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阳暖,脚步急,我们九年级语文人齐聚在二楼办公室,开启新一周的研课活动。</p> <p> 今天我们研讨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为主备人,我先陈述了自己对本课的设计:这节课分两课时进行,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品味尖锐犀利、富有战斗力的语言。</p> <p> 干练的文芳指出,本文距今遥远,学生不易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在制作课件时应展示一些当时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的言论,帮助更好的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心。</p> <p>细致入微的丽红指出本科的语言富有战斗力,尖锐泼辣,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人深刻的印象,应指导学生通过读来品味“鲁迅”式语言风格。</p> <p> 睿智老练的志豪老师在肯定丽红老师的观点的同时指出,本课“仿词”修辞格的运用,通过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文章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p><p> 不愧为老姜👍</p> <p> 善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俊彩老师指出,让学生畅所欲言“这一类的人们在今天包括哪些人”,更容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p><p> 的确如此,让学生勤于表达,连写作能力都会提高。</p> <p> 认真务实的素红老师提到了“揣摩语言,体会文章深意”这一环节,她指出文章中“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指代,应明确各指代哪些人,可以更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所向。</p> <p> 思维敏捷的丽芳老师指出,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如何让学生明白本文是“驳论证”的 ,应作为教学难点。的确,有不少老师都以为是“驳论据”,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p> <p> 组长艳歌老师特意指出,讲授课文应结合单元提示及课后习题,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吃透课后习题,会更好的理解文章意图。</p><p> 还好我们语文老师正是这样。</p><p><br></p> <p> 我们八个语文人畅所欲言,就本课教学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各抒己见,在争论中达成共识。不知不觉一节课悄然已过,我们收获满满,期待下一周的再次研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