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0月30日,特级教师刘月霞主任带领语文学科工作坊教师再次走进美丽的亭自庄学校,带领老师们开展“抓住课堂 巧用教材 落实素养 提高效率”语文教研活动。亭自庄学校王书记、李主任,阳坊学校安校长,工作坊骨干教师以及亭自庄学校语文教师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分别听了亭自庄学校两位教师的汇报课,李姗老师的《慈母情深》和孙琪颖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个板块,全体听课教师对两节课进行评课,刘月霞主任进行点评总结。第三个板块由刘主任布置工作坊后续工作任务。</p> <p> 听了亭自庄学校两位老师的课,各个学校的老师们结合两节课针对教研主题积极发言,对两节课中的精彩之处给予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刘主任作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刘主任首先肯定了两位教师的授课亮点:关注统编教材的语文元素,将课后习题巧妙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师教学功底扎实,评价语精彩得当;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体现高段的语文学习特点……接着刘主任结合两位老师汇报课中需要精改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指导:</p><p>一、建议老师们可以精心设计核心问题统领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具整体性。</p><p>二、利用多种方法将语文元素在课堂落实,让学生有法可依,使课堂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三、在读写结合环节,可以结合本节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设计,将方法在课堂中落实,为学生的写作明确要求,搭好架子。</p><p>刘主任的精彩点评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可操作性强,在座的老师们都收获满满。</p> <p> 最后,由刘主任布置语文工作坊的后续工作任务。李桂金主任代表亭自庄学校、代表工作坊老师表达了对刘主任的感谢之情。</p><p> 活动结束后,工作坊的老师们都结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写出了感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活动体会</p><p> 亭自庄学校 孙琪颖</p><p> 今天很荣幸能作为工作坊成员,进行展示课活动。感谢一年来刘主任的细心教导,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也让我对语文课和部编版教材有了更深的感悟。</p><p> 这次我选的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本篇主要描写的是八路军某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由于文章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我通过搜集资料、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孩子加深体会和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在本篇文章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的刻画。如何让学生关注这样的写法,并将这种写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本节课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p><p>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老课文,那么面对新教材如何进行“老课新授”在本次活动中,刘老师也对我们进行了引导。在部编版教材中,人文线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这就是教师在授课时最大的区别。所以面对新教材,我们备课要进行“四看”,即一看导读页、二看课文、三看课后练习、四看语文园地,结合整个单元进行整体的备课。本篇课文在单元第二篇,所以教师应该将侧重点放在“点面结合”这一写作手法的体会和理解,将体会写作手法贯穿教学始终。然后在学习语文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情感,并通过朗读将感受表达出来,让课堂不但有工具性更充满语文味。让孩子在滋润的课堂中,学习语文爱上语文。</p><p> 活动体会</p><p> 亭自庄学校 李姗</p><p> 今天是我作为工作坊成员进行第二次展示课活动。在刘主任的一路带领和老师们的不断帮助下,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自己也在不断实践和成长。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p><p>一、利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了解时代背景</p><p>这次我选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慈母情深》,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展现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文章,目的使是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场景、细节的描写感受作者所蕴含的情感。《慈母情深》是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作品年代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当时的“贫穷”学生难以想象,因此很难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因此我在第一课时就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去搜集、整理资料,查阅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有的通过网络查阅到当时的背景资料,有的则是回家采访爷爷奶奶,听老人们真实讲述当时亲身的生活经历,同时我还将小说《母亲》中的原文读给孩子们听,帮他们了解作者小时候的家庭情况以及母亲为一家人的辛苦付出,学生对当时的背景有了一定了解后,在学习课文时对母亲的辛苦付出以及对“儿子”的慈母情深理解就更到位了。</p><p>二、教学中体现“教、扶、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p><p>在本课的教学中共有四个场景“初到厂房、寻找母亲、向母亲要钱、母亲给我钱”,我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场景,并在学习时总结感受场景、细节的具体方法,如:抓住关键语句、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再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三个场景,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场景组内学习并全班交流,学生有了学法指引,学习就更顺畅了,在谈感受时都能抓关键语句来谈,在交流母亲掏钱时“一卷皱皱的毛票”和“龟裂”的手时还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母亲赚钱的不易以及这些钱是母亲攒了很久的。在体会慈母情深时,学生还能结合前文作者家里有好几个孩子来谈母亲养家糊口的艰辛,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给作者钱买书,更加体会到了“慈母情深”......在小组学习和交流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p>三、关注语文要素及课后习题,让课堂“水到渠成”</p><p> 在本课设计中,我充分关注本单元、本课的语文要素及课后习题,将这些内容巧妙融合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顺理成章完成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就像挖水渠一样,学生前面感悟深刻了,到了随后的升华及写作环节,才能“水到渠成”。</p><p> 本课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听了刘主任及各位教师们的点评让我有了以下反思:</p><p>一、入课时可以将课文重点设计成填空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在完成的同时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理解了重点词语,同时还能自主提炼出“四个场景”可谓“一举多得”。</p><p>二、教学设计可以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来展开,这样更利于课文的整体感悟。如本课的核心问题可以围绕“鼻子一酸”来展开,充分感悟完课文中“令我鼻一酸”的行为后,也就顺理成章的感受到了文中的“慈母情深”,同时再理解课文最后的“鼻子一酸”就水到渠成了,也为写作环节打下基础。</p><p>三、在处理“反复”这个教学难点时落实还是不到位,通过刘主任的指导,可以在此处设计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一个“我的母亲”和三个“我的母亲”有什么不同,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情到深时才反复。</p><p>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收获颇丰,刘主任的指导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帮助。跟着刘主任及语文小组一路走来,我们不断学习、实践、进步,感恩一路有您们!</p><p> 听课体会</p><p> 百善学校 朱殿梅</p><p> 2020年10月30日,我们工作坊的语文教师跟随着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刘月霞主任的脚步再一次走进了亭自庄学校。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李姗老师的《慈母情深》和孙琪颖老师展示的《狼牙山五壮士》,在这两节课中,“语文”味很浓,感染力很强,让你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课文情境。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还是教师丰富的肢体动作,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p><p> 课后,刘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同时向我们解读部编版教材中蕴含的新教学理念,也提供了有关语文教材教学的建议,感谢刘老师给我们的创造的每一次学习机会,有了专家的具体指导,我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像是走了捷径一般,对部编版教材的了解更深一步,也更新了教育观念,使我明确今后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刘老师说: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两部分,一定要结合起来。这让我想到我现在任教的二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编排就体现了这一点。刘老师还讲了教材每个单元都是以主题划分结构的,八个单元整合编排中隐含着梯度排列的语文要素,单元的主题指明了我们要教什么。</p><p> 听完了刘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终身不断的学习必然伴随着一生,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所以我很珍惜每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以求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每一次培训看到刘老师在本上做的密密麻麻的批注,每一次培训听到刘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都让我特别敬佩,她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去学习,我更乐意将学习进行到底。每一次培训都是收获满满,在每次学习中都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教学方面的困惑得以解开,未来当然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但我会带着不断学习的心,上下求索,在知识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执笔书写教育之路的快乐与收获!</p><p> 学习体会</p><p> 百善学校 翟福祥</p><p> 今天“花开四校”的活动在亭自庄学校展开,今天的听课让我们看到两位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看到学生们训练有素的课堂表现。李珊老师用充沛的感情引领学生一步步的体会“慈母情深”,丝丝入扣;孙琪颖老师在每个场面后都引导学生体会“壮士”一词,层层深入。</p><p>作为一名教研组长的我,一直比较关注如何说课评课。刘主任每次的评课总是让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受益匪浅。</p><p> 首先,潜心的读。读教育教学理论,读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方向和系统才能对课堂教学行为做出判断;读单元导语,了解选编整组单元的意图,这也是部编版教材的特点之一;解读教材,了解课文在本单元中的位置及作用,部编版教材还要看课后题以及园地中的训练点等内容。刘主任每次听课的时候都带着一本教材,一边听课一边不断的翻看,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够让评课有依据。</p><p> 其次,认真听、仔细看、详细记。听课的老师其实一点不比讲课的轻松,要调动各个感官协同工作。看教师的课堂行为是否发挥主导作用,教学基本功是否过硬,指导学生是否灵活巧妙。看学生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情感是否得到熏陶等等。并且要及时的加以记录。我们很多人都看到过刘主任的记录本,每次都是记的满满的,而且重点的地方还用红色的笔记录,只有这样认真才能够使评课更具有指导意义。</p><p> 最后,用心思考。刘主任经常跟我们说,评课就是要想如果是我讲这课我会怎么讲。也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授课教师,自己会怎样设计;把自己当成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这样评起课来才不会居高临下,不会纸上谈兵,真正让授课者有所收获,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p><p> 活动体会</p><p> 百善学校 张启兰</p><p> 2020年10月30日,在专家刘月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亭子庄学校,听了李姗老师和孙琪颖老师的两节课《慈母情深》和《狼牙山五壮士》。</p><p> 评课时,刘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闪观点:关注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清晰、巧妙;体现了教学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等。通过刘老师的评课和指导,让我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p><p> 首先就是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教材在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熏陶上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教学中,语文元素的落地就不仅仅是掷地有声,而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浸润学生的知识库中,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语文元素渗透到文章的各个角落中,并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表达,学会运用,将“过程”成为语文学习的重点练习点。</p><p> 其次,我们教师备课时要有明确的单元意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单元整体设计,要学会“四看”:一看导读页、二看课文、三看课后练习、四看语文园地。</p><p>再次,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如何使用教材,如何用好教材,如何发挥教材功用,研究教材之外相关阅读材料。要凸显强化表达意识。尤其是中高年级,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要有一课一得的意识。</p><p> 总之,越学越深,越学越觉得部编版教材匠心独运,不仅仅孩子们是新教材的受益者,我们教师更是,教学相长,且思且行…… </p><p> </p><p><br></p> <p> 学习体会</p><p> 长陵学校 于畅</p><p> 本学期的第二次活动开始了,我们来到亭自庄学校开启了新一次的活动旅程。听了李姗老师和孙琪颖老师的课,我深深地感觉到两位老师巨大的进步,在听评课后我更收获了很多的启示。</p><p>一、重视朗读,以读促悟</p><p>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十分重视朗读,将读贯穿了整个课堂。比如李老师在教学重点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口罩的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一句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疲惫和艰辛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她让学生抓住每一个重点词句,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味母亲的辛劳,体会母亲的深情,体味我对母亲的感激;读对话,感悟母亲的通情达理。又如孙老师在教学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后,英勇跳崖这一部分时,老师通过引读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敬佩之情,创设了浓厚的阅读氛围,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英雄跳崖时呼出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引读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五壮士在生死面前舍生取义的爱国热情,学生们通过老师创设的情景,受到强烈的感染,有感而发,可谓是水到渠成。</p><p>二、精心过渡,环环紧扣</p><p>听了两节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课堂是滋润的。两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的过渡语,让每一部分之间连接的行云流水,不生硬。这体现了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两位老师过渡语言环环相扣,自然得当,很自然的让学生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两位老师很好的做到了刘老师所说的给学生搭架子,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行情景过度,置身其中。</p><p> 课堂是精彩的,评课是有收获的。听了刘老师对两节课的点评,我对部编版教材把握单元整体教学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我备课指明了方向。</p> <p> 学习心得</p><p> 长陵学校 李子旋</p><p> 10月30日,我们来到亭自庄学校,分别听了,来自李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孙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两位老师与学生为我们展现了两节精彩,情感饱满的课堂。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p><p>一、教学设计巧妙,层次清晰,《慈母情深》这一课的教学环节展现了老师的教,扶,放,有梯度。</p><p>二、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小组合作,自学,想想画面…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p><p>三、两位老师的语言很有激情,过渡语评价语到位,带领着学生体会,感悟课文,抓词品句。整个课堂听起来是润物无声的,很滋润。</p><p>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两节课听下来,都在不同程度上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可以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