁玉德老师拾起尚未枯萎的玫瑰🌹</p><p><br></p><p>只要爱心在,</p><p>玫瑰永远开。</p> <p>出了四合院,还想再“祥”一次!</p> <p>药王养生园</p><p> 此药王,非地名,而是历史上十圣之一的一代“药王”“药圣”孙思邈!</p><p><br></p><p> 昔日药王,悬壶济世千秋颂;</p><p> 而今彭总,建业流芳百代传。</p><p><br></p><p> 彭总阅读此美篇后,建议修改为:</p><p> 昔日药王,悬壶济世万代颂;</p><p> 今朝彭总,创业时艰千秋传。</p> <p> 养生园内一步一个景,一步一首诗。有养生十三法、中医小药方、二十四节气歌等。中央是药王孙思邈的雕刻坐像。四周是红绿紫白四色彩鲜花棚圆形围廊,真是鲜艳夺目、美不胜收。</p> <p>诱人粉红</p> <p>“羞颜尚不开”!</p><p><br></p><p> 《桂殿秋 • 女诗友》</p><p> 莞尔笑,正娇羞。青娥秋水凝妍柔。</p><p>吟诵抒怀诗万首,瑰姿咏絮竞风流。</p> <p>生命本色</p> <p>浪漫紫色</p> <p> 孙思邈(541年—682年),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提出“医者仁心”等理念,相传高寿142岁。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药圣”。</p><p> 孙思邈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主要著作《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影响极大,这两部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在医药史创造了24项世界第一,造福后世亿万人。</p><p>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p><p> 天逸山庄药王养生园,将《千金要方》、《养生十三法》、《二十四节气歌》等刻石铺在园内彩廊地面上,供游人欣赏学习借鉴。 </p> <p> 以药王孙思邈石塑像和太极八卦图为中心。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尽在其上。</p> <p> 诗友们在认真地研阅“药王”的经典著作《千金要方》。</p> <p> 药王孙思邈“长寿养生十三法”:</p><p> 1.发常梳。2.目常运。3.齿常叩。4.漱玉津,5.耳常鼓。6.面常洗。7.头常摇。8.腰常摆。9.腹常揉。10.摄谷道。11.膝常扭。12.常散步。13.脚常搓。</p><p> 祝您健康长寿!</p> <p> 《圣心》</p><p>药医祛百病,王者体健康。</p><p>圣人济世心,地杰显灵光。</p> <p> “宁远古韵诗词群”24位奠基家人,正应农历二十四节气,按年龄排序以节气名称定为“群号”。</p><p> 今天参加采风活动的,有群号的家人到位16位,加上后入群的二刘,共18人。共同品味着山庄彭总的人为、“药王乡”和“药王孙思邈”的地设以及上天冥冥之中的“天逸”安排!</p> <p> 《二十四节气歌》</p><p>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p><p>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p><p>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p><p>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p><p>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p><p>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p><p>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p><p>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p><p>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p><p>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p><p>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p><p>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p> <p> 安哥把自己的群号“秋分”拍了照片,要回去好好玩味。</p> <p> 《大 雪》</p><p> 丛山凋敝黯无华,满目寒光晃树杈。</p><p>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p><p><br></p><p> 这是王喜飞老师(大雪)节气对应的刻石诗。师兄师姐们,您对应的节气诗是什么?</p><p> 我入群最晚,没得到节气群号。但我已经缘于是第29位入群和农历九月九生日,自己起群号“二九重阳”了。并将前面提到的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做为我的对应节气诗。好幸福!!😊</p><p> 玉利大哥,建议您起群号“中秋”。不知群主能否恩准?😅</p> <p> 孙思邈对于为人处事的原则也留下了千古的名言:</p><p> 「胆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圆而行愈方」 </p><p> 他告诫弟子:「心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传》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易》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p><p> “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p> <p>小聚会</p> <p>见过的,就是超凡脱俗。</p> <p>还不够高吗?</p> <p>谁说的?</p> <p>期待来年,</p><p>葡萄满架挂,花卉溢园香。</p> <p>绽放的蒲公英,在羞等谁的初吻?</p> <p>最美的风景在“鹿”上,</p><p>最好的感觉在心里。</p> <p> 可以想象一下,春夏之际,这里一定是<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的炫</span>丽的景象。</p> <p> 六十岁的60后爬得最高,也许是因为年轻,也许是……!😊</p><p> 平姐你能把辉哥举这么高?</p><p><br></p><p> 经霜葡萄真甜!</p> <p>经济植物种植区</p> <p>紫色的是?</p> <p> 《无 题》</p><p> 落叶西风尽扫,枝杈果实独存。</p><p> 环山九曲周览,碧水坚冰浮云。</p> <p>半山驿站</p> <p>最高点就在眼前</p> <p>瞭望塔</p><p> 位于整个山庄的最高处,登到顶层可以俯瞰到山庄的全景。</p><p> 远山重叠,若隐若现;</p><p> 近水环绕,灵性尽显。</p><p><br></p><p> 好一个山青水秀、生态宜人的园林式度假山庄!</p> <p>精神矍铄、七十四岁高龄的杜宝林老先生(雨水)</p> <p>专注巨石</p><p><br></p><p>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p>春雷其默,慧中秀外。</p><p>(注:魏春雷老师,字其默。)</p> <p>山河随唱和</p><p>风月任流传</p> <p>簇簇婆娑盈柔意,</p><p>萧萧摇曳婉诗行。</p><p><br></p> <p>完成使命的落叶,还可以成为人们欢愉的道具。</p> <p>“玉帝”大哥暗忖:</p><p>蒹葭苍苍,伊人何方?</p> <p>柳暗“景”明</p> <p>三千柳辫,柔情撩秋水,</p> <p>八万菊拳,怒气恨冬天。</p> <p>休闲娱乐区</p> <p>观水桥</p> <p>亭榭九曲</p><p><br></p><p>通幽曲径远,</p><p>流水潆洄缠。</p> <p>古诗词,清润宁远古韵味,</p> <p>新天逸,尽彰药王新景区。</p> <p>湖波潋滟,</p><p>柳缕婆娑。</p> <p>有山方显厚重</p> <p>有水才显轻灵</p> <p>冬已来,</p><p>小寒和春雷都会不远。</p> <p>回廊观景台</p> <p>水库水闸</p> <p>2020年暮秋</p> <p>2016年严冬</p> <p> 大坝下,锦鲤培育基地、垂钓园和采摘大棚。</p> <p> 目睹此景,有的诗人不由自主地吟咏起骆宾王的妇孺皆知的名篇《鹅》。</p> <p>锦鲤休闲</p><p> 满池花色丰富活力十足的锦鲤悠闲漫游。</p> <p>诗友狂拍</p><p> 宏伟老师,仰视,畅想什么呢?</p><p><br></p><p><br></p> <p>采摘园</p> <p> 暖棚里的葡萄郁郁葱葱,在外面世界满目萧瑟的反衬下,绿色特别悦目。</p> <p>儿童游乐园里,熊大在等候</p> <p>夏秋分明</p><p> 山门入口处的鸿运花丛已经霜枯萎,只好网上查找图片,畅想其盛时之繁荣。</p> <p>游园采风活动结束,准备就餐返程。</p> <p> 秋 游 偶 书</p><p> 金风萧瑟叶枯飏,涧肃林疏披彩妆。</p><p> 且把余生寄山水,行来莫问短和长。</p> <p><br></p><p> 宁远古韵诗词群</p><p> 愿您的生活与兴城天逸山庄一样———充满着诗情画意、充盈着快乐幸福!</p><p><br></p><p> 感 谢 您 的 关 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