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之星(二)陈甜老师

德行教育

◎个人简介 <p>  陈甜,现任东安县明德学校教导室主任,兼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东安县课改之星;参与省级课题两项;荣获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三等奖。</p> ◎师德格言 <p>  教师不应该只是照亮学生的蜡烛,更应该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柴。</p> ◎人物故事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常德妹子&nbsp;为爱扎根东安</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b>2012年9月的一场招聘会,让这个常德妹子来到了地处东安县的最北端、有东安北大门之称的南桥镇。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边远乡村小镇,对于从小就有着教师梦的她既忐忑又笃定。</p><p> 在这里,她遇到了入编后的第一届学生,这一年她带的是四年级,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四十双饱含期盼却又隐藏着一丝忐忑的、天真的眼神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乎意料的是,课堂上老师一次次的提问无人回响,看着那一只只想举又不敢举的小手,她莫名的惋惜、心疼,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些留守的乡村孩子胆大、自信起来。以后,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用甜甜的声音和孩子们亲切地交谈,主动找孩子们谈心,课间还参与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于是常常会听到“你的见解真独特,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这种植物你也懂,真了不起”“我好喜欢听到你的声音哦”“你的问候让我很开心”……慢慢的,孩子们和她打成一片,把她当做大姐姐。校园里总能看到一群孩子围在她的身边。班会课上,她精心组织选拔班干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参加自主竞选;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怎么管理班级,为班级服务,班级里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课堂上,她继续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用心地发现孩子们的亮点,毫不吝啬地赞扬孩子、鼓励孩子……渐渐地,很多孩子都能勇敢地高举小手,从容大方地回答问题。学校里有些班级广播体操做不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站到前面为大家领操,同事们惊奇地说:“你们班的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主动,真自信!”</p><p> 为了更好的陪伴这些山区的孩子,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周末她也会策划一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提升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在这边远的小镇学校,她常年累月住在学校,这一待就是三年。三年里,她甘于寂寞,甘于平凡,陪伴着这群留守的孩子,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断提升&nbsp;为教育担重任</b></p><p> 时光荏苒,2016年8月,她通过进城考试进入东安县明德学校,成为了第一批明德人。学校刚筹建,环境偏僻、待遇差,师资力量薄弱,缺上课的老师。2017年,她除了教一个班级的数学以外,还负责教务处工作兼学校的学籍工作等,身兼数职,每天早出晚归。2019年下学期,由于学校老师少,办学经费紧张,为了节省开支,刚休完产假的她接任五年级的英语,改行教另一学科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够标准,每节课前她都会反复听APP上的课文朗读,认真地去检验自己的发音。担心孩子们的英语成绩下滑,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虚心向专业教师请教。早读、中午午休时间,经常能看到她在教室里给孩子们辅导的身影。工作量大,没时间回家给孩子喂奶,每次都是将奶挤入瓶中让家人来学校拿回喂孩子。班级教学工作她不敢放松,学校教务室的每一项任务也不敢有一丝怠慢,做不完下班后留下来做、周末抽空再来学校做。一个学期下来,所教班级的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没有退步反而提升了,其他工作也顺利完成,上级督导检查还表扬了学校的教育教研活动有创新,她这才松了一口气。</p><p> 2020年上学期,因原班级的数学老师请产假,她又改接任这个班级的数学教学。面对新的学生、新的科目,她还是担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受影响,在疫情期间就提前进入班级微信群,有计划地开展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新知识的学习拓展。每天准时推送微课视频到班级群,还利用班级小管家APP发布作业,坚持每天线上批改、点评、统计,及时反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对于没有提交作业的孩子,私聊了解原因。再根据孩子们练习时的做题情况,总结归纳易错题专题,重点练习。开学后,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她就放学后留下来给基础弱一些的孩子做单独辅导。渐渐地,孩子们的成绩有了稳步地提升,她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在校园里遇到,孩子们都会亲热地围过来争先恐后的叫陈老师好!</p><p> 在明德学校这些年,她不负重任,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无论多么艰难的任务,她都能出色完成,一并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肯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注心理&nbsp;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b></p><p>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多,隔代教育是普遍现象,很多班级都有个别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的孩子。他们有的性格暴躁、脾气古怪,有的胆小怯懦、害怕与人交流,有的及其敏感、自卑,家长不懂教育方法,遇事要不一顿打要不一顿骂……为了更好地帮助到这些孩子和家长,她果断报考了心理咨询师,周一到周五她利用一切时间完成工作,周末则往返冷水滩听课学习。连续三个多月的奔波终于顺利取得了专业资质。</p><p> 2017年9月,由省妇联挂牌的东安县唯一的一所知心屋落户明德学校。陈老师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兼顾教导室工作和教学工作之外,她主动承担了知心屋项目,负责日常管理。知心屋设立了知心话信箱,每天要查看信箱里孩子的来信;她根据孩子们的来信或班主任的反馈邀请部分特殊孩子到知心屋谈心或做沙盘游戏;利用心灵之声广播站向孩子们推送各种心理健康知识;收集整理适合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教育资料,作为班会课的素材;为全校师生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县妇联举办的公益活动,她都无条件参加……事无巨细。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多家长都没有察觉,但他们却信任知心姐姐告诉知心姐姐,陈老师就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为孩子答疑解惑。在与个别家长沟通处理过程中,也会遭受到家长的误会甚至是投诉,但陈老师始终不放弃,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能适应社会生活、参与到正常的学习当中来。去过知心屋的孩子们从此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知心姐姐”。</p> <p>  陈老师,一个普通的常德妹子,但是她在东安的教育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论在哪个学校,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都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深知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责任。她常说一个孩子虽然只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只有把孩子放在了心上,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当心与心的交流开始,改变也就发生了。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祝愿她在未来的日子里,收获更多爱与成长的风景。</p>

孩子

班级

学校

知心

东安县

明德

陈老师

教育

家长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