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第一次听到“金门”的名字,是在读小三年级时。记得,那是1958年,在学校里学过一首歌:“山在摇,地在动,我们的大炮显威风。”这首歌,唱的就是我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p><p><br></p><p> 后来,我参军来到了福建,渐渐了解到,1949年11月,我军曾发起过金门战斗,却以失利而告终,损失9000余众。其中,包括我们29军85师253团。自此,每当说起金门,我的内心感觉十分沉重。</p><p><br></p><p> 再后来,我调到福建前线广播电台任编辑。自此,一个充满感召力的呼号,每天都会在我的耳边响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对台湾省军民同胞广播。” 这是播音员后一村(后小军)的声音,浑厚,庄重,充满感染力,让人振奋,令人激动。</p> <p> 普通话播音员后一村(后小军)。</p> <p>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一个英雄的群体,她诞生于炮击金门的战斗当中,经历过战火的考验,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1958年7月,美国武装入侵中东地区的黎巴嫩和约旦,国际风云骤变,蒋介石集团以为有机可乘,对我沿海地区加紧袭扰破坏,制造紧张局势。为支援中东人民反美斗争,给蒋介石集团以惩罚性打击,毛泽东主席决定炮击金门。据参加过炮击金门的老同志回忆,当时有句著名的口号:“打在老蒋身上,痛在美帝心里。” 这句口号,可谓道出了炮击金门的实质。为配合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我军紧急组建前线广播电台,借用厦门电台一部1000瓦的中波发射机,以860千周向台湾和金门地区广播。</p><p><br></p><p> 1958年8月23日,我军奉命炮击金门。8月24日18时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在我军大炮的呼啸声中,奏着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开始对国民党军官兵广播。历史记下了这一庄严时刻,前线广播电台的创建,使我军对台宣传工作步入新时期,从有线喊话跨入无线传播时代。</p><p><br></p><p> 1958年10月,总政联络部在厦门召开对敌军宣传工作现场会。会议认为:前线电台在对敌宣传上有重要作用,它能够配合前线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这个电台事实上已形成为军中电台,代表我军讲话,对外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领导,保证把它办好。继续加强发射装备,设法把播音范围扩张至台、澎、金、马都能听到,发挥更大作用。此后,在中央和总部的关怀下,前线广播电台的事业不断发展,由一个频率增至17个频率(80年代),由一千瓦增至发射总功率1000千瓦(80年代),覆盖了整个台湾地区,在海峡两岸的军事政治斗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p><p><br></p><p> 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在现代中国军事史上,堪称一曲空前绝后的凯歌。在这曲凯歌当中,有一个响亮的和声: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现在对台湾军民同胞广播……这曲凯歌与和声,曲调嘹亮,余音袅袅,直到今天,依然在海峡上空激荡。</p> <p> 后一村(后小军)与柳艳(刘燕)在播音。</p> <p> 1988年的春天,我因公来到厦门前沿,透过高倍瞭望镜,第一次瞭望与我结有不解之缘的金门岛。虽然我仍习惯地称之为“前沿”,但早已不见了战壕与炮群,更没有硝烟与炮声。“前沿”已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了内地人旅游观光的前沿。春风扑面,鸟语花香,游人如织,一派和畅,人们或远眺金门,或指点江山,或谈笑风生,仿佛近在咫尺的金门不是敌占岛屿,而是一处诱人的风景名胜。这,大概就是和平。</p><p><br></p><p> 和平是美好的。这美好的和平来之不易。为了这美好的和平,从1949年国民党溃退台湾,至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这三十年间,全党、全军,特别前线的对台宣传工作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50年6月28日,周总理发表声明:中国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1954年8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议,号召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台湾,完成神圣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同年8月22日,全国政协、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发表解放台湾联合宣言: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为配合解放台湾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前线部队积极开展对台湾国民军的宣传瓦解工作,高举反美爱国的旗帜,宣传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原则立场和坚定决心,宣传“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政策,号召国民党军官兵起义投诚归来,为和平解放台湾贡献力量。正是这三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影响着台湾海峡的局势发展,为《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青年之友》节目主持人小潺(赵洁)。</p> <p>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像浩浩荡荡的春风,开始驱散那久聚在台海上空的阴云。为使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趋向缓和,前线电台及时改革广播节目,调整宣传内容和广播基调,陆续开办了《可爱的家乡》、《锦绣中华》、《青年之友》、《海峡漫谈》等节目栏目,以适应台湾军民同胞的心理状况和收听习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创办于1982年5月的《青年之友》节目。</p> <p> 《青年之友》节目团队。前排左起:赵洁,王健,廖雪芳,王国宣,赵肃岐。后排左起:杨传荣,林智勇,ⅩXX(驾驶员)。</p> <p> 《青年之友》以台湾青年官兵为服务对象,改变过去播音员念稿子的节目形态,采用台湾年轻人喜欢的节目主持人方式,主持人王健(主持用名王薇)和赵洁(主持用名小潺)大胆探索,努力追求“亲切、自然、清新、优美”的主持风格,注重联系湾青年官兵的思想实际,注重与台湾青年官兵的感情交流,深受台湾青年官兵的欢迎。台湾听众来信赞扬她们的声音“柔情似水,优美动听”,“像山涧的清泉,像明澈的小溪”,“甜美动人,和蔼可亲,温暖人心”。1983年4月22日,国民党陆军航空队少校分队长李大维驾机起义归来,并于4月27日来前线电台参观访问。在与主持人的座谈中,李大维说: “我是听了小潺的声音才下决心回来的,是你们的广播改变了我的人生,引导我奔向祖国的怀抱。”</p> <p> 1983年4月,台湾空军起义人员李大维访问前线台时,与节目主持人小潺(赵洁)共同录制节目,向台湾青年官兵广播。</p> <p> 当然,台海形势的缓和,并不等同于和平,仅仅是两岸对峙时期一种暂时的平静。眺望金门的旅游者或许不清楚,但作为专业对台工作者,我的心里却是十分的明白:一旦风云有变,平静的台湾海峡顿时便会波滔汹涌。我正是怀着这种并不平静的心情,将双目靠近了瞭望镜。虽然是高倍瞭望镜,但收入眼底的金门并不十分清楚,而是有几许朦胧,就如同沐着晨风伫立海边的一位美丽姑娘,睡梦初醒,体态婀娜,却被一袭轻纱遮住了面孔。</p><p><br></p><p> 尽管眼前的金门有些朦胧,但多年来透过台湾报刊所了解的金门情景,在我的脑海里却是十分的清晰。其实,将金门比喻做一位姑娘并不合适。矗立在厦门港外近海中的金门岛,自古就像是一位全身披挂的武士。当年,郑成功曾在这里操练水师,并从这里挥师东进,收复台湾。在金门古宁头和马山一带,当年我人民解放军攻金部队,在后援无继的绝境中,曾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血战数日,战至最后一弹、最后一人。血浴太阳,惊天地而泣鬼神。</p> <p> 金门岛上的大字标语“三民主义统一中国”。</p> <p> 1952年1月,蒋介石手书“毋忘在莒”四字,刻于金门北太武山的岩石上。此后,蒋陆军部队首先发起“毋忘在莒”活动,随后波及海、空军及整个社会。“毋忘在莒”是历史典故,公元前284年,齐国在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的围攻下,失去了七十余座城池,只剩下莒县和即墨两城。后齐襄王以莒县为基地,与燕赵五国相持五年,最后收复了全部失地。为了不忘这段失国而复国的教训,齐襄王特颁“毋忘在莒”以作警示。蒋介石借古喻今,其目的是妄图反攻大陆,夺回失去的天堂。为了实现反攻大陆的梦想,台湾国民党政权将金门视为反攻大陆的桥头堡,在居民不足五万的金门岛屯兵五万,号称“五万民众五万兵”。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规模浩大的永久性军事工程设施遍布全岛的地下和山中。在那郁郁葱葱的密林当中,是一门门直指大陆的黑森森的炮口;在那四野青翠、阡陌纵横、男耕女织的金门原野下,是蛛网般密密麻麻的军事工程。他们自己吹嘘说:金门是矗立在大陆面前的铜墙铁壁金刚岛。</p><p><br></p><p> 透过那高倍瞭望镜,虽然看不清隐藏在密林中的炮口,但却能清清楚楚看到那幅面向大陆的巨型标语:“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后,为了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大陆停止了对大、小金门的炮击,削减了厦门前沿的驻军,将大批军用设施改作民用。但是,这一系列善意的举措,并没有得到台湾当局多少善意的回应,那幅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就是台湾当局心迹的最好证明。 其实,人们心里清楚,台湾当局心里更明白,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只不过是台湾当局反共拒和、拖以待变的遮羞布而已。</p> <p> 蒋中正手书:“毋忘在莒”。</p> <p> 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有些沉重。金门岛,这颗大自然赐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海上明珠,由于两岸的军事对峙,几十年来一直被硝烟与阴云所笼罩,成了海峡局势的晴雨表。如今,海峡虽然平静,但阴云并未散尽。 望金门,我更觉肩上的责任。</p><p> </p><p> 草于1988年春。</p><p> 1998年12月订。</p> <p> 此文原载本人文集《登高望太平》,海风出版社,1999年出版。2020年11月1日修订。照片由后小军、赵洁等战友提供,谨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