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思维品质---暨山东省小学英语领航工作室在线培训活动

金玉良言

<p>  10月31日上午9点至11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小学英语在线直播课通过网络形式举行。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思维品质”的主题,透过《基于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关注思维品质的英语课堂》《思维导图,助力语言和思维能力提升》《巧用插图,提升思维品质》四位专家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前沿而实用的理论引领。</p> <p>  本次活动主讲的专家分别是:国培专家库专家、山东省小学英语教研员杨璐老师; 山东省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嘉定路小学刘青老师;青岛宜阳路小学英语教师焦璐;山东省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杨永梅老师。</p> <p>本次活动目标:</p><p>1.从关注学生发展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p><p>2.教师教学策略指导:通过相关课例和具体操作,帮助教师提高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意识和能力;</p><p>3.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探索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及其最优化策略,为学生提供学习策略指导意见。</p> <p>拟解决问题: </p><p>1.当下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轻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培养。通过活动,帮助小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和思维训练方法。</p><p>2.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机械、传统和单一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提高思维品质。</p> <p>讲座一:基于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p> <p>  杨老师基于课程标准,为我们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目标,引领我们思考为什么教?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未来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基于学习目标,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p> <p>一、关于学科核心素养</p> <p>  杨老师用从“剃头—理发—美发”这一生动的事例给我们解释了学科育人目标的升级,告诉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to learn,更要教会学生to do,最终学会做人to be。我想,有多少老师如同我一样,在教学的道路上,一心想着让孩子会读、会写,能表达就心满意足了,而我们的教育教学缺乏的却是对孩子行为和思想的指引,立德树人,我们刚起步,路还很长。</p> <p>  对于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昨天尹老师在小学英语市直联研活动中为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今天看到杨老师呈现的核心素养图,听了杨老师的有趣解读,仿佛沐浴了春风,又迎来了细雨。让我对核心素养四要素各自的功能及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层的理解。</p> <p>  认真读本图,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堂中语言能力一定是处于核心地位。所以我们教师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身示范的影响学生。</p> <p>  杨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让我们明确只有将六要素在课堂中巧妙整合,才能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和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p> <p>二、 让素养落地的“基于标准的教学</p> <p> 尹老师在近几次给我们分析课,指导课时,一直强调要从why—what—how 三个方面分析文本,解读作者创作意图,分析让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程度等。今天杨老师从why—what—how清晰而又细致的解读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让我又一次意识到解读课标的重要性,我们要明白课标的编写规律,具备专业的解读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p> <p>  </p><p> 评价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本应包含教学评价。但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却发现,有的教案根本没有对评价的设计;有的教案虽然设计了评价,但是评价设计跟教学目标是“两张皮”,没有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评价成了摆设;有的教案只有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才出现评价,没有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有的教案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仅仅是开展纸笔测试并赋分。听了杨老师的报告后,我领悟到,教学与评价是不分你我的,都服务于教学目标。这也正符合深度学习教学理念。 </p> <p>  对于反思,杨老师举例指出了我们平时的反思仅流于形式,并没有结合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透过杨老师的话,我明白了评价一节课是否为优质课,首先是看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接着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p> <p>  杨老师的报告精彩而实用,唯恐错过重要信息的我,不仅全程录音,也认真做了笔记。</p> <p>讲座二:关注思维品质的英语课堂。</p> <p>  刘老师从4个方面帮我们分析解读了如何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即:教师的思维习惯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关注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设计;有思维度的教学活动;思维导图,助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p> <p>  刘老师借助案例为我们解读了教师评价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比如一个孩子说会骑自行车,教师的评价却是要小心,这项活动很危险。我们知道教师言行对学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孩子记住了老师的这句评价,以后再骑自行车或从事类似的活动时,是否会有心理阴影?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判断?老师的评价如果改为:“好棒呀!你都学会骑自行车了,记住骑自行车在马路上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我想学生不仅为自己会骑自行车感到骄傲,而且会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以后在路上骑自行车时也会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可见,有爱、机智的教学评价有多么重要。</p> <p>  刘老师在这里列举的任务1和任务2,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都会选择任务2,可在实际的教学任务布置时,我们又有多少老师选择了任务一呢?选择任务一我们紧仅仅关住了知识;而选择任务二,我们不仅关注了知识的习得,而且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以后再给孩子布置任务时,一定要用心设计,注意思维含量。</p> <p>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所说:“在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方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文底蕴,一个是科学精神。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中的两大素养。它的关键是思维教学”。如何进行思维教学,我认为还需要不断丰厚人文底蕴,以科学的精神引领自己。</p> <p>讲座三:思维导图助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焦老师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一起)book 8 model 9 unit 2 kangaroos live in Australia, 为例,系统的展开思维导图是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 </span></p> <p> 思维导图用图形网络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思维导图能够在理清思路,组织信息,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思维导图是将主题置于最中心,用线条和图画进行分支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把握了知识结构的全局,整理了知识的框架,还通过不断的添加分支,把握了细节。</p> <p>  通过焦老师的案例分析以及上图展示,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思维导图在梳理知识脉络、巩固记忆要点、理解知识难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果在我们的课堂上一直坚持用思维导图来启发学生,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任务,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阅读理解、归纳梳理和知识掌握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p> <p>讲座四:巧用教材插图,提升思维品质。</p> <p>  杨老师从教材插图使用现状、教材插图提升思维品质的实践应用和提升思维能力的读图策略三个方面,详尽的分析了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的重要性,教学插图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提升的不可或缺性。</p> <p>  杨老师为我们梳理了教材插图类型。之前,从来没想过教材插图类型还有区分,可见杨老师对教材研究的深入性。杨老师结合部分老师对插图的视而不见,只关注文字,没有领悟到编者设置教材插图的目的,简化了教学信息,不利于学生读图预测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的现实状况,为我们分析了如何具体运用教学插图。</p> <p> 杨老师对教材插图5项功能的分析,让我认识到自己平时研究的肤浅性,没有及时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梳理。之前,知道去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帮助学生提升预测能力、更生动的补充文本信息,却从没有想过要把教材插图的功能进行分类整理。特别感谢用心的杨老师让我知道自己和专家的距离差在哪里,以后应该如何去弥补自己的短板,不断成长。</p> <p>  回顾本次线上学习活动的目标及拟解决问题,我们发现,综合四位专家的报告均得以体现,只要老师们能在平时教学设计和课堂中,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多实践多反思,我们的英语学科素养将在课堂中完美展现。</p> <p>  领航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认真的进行了线上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学习感悟吧!</p> <p>  学无止境,期待下次继续聆听专家们的精彩报告。</p>

思维

学生

教学

老师

素养

品质

插图

导图

评价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