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文学 童年 阅读

彭慧

<p>古希腊的三大哉问:</p><p>我是谁?</p><p>我从哪来?</p><p>我回哪去?</p> <p>从2016年开始,每年亲近母语的南京论坛,我都会来。有人问我,来了那么多次,为什么还要来?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儿有一束光,让我一直去追寻着。</p><p>缘起:我是谁?</p><p>2016年,我还是一名乡镇教师,我从来没有出省学习过,更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精彩。因为亲近母语星星点灯的那束光,把我引到了南京“种子教师阅读研习营”的现场。在那儿,我谛听到了这世间最美的声音,从此开启了我不断逐梦的历程。</p><p>2020受疫情的影响,我们论坛的四周围起了铁丝栅栏,就这样硬生生地把南大和论坛隔离开。我们无法穿梭于南京大学,但这并不阻碍我们“看见我们的母语课程”。李一诺一土教育的探索,张祖庆谷里书院的新常态……每一个有教育情怀的知识分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寻教育最本质的样子。徐冬梅老师说,知而不行,并非真知。知行合一是修行的不二法门。</p><p>于是,我追问自己,我是谁?徐老师说的知行合一,我做到了吗?从2016年,我接触到儿童文学,我就知道了,这件事情是美好的,是值得去做去推广的。于是我从自己的班级开始,即使到处碰壁,我也从不放弃。后来加入了亲近母语,有了专业团队的引领,我更加马不停蹄地的学,不断地实践,从当初的一无所知到能够知其一二。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一个逐梦人。</p><p><br></p><p><br></p><p><br></p><p><br></p><p><br></p> <p>探寻:我从哪来?</p><p>每一次出发,我的起点在哪?不是家就是学校!家里有我的两个可爱的宝贝,学校有我的一群向上的孩子们,他们都希望我外出后能更了解他们,能更亲近他们。于是,为了遇见我们的文学课堂,我侧耳倾听文学的声音,我希望在那里找到答案。彭懿先生说,他是一位旅人,为了拍摄最美的照片,他一直在路上;为了创作更好的作品,他一直在想象。《巴夭人的孩子》,那群没有国籍的孩子,在海里是那么的快活,活像海里的鱼。难怪当初给我家5岁的娃念这本书,他是那么的享受。是的,从这本书里面我们感受到的是快乐,但是彭懿先生为了创作这本书,冒着被绑匪掳走的危险,忍着海底礁石的刺痛,顶着烈日炎炎的炙烤,直抵心灵的最深处,只为拍摄那一张张最美的画面。这样一个痴人狂人,怎能不让人敬佩?</p><p>我呢?我为何去追逐这群痴人狂人,是因为我来自一个有爱的家庭,一个有梦的教室,正是这份归属感,迫使我不断地出发,去寻找可以带给我们温暖的那束光。</p><p><br></p> <p>梦绕:我回哪去?</p><p>钱致榕先生一上台就给我们鞠了一躬,他说:“老师、家长们,你们辛苦了!”我们何以受得起钱先生行如此大礼?追根溯源,他感叹地竟是我们这群打着爱孩子旗帜的父母们正一步步把孩子往绝路上逼:在家教导孩子要听话,上学放学路上一路接送,在校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校外给孩子报培训补习班……我们这些家长老师们太过焦虑,结果培养出一群不敢担当、不认真、没有梦想的孩子,因为从小到大一直都被安排好,他们已经“报废”了!</p><p>这是何等的怪像,竟要一位“八零后”去唤醒还在做梦的家长?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的想象力越低!这是有大数据作为依据的,可多少人还在执迷不悟?</p><p>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我们到底希望拥有怎样的孩子,难道不值得探寻吗?</p><p>我们这群为人父母的成人们,我们小时候是怎样长大的?有父母接送吗?每次放学路上与同伴嬉笑打闹,一路东串西串,四处“寻宝”,这段经历大家可曾记得?孩子的想象力需要去大自然探索,可我们深深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了!</p><p>每年的南京论坛为何吸引我,就是因为在这里我才能真正感受到母语的召唤。徐世赟老师的课堂:《女娲补天》。用板块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讲,再提供支架补白想象,最后对比不同版本,形成对这个神话故事特有的记忆。牛宇老师的课堂:走进《三海经》世界,通过谈论这本书神奇的地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分类,再次感受它的神奇,进而激发起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黄雅芸老师的课堂:《文学少年》整本书交流。用一张张怀旧的老照片,勾连起孩子对这本书的记忆,再从中找出感兴趣的段落,联系自己的童年回忆,说说这样的生活让你感受到什么。最后找到目录中矛盾的地方:“没有文学的少年”与“文学少年”,探讨什么样才是文学少年?</p><p>……</p><p>孩子只有在这种多样的课堂才能感受到母语的魅力。钱教授说: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p><p>于是我反复追问自己:我将要回哪去?作为两岁孩子的妈妈,我首先要收拢我那过度保护的“羽翼”,放下我那颗焦虑的心,让孩子拥有独立、守礼、感恩、上进、执着的美好品格比什么都重要。作为教师,我要让班上的学生海量阅读,接触不同的文学作品,让他们诵读童谣童诗古诗词,阅读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成长小说、冒险小说……让他们在不同的年龄读适合他们自己的书。更重要的是,把知识点讲透彻比他们不停地刷题更有效。</p><p>回归,就是回到母语本来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