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泉季氏文化研究会与温州、瑞宗两地宗亲联谊话动

龙泉剑匠:季樟树

<p>温州北桥宗亲</p> <p>温州市龙湾区季氏宗祠与&lt;报恩坊&gt;龙湾区永兴街道永乐村水潭垟永乐东路2幢7号巍然屹立着一座报恩坊,这就是明张璁(1475-1539)张阁老为报答季氏兄嫂家族的养育之恩而建。一座报恩坊,足见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之传统美德。在龙湾乡间为何立有这么一座位高权重的“宰相”内阁首辅为兄嫂家族而建的报恩坊呢?张璁和嫂季氏 南宋乾道间,普门张氏祖讳敬,卜永嘉三都普门家焉。至明而簪笏蝉联,称鼎盛。世代多儒士,以耕读传家。张璁父名昇,字存彩,号守庵,生四子,张璁第四,为谢氏所生。明成化十一年(1475)十一月三十日出生时难产,张昪49岁,谢氏42岁,因艰育之故,欲将其弃之不养,长兄张璩(1455-1517)之妻嫂季氏为代育之。十九年(1483),张璁年9岁,生母谢夫人死亡。嫂季氏生于景泰丙子(1456)六月二十九日,卒于嘉靖丙午(1546)五月八日,享年91岁,戊申(1548)十二月二十日葬于黄岙。年二十,归于璩。子有三,长卿次郡次御。她从小知书达理,心地善良。据张璁次子张逊业撰写《家伯母季太孺人墓志铭》:“逮事舅姑,笃于孝养。相宗祀,供宾馈,承事惟谨。精女红,勤家业。训子姓,严以爱。临女归,端以和。以致一家上下,罔弗惬意。且性度安静,鲜喜怒,叱咤之声,不闻阃外。”一出生就失去父慈母爱的张璁,并没有失去兄慈嫂爱。20岁的季氏在养育自己孩子的同时,对张璁也是像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疼爱有加,体贴呵护,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关怀他,抚养他,使生来瘦弱的张璁慢慢地变得健壮。“我嫂幽娴性成,孝慈天植。孚敬寤生,惊怖父母,将弃之,嫂固请育之。因抚我鞠我,乳我哺我。我嫂也,实我乳母也。”(《北桥季氏家乘》叙)季氏可不简单,出身书宦人家,娘家在下垟街北桥。曾祖父为季福一(授七品散官),祖父为季宁,父为季齐,母为高原张氏。张璁年幼时,嫂季氏回娘家探亲,总要带上他随同前往,而他的伯公季笃庵对他“款待情谊兼隆”。季齐,号笃庵,嫂季氏为其次女,“阁老恩公”,身为乡村文人,德高望重,知识渊博,“诗赋文章,博大昌明,州里咸奉为师范”,“启吾愚蒙,成吾学问”,这对张璁的成长成才具有较大的影响。可见,季氏父女俩的情操、品格、见识、慈心实可为人楷模。据季氏族人介绍,普门张氏与北桥季氏均有喜事往来,特别是张氏宗祠圆谱时总有请柬给季氏族长公吃酒,并坐头位。忠义之士季完泽据《北桥季氏宗谱》载,宋末元初,季姓始祖季万一(1272-1340)从处州缙云县迁至宁村,三世季福一又经沙村迁到北桥居住繁衍,俗称北桥季氏。“北桥”即“万公桥”、“范公桥”,跨越今龙湾区永兴街道永乐村和大塘村。永乐村曾是永乐乡政府驻地,又因坐落在原永兴堡北门外范公桥,称北门外或范公桥头,八百年前已形成为一个村落。大塘村是上塘河下有大小两海塘而得名,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范氏迁始祖思敬相宅此在有大小海塘,中间可以卜居,嗣由平阳迁至大海塘边,以垦荒定居在此,形成村落范宅。两村落位于大罗山东面洼地,原始河流由西向东入海断其南北民众往来,先人建桥便于民众往来。此桥跨衙前河,沟通上河与下河,1孔,孔宽3.2米,电动启闭装置,1987年改建混凝土。据龙湾区历史学会会员、季氏后人季飞鹏介绍,1955年前,未建桥间水闸,桥板是清晰地刻着“万公桥”,现在原有的桥板可能掉入河内,而光绪八年《永嘉县志》卷三乡都篇中就有“万公桥”地名。又据范氏族人介绍,此桥乃范氏先祖南宋嘉定戊辰年(1208)进士范昌世捐资所建,现桥名为“范公桥”。据龙湾区历史学会副会长王俊海推测,可能是由于“万”与“范”谐音,加之桥旁以范姓人居多,原先的“万公桥”让后人误读成“范公桥”。季氏宗祠内有两块匾额“平江镇军完泽忠义季公祖祠”和“奕世忠贞”,据史载为张璁当年所赠,以褒扬季氏先祖季完泽的忠义之举。季完泽(1333-1366),字坦之,号伯善,行福二,季氏三世祖,永嘉人(今龙湾区永兴街道永乐村人),二十三岁中武举人,因善战,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加封平江路管军镇抚,敕命曰:“国家选举,甲科之外,简宏儒,封疆任,韬略之中推谋士,文武虽难兼优,经纬正堪并收。尔浙江温州路永嘉县将士季完泽,才具五花,学倾八斗,银钩铁画,字字珠玑,气壮词雄,篇篇锦绣。兹阅试艺,特进尔阶锡之平江镇军镇抚,弱懦军心当作义忠之气,浇漓民俗须回礼让之风,矢志治平,效忠勘乱。钦哉。至正二十五年岁次乙巳三月。”(《北桥季氏宗谱》)“尝从江西左丞李朵兒留京师,得为平江路管军镇抚,为仇家所诉,免官。会贼攻昱岭关,行省遂假前官,令从征。完泽勇于讨贼,凡再战关下,皆胜。”(《元史》)二十六年(1366),季完泽率军与张士诚交战于昱岭关,后兵败被擒,其妻弟金德同时被擒。张士诚将他们被反缚于大树之上,士兵拿着大刀威胁他们,要他们投降。此时金德犹豫不决,季完泽就大声告诉金德:“金舅,我们男子汉要死,就要死得其所,切不可听从张士诚这样的贼人。”金德说:“这话我爱听,你所说的,也正是我所想的。放心,我宁死不降的。”两人大骂张士诚。张士诚大怒,二人被剖腹而死。英勇保国捐躯,忠义诚仁。这天正好是九月二十五日,季完泽也年仅34岁。元朝廷敕命褒扬,载入《元史》忠义传(《元史》列传第八十二?忠义三)、《光绪?永嘉县志》人物志四?忠义。这里要说明一下,《元史》、《嘉靖通志》误将季完泽作“桂”姓,2009年第1期的《龙湾史志》杂志P47:季完泽的生卒时间记为1340~1365,也不对。爰建报恩坊对于季氏兄嫂家族的养育之恩,张璁一直铭刻于心,待机报答。只因或忙于求学教学,或忙于料理政务,“不获片时之暇,徒存酬报之心。”直到嘉靖十四年(1535),张璁得知季氏正在重修宗祠时,“不禁皇然图报”。于是决定在季氏宗祠大门、仪门、大堂三进头门特建一座牌楼,正上方挂一块直匾,亲书“报恩坊”三大字,右下方“内阁大学士张孚敬赠”为落款,而“孝睦”大横匾额悬挂于宗祠大堂之上。北桥季氏宗祠于明正德八年(1513)在今龙湾区永兴街道永乐村范公桥头海滨供销社之地创建,坐西朝东。嘉靖三十七年(1558),大堂被倭寇所毁,四十年(1561)重建。崇祯年间(1628-1644)仪门、大堂又遭毁,祠内俱匾荡然无存。头门牌楼“报恩坊”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界时毁。至展复后康熙二十年(1681)复建仪门、大堂二进,二十九年(1690)又为飓风圮坏,三十年(1691)重建仪门、大堂,至四十三年(1704)始得落成。乾隆五十年(1785)复建头门牌楼“报恩坊”,并修理仪门、大堂。1944年秋,宗祠不幸沦为日寇军事据点,四面封锁、阴森凄凉,1945年日寇投降,才得以复原。自明、清至民国,范公桥头是下垟街集市贸易场所,商业繁盛,并设有内河航运埠头,是下垟街唯一交通运输埠头,这里的河道宽,通向永嘉场各地方,每天早晨有航船到岭下(今瑶溪镇白楼下),桥头一片繁荣景象。因季氏宗祠地处商业繁华地段,解放后被海滨供销社占用。海滨供销社创办于1956年,下有宁村、沙中、永乐、康三4个分社,其中永乐分社就设在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季宅宗祠内,1983年宗祠被改建成三层楼房,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季氏宗祠几经拆建改建,1983年按原貌迁建于原宗祠西50米隔河的水潭垟今址,衙前河与上河的交汇处。1992年扩建,占地面积为1272平方米,分大门(即头门牌楼“报恩坊”)、仪门、大堂三进,内外道坦、天井,中央龙道直通前后内院,两轩长廊,石墙环绕,前有翠柏、后有古榕,祠宇轩昂、环境幽雅。为扬名节,教育子孙,季氏族人将张璁撰写《北桥季氏家乘》叙和季完泽的忠义事迹铭文刻成石碑,置于报恩坊两侧墙上,以供后人赏读。嘉靖十六年(1537)三月朔五日,张璁为感恩,应邀为正在纂修族谱的季氏族谱的谱首撰写《北桥季氏家乘》叙。据 2009年5期第144期的《温州读书报》的周干《&lt;张璁集&gt;指误一则》文考证,张璁当时为季氏族谱写的序言是《北桥季氏家乘》叙,而非《张璁集》多次提到的《北门季氏家乘》序。叙文中张璁向世人告知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身世,以及张季两大宗族间一段令人难忘的亲戚关系。特别是其兄嫂季氏,在她的身上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女性那种仁慈、善良、宽厚、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张璁的那种知恩图报的深厚情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作为内阁首辅张璁张阁老,对季氏兄嫂家族的养育之恩,知恩报恩,建立这么一座报恩坊。想想现在,一些子女不赡养年迈的父母,两者相比,这是何等的可悲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座报恩坊表达了张璁对季氏兄嫂家族养育之恩的感念,亦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p> <p>瑞安仙甲宗亲</p> <p>瑞安仙甲季氏宗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