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搬到新居前,我曾經在北仑新碶的新城和旧城区的结合部,居住了十几年的时间。每次走路去新碶老街菜场买菜时,都会经过那条狭长的太河桥路,两边尽是一些老旧和低矮的民房,开着各色杂货铺,有浓浓的老城烟火气。</p> <p>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这样一块路牌《陈逸飞故居》,路边的围墙上,也有了对陈逸飞生平的介绍以及他的代表性绘画作品。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住的地方距离陈逸飞故居才一二百米路,我和名人也有幸比邻。</p> <p><br></p><p>对于陈逸飞百度百科是这么介绍的,陈逸飞 (1946.4.14-2005.4.10)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陈逸飞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和《周庄》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我想陈逸飞会留有一席之地的。</p> <p>陈逸飞油画代表作《浔阳遗韵》</p> <p>陈逸飞油画代表作《占领总统府》。</p> <p>陈逸飞油画代表作《故乡的回忆-双桥》</p> <p>今天再次经过太河路时,意外地发现路东面的陈徐家,已经被彩钢板包围起来,随处可见的“拆”字刷满了墙壁,高大的挖掘机正在进行忙碌的拆屋作业,碎石瓦砾遍布,里面一片废墟。虽然之前早就听说过政府要进行该地块的拆迁计划,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些意外。</p> <p>毕竟这里的老房子太多,动作和影响都会很大。虽然近在咫尺,可之前我一直没有去好好参观过陈逸飞故居,一想到接下来如果整个陈徐家都拆掉的话,意味着陈逸飞故居和旧址也很可能保不住了。趁现在还有机会,一定要打算好好去看一下,顺便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以免将来会留下遗憾。</p> <p>沿着路牌指示的方向往里走,如今周边很多的房子,已经变成瓦砾和废墟了,唯独一幢老宅看过去依然保存比较完好。当我在那幢门口贴着“北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陈逸飞故居”前驻足,并好奇地向里面张望时,一个六十来岁的中年妇女走过来,她有点警惕地问我:要找谁?我说自己是想过来参观陈逸飞故居的,因为这里已开始拆迁了,不知道它最终能否保留下来,希望能提前到里面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至于自己,之前也是一直住在附近小区的,今天算是慕名而来。</p> <p>得知我的来意后,大妈热情地邀请我到里面参观,并说自己就是留守在这里的原住户,如今负责看门和管家。</p> <p>这是一幢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宅,也是新碶为数不多的,有代表性的老建筑。称它为陈逸飞故居,其实叫“陈氏慎德堂”更为贴切。它是新碶陈氏家族用来祭祖、议事的祠堂,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慎德堂”,其意是教化族人要“慎而守德”,注重道德操守。慎德堂陈氏一族的先祖,于明朝末年从鄞州走马塘迁移而来,在泰邱(今新碶)打渔垦殖,开创家业。经过300多年的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从此陈氏家族逐渐人丁兴旺,事业昌盛。</p> <p>慎德堂始建于1878年,是分两次建造完工的,工程前后跨度长达29年。最初镇海县城旧有鲲池书院,而小港以南地区因为距离县城较远,当地学生就读颇不方便。地方乡绅决定集资建造九峰书院。当时陈氏七世先人陈璞斋、陈庆云听闻筹建九峰书院一事,慷慨解囊,并捐良田数亩。捐学第二年即1878年,家族开始动工建造祠堂,但只建了正屋五间。直到1907年才由下一代接手续建祠堂的前堂、廊房等,历时近三十年,整个慎德堂建造才算大功告成。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幢古建筑。</p> <p>慎德堂共分三进,第一进为著名画家陈逸飞故居(信房)。第二进有个大天井,为重大祭祀场所。第三进是当时陈葆馥(忠房)及子孙的居住地。三个明堂,面积千余平米,从房屋的布局来看,虽非大富大贵之家,却也算殷实之户。如今慎德堂历经百余年的岁月沧桑,轮廓基本保存完整。</p> <p>在祠堂建成之初,陈氏族人即利用祠堂空余房舍开办“慎德学堂”。创办私塾的陈氏九世先人陈兆熊于1929年将私塾改建为新式学校——慎德小学。学校不仅面向本族子弟,还招收周边外族孩子,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慎德小学(后改名)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停止办学,几十年来培养了数千名学生。</p> <p>慎德堂陈氏一族历史上名人辈出,才俊众多,几百年来家族中受诰封的有州同知、知县、奉政和奉直大夫、儒林郎等10余人;国学生、庠生、贡生等60余人。近代子孙外出经商、求学,又出了许多名扬天下的实业家、艺术家、教授、学者等。除了大家熟知的当代著名视觉艺术大师陈逸飞外,还有中国同盟会会员陈后周、制造中国第一张“风筝”牌蜡纸的民族企业家陈葆馥、金融家陈才英、口腔医学泰斗陈维系、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陈纪修、“汉语语素”创始人陈永茂、中国乒协副主席陈一平等众多杰出人士。</p> <p>文物研究学者陈定荣在散文集《碶枕缘》中提到过自己的堂弟陈逸飞:“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学东西又很用心。后来成为了视觉艺术大明星,为陈氏家族添了光。”陈逸飞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早年留学海外。虽然在北仑生活的时间不长,但他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p> <p>大妈带我去看了陈逸飞故居,说十来年前,陈还曾带家人专门从上海过来,参观过这里的旧居,可惜他去世得太早了。据说这是陈逸飞的出生地。</p> <p>她继续介绍说,陈逸飞在这里生下一个多月后,就去上海了,之后这两间房子已经被卖给他人。</p> <p>原本这是一条巷道,作为名人故居,这里经过改造后,已经封闭起来。外面还做了一道大门。</p> <p>大妈说她的丈夫从小在这里长大,而自己是二十来岁的时候,从慈溪嫁到这里来的,至今已在此生活了四十多年。原本这里居住了不少打工者,如今这些房子都已经被政府征收,租客也全部搬走,就剩下他们一家人还在这里驻守。</p> <p>她说自己对这里很有感情,尽管已经拿到了拆迁赔款,但是从心里说,还是舍不得走。如果政府能把这几幢房子完整地保留下来,那么也可以为后人留下一点关于新碶老街古老而又真实的记忆,将功德无量,也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p> <p>大妈补充说这种砖木结构,保存完好的房子,如今在新碶主城区里,并不是太多了。而慎德堂在历经一个半世纪后,还能够保存得这么完好,相当不容易。</p> <p>但是同其它古建筑一样,在面临旧城改造的时候,历史古迹和现代城市建设必定会产生碰撞。如果不能妥善安排和保护处理,那么等挖掘机一来,所有东西都可以在瞬间被毁。大妈还说,即便是原拆原建,那些后造的仿古建筑,再也找不回原有那种感觉了。为此,他们召集了一群陈氏家族的后代,向政府部门打报告,申请要求完好地保留这整幢古宅。</p> <p>到目前为止,情况已有所转机,至少这里暂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同意他们一家可以在此继续居住下去。她们坚守着这幢老宅的目的,也是避免房子和内部设施被外人破坏。为了看门,大妈还专门养了两条狗,因为一旦有陌生人进入,这两条狗就会大叫起来。</p> <p>大妈还专门给我看了一块民国时候的门牌。据说这种牌子,如今就剩下两块了,一块她收藏着,另一块至今还在门上挂着,看上去很有年代感。</p> <p>门牌虽然已经破败不堪,却代表了一段历史。</p> <p>这里东厢房还有一幢楼房,据说是一个医生的旧居,看过去也是木质结构。大妈说,跟后面新建的那些砖房相比,这样的房子才更有保存的价值。</p> <p>我看见墙上贴有很多对联,貌似很有仪式感。大妈说这是因为上个月刚刚在这里办过一位陈氏族人八十岁大寿喜庆仪式的缘故。</p> <p>另外天井里随处可见一口口大水缸,她说也是年代已久。这些水缸一是用来接雨水,二来一旦有火灾,也可以用来灭火。</p> <p>我给大妈拍了几张在门口木桌椅上坐着晒太阳的照片,她看了表示满意。说现在儿孙辈,都到外面住商品房和电梯楼了,对这些祖宅并没什么太深的印象,或者说根本没有感觉,为此她觉得有些心痛。因为这既是一份宝贵的遗产,也是一种文化传承。</p> <p>陈氏先祖们一代又一代,历经几百年不衰,慎德堂和祖祠也一直流传并完整地保留到现在,如果就这样在他们这一代手中给毁了,破坏掉了,实在是太可惜,感觉也对不起陈氏先人。</p> <p>知道我喜欢文物和古建筑,她热情地邀请我多拍一些照片,并说欢迎有更多相同爱好的朋友们也一起过来参观和拍照,了解慎德堂的文化,并尽最大的可能将它完整地保留下去。这样,作为陈家后人,她也就不会留下遗憾了。</p> <p>出了慎德堂的大门,眼前一片废墟。这座孤立的宅院,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显得风雨飘零。</p> <p>历史是需要传承的,总该为后人留下点什么。此刻我非常理解大妈的心情,并且由衷地希望陈逸飞的故居,以及这座陈氏祖宅和祠堂,能一直完好地保留下去。为未来坚守着一份信念,正如眼前这只寂寞的狗子。</p> 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