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零极限》理念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p>因为特别喜欢心理学,所以喜欢此类书籍,发现所有的心理书籍都在说一个东西,却有两个方向。我在此总结“一个东西”指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两个方向”一个指向外界,一个指向自己的内在。第一个方向在很长的时间成为主导,比如强调原生家庭之重要,但是弊端是找到了原因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个方向是强调自己的内在,阿德勒强调自我启发的意识思维模式,主张课题分离;一个是“荷欧波诺波诺”夏威夷疗法主张不断清理直至零极限,他们都是第二种方向。心理学,无所谓对错,我倾向第二种方向,我今天并非辩驳他们之间的高低优劣,我只想通过自身学习后的改变,我对自己体验到的一切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进而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道路上的理念,从而不断的引导启发孩子如何唤醒自己内心学习的动力,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渴望的。</p> <p>今天就《零极限》这本书带给我的启迪,谈谈我的历程,有两种有效的“荷欧波诺波诺”疗法,可以用来疗愈自己和其他人,疗愈自己察觉到的任何事。其中强调:你在别人那里看到的问题,都存在于你的内在,所以,所有的疗愈都是疗愈自己,没人能代替你,只有你自己能完成这一步。整个世界都在你的内在。我喜欢修·蓝博士喜欢的方式,先说“对不起”和“请原谅”,然后说“我爱你”“谢谢你”。这样说是要承认有样东西,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你的身体和心智系统中,你不知道它是怎样来的,当然你也不必知道。如果你的身体超重,只要你知道了让你超重的模式,通过说“对不起”,你是在告诉神性,你想请求宽恕内在的自己,是他造成了这样的情况,你不是请神性宽恕你,而是请求神性帮助你宽恕你自己。在那之后,你说“谢谢你”和“我爱你”。“谢谢你”是表达你的感激,表现你的信任,相信所有的问题都会以对每个相关者来说最好的方式获得解决。“我爱你”让阻塞的能量重新流动起来,让你与神性重新连接。零极限是纯粹的爱,并且没有极限,通过表达爱,你会到达那个状态。接下来的事,就完全交给神性好了。你或许会获得天启,你要采取一些行动。无论是什么天启,你都要采取行动。如果你不确定采取什么行动,就对你的困惑用同样的方法清理,清理后,你就知道该做什么了。这就是“荷欧波诺波诺”大我意识疗法。</p> <p>爱是人生所有的意义,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缺失的事是什么,然后调整自己的方向,再次出发。该学习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自己。现实中我们很多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来源于我们不知如何合理地表达爱,如何在爱中体谅和尊重对方“成为自己”的权利,如何处理和化解爱中的矛盾,以及如何体面地放手放下,以至于我们总是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曾经我也是,当孩子不如我期望的那样的时候,当孩子做了我无法预料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失去了平日的宁静,变得悲伤暴躁,用伤人的话来教育孩子,内心说我是在警醒她,但是孩子的状态并不如我意,我就开始反思自己,我只是强调孩子是否如我的意,却从来没有让她自己想目前的状态是否如她的意,如何唤醒她做她心里真正想做的自己,她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否让她心里话说出来,我静静的清理了自己,我一改往日的居高临下的气势,而是让我的困惑与无助坦诚告诉孩子,女儿特别惊讶转而把内心的委屈困惑说了出来,我和女儿一起分析一起想办法,最后我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妈妈很爱她却无法代替她去实践去体验,但是妈妈一直都在,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还是会和她一起想办法。在老师督导、父母要求中,孩子如果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实现美好理想必经的路,而学习会带给她短期可见的增长心智,变得聪明,那么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学的。世间的事情都是相连的,看到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孩子明白好好读书将来可以改变他们工作环境、作业工具、节省体力,让他们拥有善良的心底,让善启发他们的心智,让心智成就他们心中的善,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首先我们必须放下自己的偏见,清理自己的成见,看见孩子。</p> <p>只有我们自己拥有良好的内心状态,即使不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却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这是我读《零极限》最大的感悟。这种领悟让我感到全然的解脱与喜悦。人活着就是要解决问题的,这也是“荷欧波诺波诺”大我意识疗法的作用所在。只要孩子身上的问题解决了,很多时候根本不必纠结问题的产生,即使我们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依然解决不了问题,烦恼依然存在,损伤一直持续。如果我们意识到一切都在我内心,我要对自己体验到的一切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从我做起不断清理,由我的状态改变进而映射到周围的改变,问题自身也会改变。那次之后海睿一直状态不错,后来一次我发现她没有把卷子分数告诉我,我想或许孩子还不能完全确定我是否真实的接受了她,或者她自己羞愧这样的分数,害怕目前这种和谐的状态被这个分数打破,于是我从自己身上反思,我坦诚的告诉女儿我的想法,只陈诉自己的感受,不加评价和评判,女儿也说出了原因,我们一起分析,我再次给女儿强调:妈妈接受一切现实,妈妈爱你,不是爱你的分数,妈妈爱你,在妈妈心里你就是那个可爱的大宝贝。不再给孩子设限不再要求她说相信你会考到多少分,或者说你应该考到多少分。接受孩子现在的分数,和她一起查短板,在她补短板的时候告诉她,如果需要,妈妈一直都在,然后平静的接受,沉住气,给孩子正向的引导,而不是空洞的拔高。只要我们纯净的爱孩子,孩子就会用更加纯粹的爱来回应。</p> <p>作为养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关怀和照顾,却没有权利去否定孩子真实的想法,不尊重甚至乱给孩子下定义。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自带智慧和力量,我们能做的只是引导,甚至只是努力带他去看更广阔的世界,把体验、感受、收获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她,而不是幼时剪断她的翅膀,在该起航的年纪又怪她不会飞翔。</p> <p>辅导老师:李银娟 赵慧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