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与反思

笑兮兮

<p>  上午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黄瑾教授的直播课,虽是直播课,但全场也是鸦雀无声。国培班的学习抢一排,记笔记,甚至录像好像都已是常态,庆幸又抢到第一排座位。</p><p> 大学教授的课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要么是思想观念上的高屋建瓴,要么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深入研究。黄教授的课就属于思想层面上的,下午武教授的就是专业能力方面的了。</p><p> 大学教授一般都是滔滔不绝,专业词汇理论都是一套套的,随口道来如行云流水,信息量很大。以我之能,只能大概概括下吧,理解一点是一点。</p><p> 黄教授的课大概分为六个层次:</p><p>一、后疫情时代教育新常态开篇,从国内外视野谈学前教育质量重要性</p><p>二、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前教育是息息相关的</p><p>三、从《指南》中谈学前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哪些</p><p>四、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但落实中却走入误区:工具性游戏(教学中的游戏)占主体,并与自主游戏对立</p><p>五、游戏中幼儿是如何学习的,游戏与学习要深度融合,要以游戏为载体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的介入才能带领儿童进入深度学习,开放的情境才能有深度学习因此集体活动中不可能有深度学习)</p><p>六、深度学习的特点</p><p>整节课逻辑关系是层层深入的,最后落脚点是幼儿的深度学习。</p><p> 我的总结是:通过幼儿的自主游戏引导幼儿进入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从而保证幼儿园课程质量。</p><p>感悟比较浅显,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慢慢反刍有更深刻的理解吧。</p><p><br></p><p><br></p>

学习

游戏

幼儿

深度

学前教育

素养

幼儿园

黄教授

直播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