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一升国旗排队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在操场上的蚯蚓。</p><p> 幼1:“齐老师,为什么操场上会有蚯蚓呢?”</p><p> 幼2:“他是活着的还是死的?”</p><p> 一下子好多小朋友围了过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加入探索的行列。在接下来的晨谈中,孩子们提出关于蚯蚓的外形特征,习性等方面的问题。</p> <p> 晨间谈话时,</p><p> 幼1:“蚯蚓有多长?”</p><p> 幼2:“蚯蚓怎么吃东西呢?吃什么?蚯蚓有肠道吗?”</p><p> 幼3:“蚯蚓被切断后还能活吗?蚯蚓有没有脚”</p><p> ……</p><p> 各种问题,于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开展本次主题《蚯蚓的秘密》,基于幼儿的科学经验,对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自己动手实践找答案,能够发现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p> <p>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蚯蚓孩子们从家中拿来了家中的有关蚯蚓的绘本。其中一本《蚯蚓的日记》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并做了以下调查问卷。</p> <p> 从绘本《蚯蚓的日记》出发,绘本是以日记方式,写出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 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得到孩子认同。</p><p> 同时我们知道了,蚯蚓被切断后有生殖环带的一节才可能存活,我们在班级养蚯蚓。寻找蚯蚓的生殖环带,并且通过实验找到生殖环带大概在头部的一端;动手操作,将切断后的蚯蚓单独拿到培养皿中养殖,验证蚯蚓被切断后是否能存活。</p> <p> 我们拿着工具到室外去切蚯蚓啦。</p><p> 幼1:“老师,我找到生殖环带了”</p><p> 师:“你怎么判断生殖环带的呢?”</p><p> 幼1:“你看呀,头这里的颜色和身体的颜色不同。这就是成年蚯蚓的生殖环带。</p> <p> 试验结束一周后,发现切断的所有蚯蚓都死掉了。那是为什么呢?</p><p> 幼1:“可能蚯蚓被切断后就是不能存活”</p><p> 幼2:“可能是我们给蚯蚓的土太干了”</p><p> 幼3:“可能我们把它放自然角,晒死了”</p><p> 我们再次进行实验,这次我们切断蚯蚓后,把它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每隔两天浇一次水,一周后发现蚯蚓还是存活的,由此验证蚯蚓被切断后有生殖环带的一端可以存活。</p><p> 随后我们又做了实验《蚯蚓有没有听力》和测量《蚯蚓有多长》。</p> <p> 通过测量发现成年蚯蚓的长度是平均8-12厘米,幼年蚯蚓的长度是平均3-6厘米。同时通过视频资料我们知道了世界上最长的蚯蚓有6米,最短的蚯蚓有0.5毫米。</p> <p> 通过视频知道蚯蚓没有耳朵,但是有听力,用皮肤来听,并且只对振动的声音才有感觉,比如敲击声。</p><p>于是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发现在蚯蚓的旁边用力敲打铁盒,蚯蚓真的会缩回去。</p><p> 幼儿用实验验证了猜想“蚯蚓有听力”并且只对震动的敲击声有反应。</p> <p> 幼1:“蚯蚓在地下会做什么呢?”</p><p> 幼2:“他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p><p> 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画画吧!</p> <p> 幼1:”老师,我觉得他画的不对,蚯蚓在太阳下超过20分钟就会死亡的呀“</p><p> 幼2:“不会的呀,我已经画了山坡,小蚯蚓们在山坡下游戏,不会被晒到的”</p> <p> 幼3:“老师,我画的是蚯蚓要结婚,蚯蚓的好朋友蝴蝶蜜蜂蜘蛛都来参加了婚礼,还有撒了很多玫瑰花”</p> <p> 幼1:“老师我画的是蚯蚓在跳舞,蚯蚓跳舞是通过身体环节来伸缩,扭来扭去的”</p> <p> 蚯蚓运动会开始啦!我们来看看,哪个小蚯蚓拿到了冠军🏆。</p> <p> 蚯蚓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上的环节伸缩扭动,变换方向。</p><p><br></p> <p> 在主题《蚯蚓的秘密》里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蚯蚓的知识、蚯蚓的本领、蚯蚓如何生小蚯蚓等。还有蚯蚓除了可以再生,做鱼饵松土还可以做药物(地龙),土著人的美食。同时和蚯蚓一样可以再生的动物有壁虎、蝾螈、蜥蜴、海参。</p> <p> 这次《蚯蚓的秘密》主题探索活动,它源于生活,孩子们在自然的情景下探究,不但获取了知识,而且萌发了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由此,我想到孩子们课程的社会化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师引导作用与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时刻发生着细微而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乐此不疲 孩子们的课程完全可以紧随孩子们生活,在生活化地情景中进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