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位 大作为——记绽放在秦岭原乡里的“打工人”风采

法官镇

<p>  &nbsp;“世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早安,打工人!”最近,“打工人”成了网上持续升温的一个热梗,也仿佛成了年轻人对话或心照不宣的“密码”。当然,在我们法官秦岭原乡也有着这么一群可爱的“打工人”,一群用满腔的热情诠释着秦岭原乡发展的“女汉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法官文化的传播者--农综站干部谢金秀</b></p> <p>图为谢金秀(左一) 和舞友们参加平安创建活动宣传</p> <p>  她是一名农综站干部、大寺庙村包村干部,老公也是乡镇干部,聚少离多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酷爱跳舞的她,也算是当地知名舞者。茶余饭后三五成群汇聚三小区广场,一群舞友在她的带领下,从一开始三五人发展到二三十人。从小受秦腔熏陶的她,时不时还能哼上一两小曲,镇上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甚至你用“抖音”在法官搜索本地用户信息,都能看到她的动态。“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法官游玩,我非常开心,但我希望法官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景,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怀、文化”。基于这样的使命,她主动请缨负责《法官原腔》的编撰工作。更是在坚守岗位的同时拍摄宣传视频,创作歌曲、舞蹈、小品等,发挥特长,为文化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艺术的魅力凝聚人心,书写不一样的法官篇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爱吃醋”的“小魔女”--民政办干部张璐瑶</b></p> <p>  两年前,张璐瑶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怀揣梦想和热情,从山西长治来到距家近乎700公里的陕西省山阳县法官镇,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积极参与法官建设。“我吃饭喜欢多加点醋”,谈起在法官的生活,她仅仅说了一点点的不适应。每逢节假日不能回家、刚来听不懂当地方言、面对陌生环境的忐忑……对于她而言,这些都微不足道。她在乎的只是这条路上自己的成长。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是张璐瑶一直秉持的信念。观景台、月亮湾、规划展厅都是她独自苦练的背影,甚至在去厕所的路上,嘴里也在背着讲解词。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只要提到“沙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家唯一想到的讲解员就是张璐瑶。从容淡定的笑容,娓娓道来的解说,一名金牌讲解员的形象就在我们面前。 扎根基层,投身脱贫攻坚事业,把青春的华章书写在秦岭原乡,张璐瑶用自己最平凡的生活展现了志愿者最美的风采。&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观景台最忠诚的“游客”--社保站干部赵媛媛</b></p> <p>图为赵媛媛(左一)和小伙伴们带货山阳土特产--神仙叶凉粉</p> <p>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小镇的核心区域——观景台……”这句话赵媛媛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秦岭原乡规划伊始,她是当时第一个站在观景台为各级领导讲述法官动人故事的讲解员;新冠肺炎带来的阴霾散去,旅游业复产复苏,同样是她站的第一班岗。“我不记得在观景台讲解过多少次了”赵媛媛笑着说。是啊,我们也不记得了。但来过法官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基本都见过她,前来游玩的游客也都知道她。她在观景台感受过冬日暖阳,欣赏过半亩方塘,沉醉过茶园飘香……但就是这样一个她无比熟悉的位置,也是她最敬畏的地点。“虽然讲解的位置是重复的,但我希望能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感悟。” 正是怀揣着这种敬畏心,她在每次接到讲解任务时,都会提前巩固讲解词,甚至置身于景区熟悉线路,以饱满的激情和认真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讲解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时光流转间,诉说着忠诚履职的平凡故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初生牛犊”偏怕“虎”--综治办干部赵倩</b></p> <p>图为赵倩(右二) 和志愿者们参加志愿活动</p> <p>图为赵倩(左二)和小伙伴们直播带货家乡土特产</p> <p>  她是一名综治办干部,负责“两率一度”、平安创建、信访调处等工作,也是黄家店村的包村干部。“95后”,多么美好的年龄,名校毕业的她,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决然选择反哺家乡,初来乍到的她,对家乡既熟悉又陌生,刚接手讲解工作的她,内心很是恐慌。是不是跟背课文一样?还是像学校演讲比赛那样?对于景区讲解,她见过很多,但让自己去干这件事的时候,总觉得怎么也做不好。随着讲解次数的增多,慢慢的胆子大了,声音洪亮了,底气也足了,机灵的她还悟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讲解风格--伏笔式讲解法,听得游客赞口不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女掌柜”摇身变为“讲解员”--社保站干部姚敏</b></p> <p>图为姚敏(右一)讲解完月亮湾的游客照</p> <p>  一个人一生有多少个十年 ,我不知道。但我认识一位将自己生命十三载青春全都融入秦岭原乡建设的女人。从年轻的女孩到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人生的重要时刻基本都在法官镇政府度过。熟悉法官的人都知道政府院子有群众来办事,只要您询问找谁,十个里面九个都是找姚敏的,所以我们也称她为便民服务大厅里的“女掌柜”,同时她也是景区讲解员。从刚开始的害怕、担心,讲解磕磕绊绊,到现在有讲解任务来临时,她不畏惧不退缩,声情并茂地从月亮湾瀑布、跃进渠讲述到杨八姐智斗蛮王。她的成长也见证着法官秦岭原乡的飞速发展。她用坚守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人生轨迹中凸现了生命的价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温柔中带点豪迈的“女汉子”--社保站干部陈佳</b></p> <p>  她是一名社保站干部,同样也是法官庙的包村干部。汉语言文学出身的她,曾是位人民教师,拥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化身一名讲解员可谓是信手拈来。她用甜美的声音讲述着“山阳小茅台--包谷酒”的酿造工艺,“山阳包谷酒用当地的包谷和山泉水酿制而成,清香醇正,后味绵长……”不知酒量如何的小姑娘,讲起包谷酒的文化还挺有模有样的,“喝了摔碗酒,想啥啥都有。”每当这句顺口溜落地,就有些许游客跃跃欲试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马达”开启“大能量”--人大政协干部李明荣</b></p> <p>  她是一名人大政协干部、两岔口村包村干部,每年召开“两会”,她都如同“小陀螺”似的运转着。造纸,本该是她的对口行业,怀着对人民公仆的憧憬和向往,2018年末,成功跻身法官镇,两年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甘为孺子牛”的初心。身材娇小,面容可爱,这是所有人对她的第一印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小女生在央视财经大型融媒体节目——《走村直播看脱贫》来法官时,干了不一样的大事情。我们常说,录制一档节目最辛苦的是幕后工作人员,尤其是摄影师,他们要一直扛着摄像机。但这次活动,正是弱小的她扛起了“大钢炮”,记录了一幕幕的精彩画面。人群中,只见她启动“小马达”,迅速抢占优越地理位置,捕捉了一张又一张美好的瞬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默默无闻的幕后小编--社保站干部杨雅楠</b></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诚然,在这群可爱的“打工人”身后也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幕后小编。不善言辞的她,也是景区讲解的后备力量之一。你可能听到她讲解的次数很少,就以为她没有干什么了,其实她做了更多更辛苦的事情。开车送讲解员去景区的是她,电脑前默默码字的是她,购买讲解物资的是她,联络调度的还是她……比起其他游客熟知的讲解员,她更多的存在于“秦岭原乡田园法官”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不论何时何地,推送当日最新的图文消息,这都是她背后的故事。前线的她们和幕后的她,共同撑起了秦岭原乡的半边天!</p> <p>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她,她……她们一人独挡“千人面”,共同构成了秦岭深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年轻、有朝气,如同一轮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月亮湾,用自己的热情将法官的秀美风光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游客的心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秦岭原乡田园法官”公众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