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每年当荷尽菊残,秋叶飘零时,柿子树叶由绿变黄再变红,枝枝柯柯、梢梢末末挂满了柿子, </p><p> </p> <p>象颗颗玲珑的红玛瑙,象仙女铺排在天地间的宫灯,象秋天燃烧时凝结的火团,这个时候是拍摄柿子的最佳时刻。</p> <p>近年来,在西安东南方向,分别拍过长安、蓝田、临潼、高陵的柿子,上网查询得知乾县是咸阳生产柿子的大县,10月最后一天,吃过早饭,10点半离开市区,走312国道直奔乾县。</p><p> </p> <p>12点半到乾县县城,在仿唐街农家百味饭店吃了一碗当地特色小吃烙面。它的做法是先用温水将上等白面搅拌成糊状,再用饭匙把面糊倒进烧热的锅内,四周转开,等面糊淌到锅中心时,用匙抹平。这时锅底火不能停,烧到面饼的四周卷起,翻过来烙,直到两面黄色均匀为止。</p><p> </p> <p>吃时用油、盐、醋、大蒜、味精、五香粉、葱茬等调好汤水,给汤里放些辣面,再把嫩韭菜、白菜心、鸡蛋饼切碎,放进汤,然后把烙面切成条放在碗里,用烧煎的汤浇上吃。因为这种面是先烙后切,所以就叫它“烙面”,每逢过年过节,乾县一带的人都要吃一顿烙面,在县北山区更把它看成宴客的佳品。</p><p> </p> <p>在县城吃过烙面,继续沿312国道朝柿子集中种植的北山阳峪、梁山一带奔去。目前,乾县柿子面积已发展到12000多亩,年产量4000多吨, </p><p> </p> <p>分为火柿、水柿两种,以皮薄、肉厚、味甜、耐贮存而著名,每年销往四川、青海、沈阳、广洲等地。</p> <p>眼下,正是北乡柿子成熟采摘的季节,沿312国道阳峪镇冯市村一线公路两旁,象红色的海洋,每个收购大篷里,红彤彤的柿子象霞光落地,映红了装箱的女人们笑意盈盈的脸庞,</p><p> </p> <p>这里的沟边、坡里、地边、庄前、屋后,处处都能看到火红的柿子,你无论走到那里,随处可见挂满枝头的柿子,一个一个火红红的,像那火红的灯笼一样,煞是好看。 </p><p> </p> <p>许多软柿子自已从树上掉下来,摔成裂口,红色的汁液流淌出来,草丛中显露着点点殷红;经霜的柿树叶红得像刚从晚霞中飞出来的火鸟,树上树下,相互映衬,瑰奇绚丽。</p><p> </p> <p>庄稼人把炙热的情怀和沉甸甸的喜悦摊开在街头村口和农家小院,多彩的季节,赏秋观光的游客摩肩接踵,喜上眉梢,甜在心里,红火火的柿子已经成了乾县北乡一道美丽的风景。</p> <p>然而,柿子丰收了不等于果农的收入增加了,水柿子因为不易保存,外地许多客商贵贱都不收。一位在中学教数学的老师拉来自家两筐水柿子,柿子又大品相又好,我把他的柿子买了,每斤才要五毛钱,价钱低得令我惊呀。</p><p> </p> <p>从网上查到,阳峪镇冯市北村有一棵树高12米,树龄约600年,堪称陕西柿子王的大树,我问路边一对正在采摘苹果的夫妇这棵大树的具体位置,聊天中才知道他们种得还是老品种秦冠苹果,客商不收,</p><p> </p> <p>这么好的苹果只能交到收购落果的果汁厂,每斤才给三毛钱,真的不够他们俩口子一筐一筐把苹果从地里提到车上,再送到果汁厂劳动的工钱。</p><p> </p> <p>我按他们夫妇指的路线,找到那棵柿树王,不过它的树桩已经被火烧了一个大洞,但是,柿树有极强的生命力,生长在贫瘠的黄土高坡,无论是多大的旱情,还是其它自然灾害,它都能顽强地生长着。</p><p> </p> <p>柿子树旱不死、涝不惧、刮不倒,生命周期很长,上百年的老树仍然生机盎然,甚至树干中心已枯,照样开花结果。</p> <p>村里人告诉我,前边两三里新店村也有不少大柿子树,我开车过去,一户人家搭棚正在办喜事,挡住了前往大柿子所在处的去路,好在路边有一家三口人正在树上摘柿子,于是驻车和他们聊了起来。</p><p> </p> <p>乾县把采摘柿子叫“卸柿子”,有三种基本办法:折枝、剪枝和夹枝。我刚到时,男主人爬在树上,把结了柿子的树枝折下扔下来,为了防止掉到地上磕伤,他们的孩子用两根细棍撑起的编织袋接住,再轻轻放到地上。</p><p> </p> <p>这棵树上的柿子摘完了,男主人又站到农用三轮车上,采摘树下的柿子,女主人则剪下柿子蒂上的长把,一个一个收拾到纸箱里。</p><p> </p> <p>为了让我全面了解乾县人采摘柿子的全部方法,男主人又让孩子拿来一杆顶部装有铁钩的枷杆(采摘柿子的专用工具),把树上高处的柿子往下夹。</p><p> </p> <p>我告诉男主人,已经买了一些水柿子,还想再买一些火柿子,男主人告诉我,他家正摘的就是火柿子,个头小,外表带一些黑点才最甜。</p><p> </p> <p>男主人告诉我,水柿子属于晚熟品种,具有果大、个头均匀、果皮光滑、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含糖量高等特点,在乾县农村,水柿子成熟后,村民将它摘下来放在家里,等上一个礼拜左右时间,水柿子就软了, </p><p> </p> <p>这个透明的柿子就是他们拿来变软让我品尝的水柿子,想吃的时候,拿在手上软乎乎、凉冰冰的,轻轻地撕掉外边一层皮,美美地吸一口,软绵香甜的柿汁顺着人的喉管,滋肺润胃,沁人心脾。</p><p> </p> <p>女主人则告诉我,相比较,乾县的火柿子耐贮存,秋季柿子采摘下来后,家里孩子看到红彤彤的柿子急着想吃。于是就将火柿子在水中洗净,然后在灶台的后锅里倒些温水,将洗净的火柿子放入,再给里边加些碱面(据说碱有拔除涩味的效果),盖上锅盖,等上一两天,就可以吃了。</p> <p>柿子暖好后,外婆家要给年幼的外甥送一些,寓意事事照旧(柿柿照舅)、人生平顺;娘家人要给刚出嫁的女儿送柿子,寓意不忘娘根、喜“柿”连连、事事惦记之意。 </p><p> </p> <p>下一辈要挑选上好的水柿子,用竹篾小笼盛着,送给上了年纪的长辈,寓意事事顺心、健康平安之意。</p> <p>女主人还告诉我,闲暇时,妇女们会用小刀将硬柿子皮削掉,这叫旋柿子。旋好的柿子摆放在用院子里芦苇编制的席子上,晾晒后制作成柿饼,只做够自己家人吃的一点就行。</p><p> </p> <p>男女主人挑了一些品相好的火柿子,给我装了一纸箱,每斤才收九毛钱,由此我感觉到,乾县不仅柿子、酥梨等水果好,关键是乾县的农民人好,他们既勤劳、朴实,又勇于创新,与时俱进。</p><p> </p> <p>当我离开新店村,返回到312国道上时,忽然看见一个什字口旁边一户农家门前,搭起架子挂了许多削过皮正在凉晒准备做柿饼的柿子串,这个景象吸引了我,驻车到这家看了看。</p><p> </p> <p>正在削皮机上忙碌的老人告诉我,县上组织一些柿农到富平制作柿饼的现场考察过,他们使用的削皮机就是从富平卖回来的,现在经过深加工,自己的收入比过去只卖裸柿子提高了好几倍。</p><p> </p> <p>老人深有感慨地说,可惜自己制作柿饼的规模有限,如果政府力度大一些,引导更多的柿农对柿子进行深加工,乾县的柿子产业一定会越做越大,柿农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