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八站:上海(二)</p><p class="ql-block"> 只要一有空,我就喜欢站在宾馆的窗前往外看。一群楼大厦之间夹杂的矮房吸引力我的注意,从我的角度看上去,那是一片连排别墅。在这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中心地带,建这么一片别墅区,开发商实力不容小觑,能住进别墅里的人也定是非富即贵。</p> <p> 找了个时间,我们徒步来到这个位于新闸路的小区。</p><p> 走到以后才弄明白,哪里是什么别墅,根本就是小弄堂里的老房子。这些两三层的小楼建于1925年,有近100年的历史,4-5年前,政府出钱为他们美化了房顶和墙壁,才使得我从高处看上去误以为是别墅。</p><p> 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二三十年前见到过的熟悉的上海市井生活画面。狭窄的胡同,仅够脚踏车通行,快递员的电动三路车穿行其中都时不时遇到障碍,而不得不下车推着。电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网。洗衣机等大件物品摆在路边,怕被盗,外面加上了木箱还上了锁。横跨弄堂竹竿铁棍上晾着五花八门衣服和床单。有进步的是,没有寻味找到公厕,也没有见敞开式的小便池,自然也看不到男人背着身子小便的尴尬场景(那一幕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弄堂虽老,但垃圾分类一丝不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方法已经深植人心,不用再专人看管了。</p> <p> 从墙上的告示可以看出,这一代面临拆迁。居民忧郁的告诉我们,补偿方案还没下来,搬到哪里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将离开这块世代居住的土地。看到这么原汁原味儿的老上海的民居要被拆除,连我们都感到心疼。老房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仅是市民生活的场所,也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都拆了,上海的特色就不复存在了。</p> <p> “难道没有既改善条件又不必搬离的两全其美的方案?”我们问。居民回答说:“有的,几户并一户,在原址上重建”。说着,还告诉了我们具体地点。既然不远,我们有兴趣走过去看看。</p><p> 穿过两个街区,我们来到了黄河路。新盖的房屋刚刚竣工,两排新建的两层小楼一排红色,一排灰色。大大的窗户让房间彻底告别了黑暗。宽敞的开间使拥挤不再。考虑到晾衣服的习惯,在楼顶露台上专门装上了多排晾衣架,万国旗飘扬也将成为历史。深棕色的门窗,与墙壁和旧房改造的风格协调统一。</p> <p> 老上海的房子一般都有两个门,前门有门牌号,但日常生活“走后门”。前门做成了统一的石门,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三个字“石库门”。</p> <p> 该保留的保留了,该回迁也回迁了,怎么感觉不是那回事?没有了“螺丝壳里做道场”的精致,没了柴米油盐的精打细算,少了沧桑味儿,烟火味儿,民俗味儿,守望相助的邻里味儿。一句话,宜居了,却还是变了味儿。</p><p> 但是,总还是保留了一些东西,总比高楼大厦好得多。</p> <p class="ql-block"> (2020-11-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