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威远镇小学语文学科“依托文本.读写结合”主题教研活动

大白凤

<p>  在这水痕收,山谷瘦的日子里,威远镇小学四至六年级语文老师相聚于中心校,共研“依托文本.读写结合”为主题的阅读和习作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两段进行,上午是课堂观摩,下午是评课议课和县教研室的张以宏老师做工作指导。</p> <p> 张榕老师执教的巜盘古开天地》是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张老师亲切、自然教学风格,扎实的专业素养,规范标准授课语言,工整美观的板书给每位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词句能力、体会感悟能力、质疑能力、语言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时,张老师通过范读,学生闭眼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这种师生间的互动,既拉近师生距离,又活跃课气氛,同时也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使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体会文本之美"这一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带领学生在读中解决:盘古为什么开天地?他是怎样开天地的?在读中感知盘古鲜明的巨人形象。很好的体现了阅读课以读的方式来教语文的理念。 </p> <p>  第二节,是我镇研究课题“农村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指导研究”课题组成员刀建英老师 执教的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刀老师通过带领学生玩撕纸游戏,轻松将学生带进说游戏环节,在通过教师下水文《有趣的撕纸游戏》指导学生如何把游戏写有趣,写真实。把传统习作指导重点从框架指导转变为习作用语指导,习作表达方法指导上来,克服农村学生习作语言无趣,无味,无真情的难题。学生就在玩游戏、说游戏、写游戏过程中学会了记录游戏的方法——按游戏过程来记录游戏,抓住游戏对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感受来描写游戏过程,把游戏写有趣,写真实。虽然课堂中学生未能呈现完整的习作成果,但从学生对游戏前这一环节描写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学会照葫芦画瓢,课后学生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习作。</p> <p> 第三节是课题“农村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指导研究”负责人王必芬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变形记》。王老师在导入环节借助西游记片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何为“变形”。激发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有了魔力,最想变成什么,然后顺势揭题,让学生在读习作要求过程中学会审题,明确要求。接着王老师利用教材中一组习作题目,让学生从题目关键词中猜猜可能发生的故事,教会学生给自己习作题目加关键词,让学生知道围绕习作题目展开习作。王老师通过范文《小蚂蚁历险记》教会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列出习作提纲,根据提纲确定故事的详略环节。王老师通过范文引导学生想象作文并非异想天开,而是要符合事物特征,符合事情发展规律 ,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故事情节要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才吸引人。习作难点王老师都是通过范文来解决,看似有点框得太紧,牵得太多,但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无话可说,想象故事直白无趣,想象无据可依的现状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p> <p>  第四节是李其琼老师执教五上古诗词教学《山居秋暝》。李老师从对诗句、识诗人入手,既复习了王维相关诗句又重温了王维这位诗人。初读古诗环节,李老师通过学生初读,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根据停顿线和韵尾读出古诗节奏和韵味,为整节课创造了浓厚的古诗学习氛围。会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是本节课的重点,李老师带着学生通过补充想象诗句意象,把学生带进诗句意境中,体会诗人向往山居生活,回归自然的真实情感。从诗句景物描写中感知静态美,从诗句生活场景中感知动态美,从一动一静描写中感知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美感。</p> <p>  下午,活动在四位执教教师清晰明了的说课中开始。四位上课老师就自己设计意图做了阐述,并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做了客观评价,让听课老师对四节课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着四位主评老师就自己在课例中收获,感触和想法和与全体老师做了分享交流,四位主评老师给了四节课例高度评价,同时也对不足之处提出来改进意见,真正体现了教研的价值——在研讨中成长,在研讨中进步。</p> <p>  县教研室的张以宏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全面指导。首先张老师对四节课例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他就如何有效利用范文进行习作指导做了专题发言。张老师指出利用范文进行习作指导的优点,同时也指出过于依懒范文的局限。并对习作课中如何选择范文,使用范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张老师就近三年普洱市六年级试卷走向做了简洁的分析,给我们六年级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p><p> 教科处周新华主任也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详实的工作指导。周主任从我镇语文学科现状,教师现状做了客观分析,并对今后语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p><p> 吕平副校长在活动总结中指出教研活动主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困惑来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希望老师转变教学观念,控制好课堂中讲授时间。 最后吕副校长代表学校行政给予四位承担教研任务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给在场的每位老师强烈的仪式感。</p> <p>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对阅读和习作课有了新的认识:</p><p>1.阅读课要以读的方式来达成阅读目标;阅读课要有文体意识,根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问题确定课堂目标,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有效的阅读策略;品读文章的过程是一个语言思维训练过程,是学习语言应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达成读写结合的目标。</p><p>2.一直以来习作教学现状就是重视习作前指导,忽视习作后评讲,这与许多教育专家提出的先写后教理念相悖,也为我们今后习作研究提供了新方向。</p><p>3.通过两节习作研讨课,我们不难看出习作课中范文是用来在习作方法指导上,用在学生习作难点上,让习作用语指导具体化,并非简单抛出范文让学生自己琢磨,自己仿写。</p><p>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课堂的底蕴是靠老师的文化修养,教育智慧,课程视野,职业境界支撑起来的。”希望我们都做有底蕴的语文老师,让自己的语文课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创新,多一份诗意。</p><p> </p> <p>编辑:李其琼</p><p>供图:刘倩</p><p>审稿:周新华</p><p><br></p>

习作

学生

老师

范文

游戏

教学

指导

语文

教研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