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秋十月,满城飘香,郑州二中七九班全体家长在班主任贾倩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了全员读书,分享心得的活动。</p><p> 本周是读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的最后一期,各位家长在前面四期的基础上,充分总结书中经验,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剖析过往的点滴,明确后期和孩子的相处方式。相信通过这次的学习,每位家长都从思想上得到了升华。</p><p> 让我们一起努力,给每位孩子一个愉快的、难忘的初中生活,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成才!</p> <p>范吉祥妈妈</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书有感</p><p> 不知不觉,读书有感已经写到第五篇了。回想一下,自从大学毕业,不写文章有多少年了?更别提结婚生子后,天天柴米油盐酱醋茶,围着老公孩子锅台转,虽然已经被生活磨砺成了中年油腻大妈,但是面对孩子,还是一地的鸡飞狗跳,手足无措,从来没有想到去看书、学习、落实、改正!</p><p> 非常感谢郑州二中给家长创造这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学校的节奏是每月一本书,每周六提交读书心得。这个任务对于家长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压力,但是认真执行下来,会发现收获是1+1>2的。如果没有任务,只是看看书,很简单,可能半天就能看完,可那种体会和改变是远远比不上能写出四五篇读后感的看书过程的! </p><p> 十月份读的是《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一路看下来,写下来,对照刘称莲老师的教子良方,自己也有认真反思、改正。面对孩子的毛病(很多毛病可能只是我们家长认为的),也会有所克制,尽量不冲动,以获得越来越多的良好的亲子时光!</p><p> 常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觉得,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加上一句:“书中自有越来越优秀的孩子”!</p><p><br></p><p><br></p><p><br></p><p><br></p> <p>李宜轩妈妈</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后感5</p><p> 上周孩子回来时,我问她你看我妈妈对《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写的几篇读后感吗?她说看过了,我问她你觉得写得咋样,孩子只说了一句,希望你能做到你写的文章里的妈妈那样。虽然对这本书进行了透彻的细读,但是要是付出于实际行动估计还得自己细细琢磨。 </p><p> 陪孩子一路走到现在,有喜悦,有辛酸,成功也有失败。看到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点点收获,作为家长感到很满足。但孩子有时成绩达不到要求时又免不了的去批评责备。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自己不会再轻易的去批评指责孩子的成绩啦,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不能为了学习抛弃一切,包括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健康成长才是第一的,就像作者刘称莲老师写的那样,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的都是细枝末叶。 </p><p> 也许自己的孩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作为家长我们对这些缺点要无条件1的接受,因为我们爱孩子,爱她就要包容她,尤其是初中三年制是孩子内心最动荡的几年,当然也不是一味的溺爱孩子应该给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细心照顾孩子走近孩子的内心,孩子身心健康,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p> <p>刘鑫岳妈妈</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随感(五)</p><p> 在这深秋温度骤降的季节,有本育孩书籍陪伴是夜晚暖暖的幸福,昨天又接到儿子的电话了,内心是无比的欣慰和愉悦,满满的成就感,因为儿子和我的沟通频率比小学学期更多了,这标志着他在迅速的长大。</p><p> 家就是家人的港湾,是最让人舒服和释放身心的地方,也是孩子精神充沛的源泉,父母就是源泉中输入营养正确的途径,我们要学着引导孩子从错误的观念中走出来,让他经历崎岖坎坷后醒悟,挫折并不是一件坏事,是促进孩子成长的机会。我和爸爸一直要求字体时刻要保持整洁、大方的风格,自如其人,见字如见人的唠叨他,儿子也抗议和诠释了,最终还是被家长的真理征服了。如家庭作业的时间安排,课外班的时间冲突,课外班的作业整理,儿子自己的空间自由等问题,都是我们争议的敏感话题。关键就看家长的坚持引导,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因为我们是家人。</p><p> 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家长过滤其选择的可控性,敢于尝试的孩子是需要勇气的,失败后能及时调整情绪是智慧的,我们家长就是孩子的这个初中阶段的指引灯塔,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海洋中享受,享受他们渴望的知识探秘,未来需要他们去探索求真,求知的动力来源于家人的关心和孩子的感恩。</p> <p>韩耀晨妈妈</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p><p> 读完刘称莲老师写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书中的经验对有青春期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启发。</p><p> 刘老师对孩子的用心让我非常的感动,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冷静处理让我非常的佩服。做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加快自身的成长,从而帮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p> <p>张秋炀爸爸</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随感五</p><p> 畅 想 篇</p><p> 女儿上了初中以后,我就成了空巢“老人”。因为爱人陪着孩子住在西郊,每周日晚上去,周五晚上回,有时候想想,好像是我在外住校上学,一周回家团聚一次。对面邻居家的两个女儿也都在外上学,一次聊天,邻居大姐说:你看咱俩家,两套房子就住了仨人,真搞笑。这视乎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现状的一个缩影吧。</p><p> 女儿现在已经长的和她妈妈差不多高了,但她出生那一刻的情形每每回忆起来都记忆犹新:我接过护士递给我的宝宝,满身绒毛、黄黄的还带点黑,皮肤枯皱着,小眼眯缝着,体重六斤,一时不敢相信这就是我高大威猛老张的下一代?但嘴上还得激动的笑着对老婆说“哇,看咱闺女多漂亮,真像你”,哈哈,男人不都是说谎话不打草稿的嘛。一晃之间,女儿已在这个世上走过了一个轮回,自己从把她捧在手里、抱在怀里、扛在肩上、牵在手里,一直到现在的搂在怀里并肩齐行,恐怕未来有一天,我都要仰视着和她沟通了,即便身体上不会仰视,学识上也会仰视的,一定会的,因为看着她每天认真学习的努力劲,我知道她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p> 曾经有人总结说:喜欢回忆过去是步入老年的标志之一。可能我真的有点步入老年了,女儿嘴里的文艺明星我一个都不认识,一天在家看电视,女儿对着电视上一个男孩激动地喊着“我的然”,过了一会儿她妈妈又喊着“我的霆”,我白了她俩一眼,低声说“想当年老子也是学校的白马王子嘞,现在有你们俩就够了”。但我知道,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化,是交流与理解。真正的交流,是像最贴心的朋友一样:你的一切我都懂,你的不好我接纳。这个月看了刘称莲老师的书,我试着去更深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我问她“你现在还喜欢哪些明星啊”“爸爸,我现在不喜欢追星了”“为什么啊”“因为我觉得老爸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帅的男人”“真的假的”“当然真的啊”,哎,难道我是真的老了,天天被这丫头忽悠的不知道真假了。</p><p> 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我问孩子“看你最近学习好像有点松懈啊,怎么样,不会一下从白马变成黑马了吧”,“我准备考倒数第一了”,嘿,这孩子怎么会有这想法,一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巧的是,这两天我在一篇文章里找到了答案,文中写到:一天13岁的女儿对她爸爸说“我想自杀。” 爸爸却淡定的回答:“活着确实辛苦。不过,青少年自杀是要上社会新闻的。大家都会猜测我们虐待你,是狠心又愚蠢的狼妈虎爸。爸爸说不定连工作都得丢,毕竟我是老师。唉,又没办法跟人解释,我只是尊重女儿的选择,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他认真的可怜样儿把女儿逗笑了。后来女儿说,觉得自己的父母很牛。她同桌也跟父母说过要自杀,父母发疯似地骂她,她妈边哭边打了她一个耳光。他女儿现在18岁,跟他无话不谈。这位父亲总结: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还愿意跟父母好好说话。能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的家庭,温暖有爱;懂得聆听的父母,也懂教育。无论多离谱的想法,他愿意跟你讲,就是跟你亲,你唯一的选择是珍惜这种信任。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次心理地震,父母不能做他们的后盾,他们就会慢慢关闭交流这扇门。少时,你不想听他说“混账话”,以后,可能就永远听不到他说真话了。其实原生家庭的好,不在于物质,而是平等与信任,是交流的顺畅与彼此的理解。能放心大胆地在父母面前坦露阴暗面的孩子不容易变坏。</p><p> 现在我明白了,孩子那么说只不过是在向我们释放她内心的压力。如花似玉的年龄,谁不想轻松逍遥,在繁重的学业下,阳光少年这个词似乎很难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我想对孩子说:1(正义版)我们逼你优秀,是想让你以后可以骄傲的活着,可你的人生,不是被某一次考试,某一次成败定义的。拼尽全力的努力,无论成败,都会赢得对手的尊重。正如电影《八佰》里的国军战士,虽败犹荣,永远被历史铭记! 2(调侃版)如果你在一个月内从正数第一考到了倒数第一,那在郑州二中的教育史上也是个奇迹啊,今后学校的百年大事记上,一定会让你名垂千古的,哈哈。</p><p> 家长们,我该用哪个版本来和孩子交流呢?哈哈,看完这本书我也变调皮了,在学做女儿的朋友路上前进吧(最后这句话是老婆让加上的,应该还有个呲牙笑的笑容)。 </p> <p>周千皓妈妈</p><p> 你笑起来真好看 </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完结篇 </p><p> 想了好几天都不知道这个完结篇该从何下手,这几个星期为了写读书笔记,这本书翻了好多遍,翻着翻着突然就恍然大悟。《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的书是读完了,但是陪孩子走过初中的路才刚刚启程,这不是完结,而是真正的开始。 </p><p> 因为工作的原因,每个周三我晚上不在家,虽然一周七天只有一个晚上不在家,但儿子从小到大每个学期还是会不停地抗议,妈妈你的课不能调一下吗?为什么非要晚上上课?他明明知道我会怎样解释,可每个星期都还是会抱怨一次。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他的抱怨,并且还会小小的窃喜,因为不管多晚,一进门儿子都会像小鸟一样扑过来抱着我,这个习惯直到昨天都没改变。小时候会撅着嘴说:妈妈我好想你啊,现在变成了:妈,你终于回来了,每当他咧着嘴冲我傻笑,我就会觉得好幸福、好珍贵! </p><p> 亲戚、朋友、老师都跟我说过,你孩子性格真好,不记仇不忧郁,总是乐呵呵,总是那么不谙世事的单纯。他一岁多时,我要出国完成学业,不得已把他留给爸爸和爷爷奶奶,每次离开那种心痛至今现都还那么清晰刻骨。回国后又因为工作儿子早早地进入幼儿园,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欠他太多的陪伴,于是我睡前给他讲故事,每天都讲,后来上学了我就开始给他读书,每天都读。每年的圣诞节我们都会早早的买来彩蛋和糖果一起装饰圣诞树,还记得十岁那年他哭着回来跟我说,同学们都笑他,因为他坚信的圣诞老人根本不存在。姥姥说你这么养孩子难免会让他太幼稚,有些道理要让他明白。我却觉得,他总会长大的不是吗?他总会明白那些道理的不是吗?就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他的世界里慢慢长大,我一点都不心急。于是我告诉他,圣诞老人太忙孩子又太多,有时候会忘记和遗漏,不管他到底存不存在从今天起,爸爸妈妈就是你的圣诞老人,因为爸爸妈妈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孩子。他马上破涕为笑,搂着我说:那我们说好了,你可别忘了!后来有一次我听到他和好朋友讨论这个问题,他说:其实我早就猜到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因为每年我在袜子里许下的愿望都实现了,而这些愿望只有我妈知道……这一刻孩子并没有像那些读物上危言耸听的告诫中说的那样,童话破碎之后会难以想象的沮丧和失望。我看到的是他终于懂得了爸爸妈妈对他的保护和爱,还有那灿烂笑容背后的释然。 </p><p> 进入初中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的争吵明显变少,我不会再因为他一点过错而生气,儿子也不再总是犟嘴激怒我,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让爸爸惊喜不已,他不止一次的问:你俩咋不掐架了呢?我们相视会意的微笑,然后一起哼那首总唱的歌: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每次当我们都很生气的时候总有一个人先闭嘴,一分钟后我们互相打着趣,他问我:妈,我今天帅不帅?瞧!就是这一句玩笑,那场还没升起烟尘的战争瞬间就被消弭于无形。</p><p> 春天我们一起去看山寺的桃花盛开,虽然过敏让我喷嚏不止;夏天我们一起在雪山下清澈的湖水里畅游,尽管手机因此而坏掉;秋天我们坐在桂花树下闭着眼睛闻花香,就算细碎的花瓣弄了满身满头;冬天我们一起玩雪,然后刚买的羽绒服变成了脏衣服。儿子喜欢狗狗,全家都说养狗会耽误学习,但我们还是把迪迪(弟弟)带回家,写作文时候他会写:每当它转动那两只乌溜溜的眼睛,就好像能听懂我说的话……姨爷爷送的乌龟去世了,还没来得及伤心爸爸就带回来两只可爱的小剃刀龟,儿子写到:深深、浅浅是我的两只小乌龟,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是因为它们的壳一个深一个浅,我希望它们跟我一起幸福和快乐的长大……生活总是那么的琐碎,难道让年复一年的陪伴被无聊打败?难道让生命的喜悦被一点点杂乱击倒?难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忽略路途的美好?每当看到儿子笑容里有那么多的满足和快乐,我才明白我能给他是什么:那是一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那是一份对生命的热爱,那是一份乐观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 </p><p> 2020年我们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一切都是崭新的,就像他昨天发现新大陆似的偷偷跟我说:妈你快看!我真的开始长胡子了……然后我说:对啊!所以你更要保持嘴角上扬,因为——你笑起来真的很好看!</p> <p> 张墨泉妈妈 </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p><p> 到初中后,是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孩子朋友般相处,多和孩子谈心,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指责和批评,而是给她一份支持。孩子的天性都是向上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在考试差的时候,内心最受挫折最难受的那个人也是孩子。学习本该是快乐的事情,可是我们现在孩子的求学生涯却被痛苦和恐惧充斥着,他们承受了很多,小小的年纪就被成绩、分数和师长们过高的期待压迫着,使得原本应该是自觉自愿就去做的轻松的事情变成了艰巨的任务,从而需要吃力和枯燥的去完成。</p><p> 我也很急功近利,过于看重的成绩排名,致使儿子不时会抱怨我只关心她的成绩。我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初中竞争压力这么大,成绩排名上下波动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考试没考好,我应该帮助她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指责她没有考出好成绩。事实证明,当我心态平和后,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p><p> 儿子的初中生活已经过去六分之一,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将更“用心”的陪他顺利</p><p><br></p> <p>赵曜岷妈妈</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后感5</p><p> 最近一个月反复阅读了《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p><p> 首先要帮助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尽量快地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初中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课多、书多、老师多、作业多。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其次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的作息、专注的读书听课、积极的勤学好问、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的习惯等。中学的学习任务很重,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然后要加强孩子意志锻炼,要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要使孩子在不断受挫、不断进步、不断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信心。</p><p>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与家长的关系变得很微妙。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认为父母是全能的,而是发现父母也有弱点和不足,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在增强,自以为成为大人了,于是会出现与父母的意见不合的情况,俗称“叛逆”。这正是考验家长智慧的关键时刻。对此,刘称莲女士的做法也很值得学习,一方面,她尊重女儿想法;另一方面,她按女儿喜欢的方式去安排亲子时光,例如一家三口一起去拍大头贴。值得重点提出的是,与许多中国家庭丧偶式育儿不同,刘称莲女士的爱人也为女儿花费了大量心血,例如爸爸陪女儿一起演算数学题,利用男性的理科思维帮助孩子提升数学成绩,也巩固了父女感情,一举多得。</p><p> 总之,这本书教了我很多,虽然真正做起来着实不易,但我会一点一滴的去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坚持鼓励他,耐心引导他,平和看待他,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他,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p> <p>张博宇妈妈</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完结篇</p><p> 结缘《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是因为参加了儿子入二中第一次家长会后,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至今读了至少三遍了,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p><p> 刘称莲老师在书中事无巨细的讲了怎样培养孩子好以奇心、成就感、以及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她说了,一个热爱学习、喜欢探究的孩子,无论他的考试成绩突出不突出,将来的成就也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刘老师为了能和青春期的女儿很好地相处,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跑到图书大厦恶补有关家庭教育书籍,我们这些正值孩子青春期的家长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消化刘老师总结好的育子精华《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呢</p><p> 刘老师书中反面家长的案例:如害怕孩子把衣服弄脏了,不允许孩子玩沙子玩土。怕耽误孩子学习拒绝孩子帮助我们做家务,说你只要学习好就够了,诸如此类我这个妈妈在孩子儿时全部上演。孩子小的时候对家长的这些“不"只能听从,因为他身单力薄,没能力反抗,但是,孩子独立自由的天性依然在,而且这个天性也不断"长大"。而这些违反孩子天性的要求和代替每给孩子一次,孩子的内心就不服一次,这些不服的情绪越积压越多,导致青春期逆反。还好刘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应对青春期逆反的方法,她在文中这样讲:面对这样的一头犟犊子,我们做家长的恐怕要先了解孩子的天性,顺应天性去实施适合他的教养。像植物一样,有的喜湿喜阴,有的喜干喜阳,但是无论如何,都是向上生长的,向上的强大生命力是不可逆的。顺应天性给对营养的话,植物便会主干粗壮、枝繁叶茂,否则的话,则会长势不良。</p><p> 孩子是不能选择父母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孩子,教育好孩子是我们一生的事业,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修正自己人格性格缺陷的过程,看了《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仿佛自己也得到重生的机会,言传不如身教,孩子进入二中是我努力的开端,感恩二中的教育理念,感谢孩子的老师们。二中如沃土,家长能培养良好的种子,等到开花结果那天,受益的是我们家长。</p><p> 听君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三年》就是那一席话,为自己加油,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p><p><br></p> <p>王雅萱爸爸</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五)</p><p> 爱孩子,这几乎是所有父母都在做的事情,然而怎么爱孩子才能感受到,怎么做孩子才肯接受,则是我们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p><p> 女儿从小在她妈妈的引导下,特别喜欢读书,从最初沈石溪的《狼王梦》、《双面猎犬》、《混血豺王》等等动物类小说,到后来《唐诗宋词》、《红楼梦》、《资治通鉴》、《李白传》以及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还有近期喜欢的《福尔摩斯》、《柯南》等等,甚至《岳飞传》,还有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武侠类小说等,每次拿到喜欢的书都是如痴如醉。本来这个习惯是挺好的,但是她经常是一看起书来就没有时间观念。经常让她熄灯后还偷偷的在被窝里面看,耽误了作业,近视了眼睛。</p><p> 这周五晚上住校回来,孩子一下子觉得没有学校的熄灯制度轻松了好多,于是在洗刷上床之后拿起她喜欢看的书又看起来,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了还没睡觉,她妈妈看见了吵她,这母女两个半夜又吵起来了。每当此时总让我很焦躁,书中家庭或者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听话,家庭关系那么和谐,究竟与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这么多的冲突呢。</p><p> 通过文章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事情的处理,确实,爱孩子需要方式,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有的放矢地去爱孩子,不能急躁,得有耐心。当我们用父母的威严来“镇压”孩子时,已经把他们放在了一个极为不平等的位置,总把孩子当“孩子”,总是以“命令式”的语气来跟孩子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叛逆与不合作,从而导致关系极其的不和谐。进入初中以后,女儿的自主意识更增强了,她也希望被尊重,被理解,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对待一些处理问题需要爸爸、妈妈朋友般的客观分析和引导。但是,这些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并且,随着女儿的渐渐长大,父母反而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忽略了孩子已经成长,依然对孩子指手画脚,当然会让孩子厌烦。如果孩子确实做的太过了,我们也应该先冷静,用平等商量的口吻跟孩子进行沟通,表述事实,与孩子倾述自我感受,如,对于你目前的学习情况,爸爸、妈妈表示很担忧,最后,提出你的要求;如,我希望你以后几点睡觉等等。对于一些事情也要放手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p><p> 总之,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培养与不良行为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身体力行,更关键的是,观念的改变,把孩子当朋友对待,平等对待。作为父母这个特殊职业,每个人都是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会束手无措,但是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度过她自己人生中的初中三年,我们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方法和态度,与孩子共成长。</p> <p> 王铄妈妈</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5)</p><p>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辅导孩子功课,陪孩子上补习班,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孩子的成绩却不太理想,总觉得孩子在学校没有好好学。这里就存在一个与孩子沟通,怎样帮助孩子的问题。到初中后,是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孩子朋友般相处,多和孩子谈心,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指责和批评,而是给她一份支持。孩子的天性都是向上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在考试差的时候,内心最受挫折最难受的那个人也是孩子。学习本该是快乐的事情,可是我们现在孩子的求学生涯却被痛苦和恐惧充斥着,他们承受了很多,小小的年纪就被成绩、分数和师长们过高的期待压迫着,使得原本应该是自觉自愿就去做的轻松的事情变成了艰巨的任务,从而需要吃力和枯燥的去完成,其实想想孩子也确实不容易。</p><p> 我也很急功近利,过于看重女儿的成绩排名,致使女儿不时会抱怨我只关心她的成绩。我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初中竞争压力这么大,成绩排名上下波动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考试没考好,我应该帮助她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指责她没有考出好成绩。事实证明,当我心态平和后,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p><p> 女儿的初中生活已过去几个月了,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将更“用心”的陪她顺利走过,一起加油!</p> <p>袁璟文爸爸</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随感</p><p> 今天抽空读完了刘老师《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看到刘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光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的很好,在心理上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支持孩子,感觉作为家长真的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能够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要,即使暂时做不到也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尽量给孩子营造舒适的环境。可是相比刘老师的教育方式,我们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已经长大,她们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她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和相处时,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多想想孩子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原因,给孩子更多理解和支持。</p><p> 在青春和生活这两部分,刘老师列举了青春期孩子的种种变化。她们的困惑和家长解决的方法,为今后家长跟孩子相处提供参考,使家长少走弯路。青春期的孩子总想脱离父母的管束,可是能力又没有达到。在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各种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这时候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会让孩子内心如沐春风,孩子才会更愿意跟家长打开心门,把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跟家长倾诉。如此良性的互动,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品学兼优,性格健全的“好学生”,也能顺利度过“叛逆”的青春期。</p><p> 昨天看新闻,又有初中学生被老师批评几句后选择跳楼轻生。看后我的手心直冒冷汗。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没有机会体验生活的困境与挫折,家长也认为只要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就能有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孩子心理成长。刘老师的书里细致描述了初中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想法,为家长在未来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p><p>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应该与时俱进,抛弃老的教育方式,学会与孩子沟通,注重孩子的心理变化,试着理解孩子的行为,成为孩子眼里别人家的“好家长”。</p> <p>陈搏奥妈妈 </p><p> 陪 伴 之 路 </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五</p><p> 在收拾孩子不能穿的衣服时,我不由得感慨到,孩子长大了,儿大不由娘,确实如此,现在每周六回家多说几句,他也总是说:“妈,你忙你的去吧”。很明显,儿子是不想被打扰。想起他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母子俩一起早出晚归,每天四十里的路风里来雨里去经过了三个年头。那时候他小,凡事依赖着我,做作业的时候也会让我在身边看着,看到路上有卖吃的,总是抬着小脑袋问:“妈妈,你口袋里还有点钱吗?我肚子在唱歌了”,我如果说没有钱的时候,他也不会生气,总是很懂事的地说:“那回家做饭吧,能省一些”。欣喜的是儿子从小学会了艰苦朴素的作风。</p><p> 上了初中,我本想着终于脱手了,不用那么操心了,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便领悟了放手并不是不管,而是时刻关注着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做正确的引导,住到学校可以好好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学会打理好自已的生活,孩子只有体验了,才能获得生活的真知,住校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锻炼,也会自立成长。</p><p> 有次我问孩子,长大了去当兵吗?他摇摇头说不,问其原因就是不肯说,孩子心里很脆弱,受点委屈掉眼泪,也是怕吃苦,怕受累,这样的孩子心里不坚强,也没有过多的爱国情怀,我给他讲了军人的伟大,在军营里学习军事和国防知识,军人作风严格,纪律严明,有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军人,他说他要向父亲学习保家护国,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慢慢养成性格刚毅,心胸宽广,富有阳光的男孩。</p><p> 初中生学习紧张,任务重,孩子疲于应付,作业为了赶时间字体了草,马马虎虎,没有细心地去思考细节,翻看他的错题本,也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面没掌握好,而且孩子不爱听妈妈过多的话,所以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成了我的课题,我渐渐地对他说的少了,训的也少了,而是试着跟他做交流。果然好了许多,检查他的作业的时候字也认真了,性格上也活泼了些,从书上学到的东西一点点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超越自我的! </p><p> 陪伴孩子,任重而道远,陪件孩子,这条路很长,有苦有乐,用实际行动来关心他,鼓励他,让他每一天都阳光快乐!</p> <p>高家琦妈妈</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随感(五) </p><p> 因为这本书是从头看到尾的,所以感触特别的深,也改变了我许多的观点。</p><p> 和许多家庭不同的是,我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还不到五岁,因此平时家里气氛都是很活跃的,所以管理情绪来经常失控。又加上平时家里的大小事情基本是都是我在忙,老公经常出差,一个星期里只有双休日在家,所以我的脾气也相对的要大些。</p><p> 家琦同学上小学时,小学离家里不到一公里的路程,就算是六年级了,我也是去接他放学的,所以我和孩子都在互相依赖。也许所有的依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一番岁月才形成的。初中开学以来,从不愿意让爸爸接送他上下学,但这周轮到我要做班级美篇,他不做声默认了让爸爸送他去学校。我也是咬住嘴唇强忍住眼泪,心中有万千的不放心:“该是适当放手的时候了,他需要成长,而这种成长是需要他独自前行的”。这也是我阅读刘老师的这本书感悟最多最深的地方。虽然心中有不舍,但也同时给孩子一个蜕变的机会。</p> <p>高依阳妈妈</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五) </p><p>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读完了。刘老师的教育理念颠覆了我的好多不成文的观念,改变了我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好多想法。</p><p> 陪伴孩子这三年才是刚开始,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三年的成长经历,对一个孩子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诈用,性格和兼性在这个阶段是基本上形成了。也是一颗既将长成的小树苗,一边需要阳光雨露精心呵护,一边也得禁得起风吹雨打的能力。同时也是孩子们青春期的开始。</p><p> 自开学以来,儿子每周日下午拿着蓝球到球场,和球伴们一直玩到天黑,不叫不知道回家。我每到球场叫他时,看他那与同龄人稍低的个子,拿着蓝球,在球场上拼命的来回跑着,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一个充满阳光,还不太懂人间世事的少年,在无忧无虑地揮洒着自已的汗水,玩得如此的开心,真好!在我的意念里,真想让时间定格到这里,一直让儿子这样开心下去。可时间允许吗?人生会这样吗?都不会停滞的。他要成长,他要要经历好多人和事,才能成就自己。</p><p> 在这初中三年,陪着儿子一块成长。</p> <p>刁楷泽爸爸 </p><p> 任重而道远</p><p> 如今教育是中国家庭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发展了,与几十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于是,在教育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做法。从而使我不由感叹,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学生相比,真的是太轻松了。</p><p> 日常中,总能听到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比如孩子由于学习的压力自杀了,甚至大学生自杀了。哪个学校作业多,哪个少的很,哪个讲课深入且内容多,哪个讲课浅显且少。朋友的朋友的孩子没考上大学,父母便觉得矮人一等,听到别人说孩子,扭脸便走。哪哪学校孩子写作业总是写到半夜12点。等等等。又有文章教育孩子:你现在为何去搬砖,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近的路,现在吃得苦,是将来少吃苦。为了将来可以更好的生活。等等等。</p><p> 有人说在我们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在世界上,相对于西方,我们国家无论从体制、文化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从现实来看,孩子们无非两条路,一是拼自己,二是拼自己以外的资源。其实从这个角度,西方发达国家恐怕也是如此,我们中国并不很特别。所以,明白了这点。就对上述的教育的种种现象就觉得黑格尔说得对:存在即合理吧。</p><p> 就家长来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就百姓来讲,只有适应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相信,社会越来越多的会靠自己的。</p><p> 写到这里,我也写不下去了,祝愿天下的父母能和孩子和睦相处,都懂教育懂孩子。我也在学习如何和孩子相处,也许我并不被孩子接受呢。但我也如孔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鼓励自己去努力做好吧。</p> <p>田开成妈妈</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p><p> 用了两周时间我看完了《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还记得第一次翻看这本书的情景,我饶有兴趣地用了大约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了这位妈妈和她的女儿初中三年的故事,就好像有个朋友和我聊天一样,很轻松,很愉快,我也在书里发现了很多相似的经历,其实有的时候,读书就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寻求“认同感”。作者对孩子的用心让我非常的感动,在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冷静处理的方式方法也让我非常的佩服。</p><p> 看完整本书后,总的感受是:第一,这是一本读了会让你放松的书。第二,这是一本看了让你觉得自家孩子跟那些牛孩子也没什么区别的书......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辅导孩子功课,陪孩子上补习班,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孩子的成绩却总是提高不上去,心思也总是放不到学习上来。这也就是每个家长面临的与孩子沟通,怎样帮助孩子的问题。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先调整情绪,再解决问题。作者这样写到:“一个孩子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粗暴地指责更是会火上浇油,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劣。”书中讲了几个例子,我觉的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p><p> 到初中后,是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孩子朋友般相处,多和孩子谈心,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我也更能体会孩子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的心情。我们家长不能一味的指责和批评,而是要给他一份支持。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向上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在考试差的时候,内心最受挫折最难受的那个人也是孩子。学习本该是快乐的事情,可是我们现在孩子的求学生涯却被痛苦和恐惧充斥着,他们承受了很多,小小的年纪就被成绩、分数过高的期待压迫着,使得原本应该是自觉自愿就去做的轻松的事情变成了艰巨的任务,从而需要吃力和枯燥的去完成。</p><p>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用心的父母,父母的关键是在“用心”两字上,用心不只是严厉,不是宠爱,不是什么都管,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成才!</p> <p>张凌睿妈妈</p><p> 读 后 感</p><p> 老师推荐,有幸读到《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感受到了强大的正能量,内心暖暖地。如果把每一个孩子比作种子,那么它的成长一定离不开生根发芽的土壤,而这片土壤就是我们每一个家庭。</p><p> 学习方面提到:培养好奇心,让孩子想学;激发成就感,让孩子爱学;保持好心情,让孩子愿意学。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p><p> “当我们觉察到过去管教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或者对孩子无效时,就一定要换一种方式。”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和他爸常年忙着做生意,养成了急于求成的坏习惯。习惯性要求孩子,太容易将自己高高在上而强加于孩子,无意中用家长作风伤害到他们而不自知。现在想来当时他们内心肯定是无助和脆弱的。拔苗助长要不得呀! </p><p> 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生活,孩子上初中后,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科目,繁重的学习。孩子面对的压力比较大。家长要做的不是责备,不是增加孩子的压力和痛苦,而是体谅和理解,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p><p>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之前对孩子陪伴少,关心少,只看孩子的学习,喜欢盯着孩子的错误、缺点。青春期的孩子太敏感了,父母要做的不是咄咄相逼,不是指挥孩子,而是低下头,后退一步,多关心关心孩子的内心和情感,只有将孩子的内心理顺了,心理健康了,孩子才会在学习上更加专注,成绩才能顺利地提高。</p><p> 多理解,少唠叨,还给孩子生长的空间。</p> <p>王子涵妈妈 </p><p> 陪伴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后感</p><p> 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读这本书,因为家里有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所以很多事情都在慢慢学习和改变,小学阶段过于放松,散养!陪伴太少,导致了和孩子沟通交流不畅,难免有点紧张😰,谢谢有老师指导让读这本书,它词语并不华丽,但是影响深刻,给人精神上的抚慰又不失具体的方法。发自内心的推荐每个家长都认真阅读一下。</p><p> 我觉得,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以身作则,管理成本很低,管好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正确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让她认识自己学会独立!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大家分享一下</p><p> 第一点,便是活出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你,把自己内心调整得更顺畅变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人格影响,这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p><p> 第二点,便是对孩子的成长要有信心,相信我们的孩子前途是一片光明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p><p> 第三点,便是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坚信:教养来自于爱而非呵斥。大吼大叫是起不了任何帮助的反而会让他学会大吼大叫去“解决问题”。</p><p> 第四点,便是不断克服内在的原始本能——焦虑,不要整天为孩子担心为他焦虑,要慢慢地换一副眼光。不要给孩子贴标签。</p><p> 第五点,便是不断看书不断学习。自己读书少看手机,相信孩子多一点,相信自己多一点;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信任。</p><p> 继续学习,继续努力,共勉!</p><p> 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良好引导师。加油!</p> <p>李诗雨妈妈</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有感 </p><p> 初中三年,是孩子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孩子上了初中,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意外的东西,让孩子不仅学习优秀,还能在生活中以诚待友,孝亲感恩,自信、自立,后劲十足。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小,从细微处着手,貌似随意的一些习惯,却造就了孩子的兴趣,并奠定了某些学科成绩优秀的基础。 </p><p> 初中三年,对孩子是一种磨炼,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问题百出,亲自矛盾也不断升级,关心孩子的需求也要与时俱进,父母不能只在物质上关爱孩子,不仅仅是衣食住行处处细心呵护,在孩子年龄增长,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有的干脆放任不管。 </p><p> 孩子初中三年的成长如何,关键看家长如何去做,我们要像作者一样,为孩子精心设计,让他们全面发展。在初中三年里一路上升。我们还要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帮助孩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p> <p>周忆霏爸爸</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p><p> 读书笔记(五)</p><p> 读书,就像经历一段旅程,选择什么样的书,就像我们选择什么样风景的旅程。每次旅行,我们都会有所期待,有闲适的,有磨砺的,有感悟的,到达目的地不是结果,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经历。读书也是一样,拿起一本书,用心去阅读,看这本书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改变。 </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没有给我醍醐灌顶、震撼人心的感受,却也是字字珠玑,直击人心。刘称莲老师结合自己与孩子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娓娓道来、深度剖析,无数次引起内心的共鸣与感悟,且不仅仅是启迪,而是切切实实带来了改变。 </p><p> 心态。回想下刚刚经历过的磨难重重的小升初,我们是一个怎样的心态。政策的调整、疫情的严控,我们到处跑培训机构、看直播,孩子不分昼夜的考试做题、上网课。父母内心的焦虑,孩子身心的重压,或许未来还会有几次类似的阶段,但这次毕竟是第一次,还面临了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彼时的心态虽不能说崩坏,但也很难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去做出更理性的抉择。不管怎样,经历了辛苦磨难,也迎来了柳暗花明,进入了适合孩子的学校,良好的环境、优秀的师资、团结的班级、热心的家长。但是当初的焦躁心态却不是能够立马云开雾散的,总觉得有种莫名的重压在内心挥之不去。是这本书的阅读,刘老师清新、明快、乐观的语言,一层层吹散了这片阴霾。是的,过程即成长,行过便知路,好的心态会是一切好的开始。 </p><p> 信心。小学升入初中,是孩子人生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与其说是学习教育平台的提升,不如说是从儿童步入成年的一个起点。孩子开始形成独立的思维、性格、认知,就必然在成长中与现实,与父母发生一些碰撞。当孩子不再“听话”,当学习难度增加,“百分”不再,无形中我们都会重新审视自己,是哪里出了问题,而疑虑就会产生信心的缺失。而刘老师会告诉我们,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你自己的内心。孩子要去面对自己的长大,面对新鲜的青春,课业的压力;父母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责任的变化。对孩子要有信心,当信任成为一种力量,不辜负也会成为一种信念。 </p><p> 沟通。家长们在一起聊天,经常会说,“孩子大了,不太爱跟我们说话了。”是啊,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又怎么能像他们小时候那样,“居高临下”、“颐气指使”的一通“教导”,传输“我说的就是对的,听我的没错”的信息给孩子呢?转变总要有个过程,过程总有不适的时候,这些不适一旦有了积累,就会放大到情绪和意愿,就有了不爱搭理你,甚至你越是心急,他(她)越是用沉默来表达“反抗”和“不情愿”。书中的阅读让我逐渐明白,沟通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要想找到这把钥匙,就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放下自己作为父母的“姿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你甚至会发现孩子的一些想法实质上已经超越了你我。然后呢,就是多一些沟通的渠道,除了日常的谈心交流,学校推荐的周末家庭会议等等,我发现读书的交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孩子喜欢看《海贼王》、《三体》,我们就一起讨论里面的人物和情节,我写在这里的读书体会,孩子也会第一个抢走去看,看得还格外认真。我甚至觉得这种内心的相互认可的交流,有时候比语言还更有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曾经“沉默”的“反抗”不见了,我也对她越来越“放手”了。 </p><p> 陪伴。说到最后,又回到了这本书的主题——陪伴。归根结底,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是要与他们陪伴同行的,同时他们也在陪伴我们走过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段路更温馨,更精彩,更幸福。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孩子一起解决,不仅对孩子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人生的幸福。孩子成长一天,就意味着与我们相伴的时间就会少了一点,他们终究会有属于自己的天空,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只是希望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成为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p><p> 如果需要一句话来作为这本书读书笔记的完结,那我想说的就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如果我能成为你内心中的一种力量,那我就能陪你走尽你的春夏秋冬。</p> <p>焦政童爸爸 </p><p> 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书笔记五 </p><p> 读完学校推荐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能够让我再一次的仔细检讨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在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孩子方面指明了方向。 </p><p> 儿子正在读初一,是初中生活的开始。读过这本书后,感觉孩子的初中三年是多么的重要,初中的三年是孩子心理、身体、青春期等变化的重要阶段,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孩子现在的努力学习眼前是为了中考,以及高考,最重要的是为了你长大以后有更多选择人生的权利。每一个人都要经历初中三年的生活,经历初中三年青春期的变化,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我们只要很平常的度过就可以了,初中的三年是你创造精彩的人生开始,一定要好好把握。 </p><p>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后盾,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基础,单靠老师和家长都是做不到的,成就一个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孩子的初中生活现在才刚刚开始,以后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学习这本书,让我知道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不是指责,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和疑惑,而不是把他推向问题,让孩子成为一个问题孩子;用心陪伴,耐心的对待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走过这重要的三年,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人生。</p> <p>张文雅妈妈</p><p>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p><p> 读书笔记(五)</p><p> 读完《陪孩子初中三年》这本书,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折服,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书中许多内容和孩子的情况相似,通过这本书收获了许多,收益匪浅。</p><p> (一)在《学出真感受》中知道了面对孩子到初中后,科目增多,学习压力很大,考试考的差的时候,做为家长我们应该不去批评指责,而是给孩子一份理解和默默支持,让孩子有好的精神头,鼓起勇气面对更多的磨难和困难。</p><p> (二)在《做走心的父母》中知道了爱孩子一定说出口,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做为父母要认真思考怎样保持好的亲子关系。</p><p> (三)在《成长的喜悦与烦恼》中知道认同孩子青春期奇葩的现象,要耐心引导和陪伴孩子青春期各种哭笑不得的问题。</p><p> (四)在《心灵手巧才算好》中知道了要让孩子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一定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适当放手,在孩子为父母和同学做事情时要及时的肯定,并表示我们的感谢!</p><p> 感恩《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特别感谢刘称莲老师让我学会了很多,她就像浩瀚大海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处理与孩子怎样和睦相处,怎样与孩子共同学习,怎样更深入的了解孩子,我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会做的越来越好,和孩子相处的越来越融洽! </p> <p>张楚悦妈妈</p><p>《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后感5</p><p> 读了《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其中有一章节---温柔的对待“游戏”孩子写的非常好,让我从中学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p><p> 现在好多孩子都迷恋电脑或游戏,甚至让他们痴迷。他们也知道过多玩这些东西并不好,却往往难以自拔,每当这时候,孩子内心的冲突也很激烈,会让他们很痛苦。这时候孩子是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脱离苦海”的。</p><p> 书中有位爸爸刚开始用打骂和断经济后路等各种硬手段,根本不能把孩子拉回来。他爸爸经过反思和学习,知道来硬的不行,开始改变策略。他从好的亲子关系做起,从关爱孩子做起,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真正爱自己的,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p><p>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去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温和的方式,用孩子能感受到的爱把他们从网络和游戏世界中拉回现实。 </p> <p>王浩然爸爸</p><p>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后感 </p><p> 有福气读到这本《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起读的晚,囫囵吞枣的看完,但收益还是很多。看的过程中(对对对,跟我孩子一样)这句话多次在脑海中出现,看来每个孩子的状况都大同小异。借鉴了笔者的经验,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对孩子的教育无处下手的感觉好了许多。</p><p> 孩子以前出现错误时我是非常急躁的,记得有位家长在读后感中提到:“当孩子长大不在身边,看到那个没有小身影的屋子时,我们肯定会怀念现在的陪伴”。笔者的书中陪伴的同义词就是成长,共同的成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己提高的过程。努力吧,感谢生活给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一张教育的考试卷,一份陪伴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