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江口诗社《诗词创作硏讨会》专辑 (微刊总第64期)

孔向红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国粹论坛浙江三江口诗社《诗词创作硏讨会》专辑 (微刊总第64期)</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2020年10月25日重阳节,浙江省三江口诗社召开诗词研究会。</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会议简报》</b></p><p>2020年11月25日,适逢重阳佳节,浙江三江口诗社在杭州召开《诗词创作硏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大江东、芝兰、孔向红、陈强华、孙雪松、任逍遥、仄媛、晓雅、李向平、高玲。研讨会伊始,曹峰社长首先宣布诗社组织机构调整通知。接着曹峰社长作《如何才能让近体诗作更上一层楼》报告。主编芝兰老师对三江口成立四年的发展,进行总结。诸位代表围绕如何写好诗词进行交流硏讨。发言热烈,畅所欲言,氛围和谐。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会议最后,代表们吟诵诗词,欢度佳节。</p> <p>《如何才能让近体诗作更上一层楼》</p><p>文/曹峰</p><p>本人不才,此观点也不一定对,纯粹交流。不当之处,多指正!!!写诗有诸如格律等很多必要条件,只有勤奋学习和笔耕熟记。第一个问题:本人认为诗作有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想像力。缺少此,诗作年头写的再长,也突破不了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诗作不能高人一筹。想象力是特殊心理功能发挥的一种浪漫的思维情调,是诗作生命力,也是陪伴灵魂的情感动力。 在诗人的精神世界里,只要是生命都能自由飞翔,甚至草木都有恨别、涕零、有情。时光也似水逝一样看得见的。未来与现实、历史与现况都可变化的,这一切都来自想象。正如朱自清所说:“诗也许比别的文艺形式更依靠想象。所谓远,所谓深,所谓近,所谓妙,都是就想象的范围和程度而言”。想象力是没有固定的感性色彩的,完全根据诗中意境需要,加以概括、改造、变化,重新组合后升华为诗中意境。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诗以一天雪景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富有想像。没有独特地想象力,就没有富于个性的诗作。一是本体物质认识的深化,二是人性的光辉。要表达灵魂深处的东西,通过想象力可以表达更好些。举例我写的诗;如这是我去年写的野草诗,我自己认为应该写出草根本色,写出它的胸怀和坦荡(我用自己的诗献丑了)。七律----《野草》荒野穷儿破土埋,难遮地角满苔阶。久枯复绿欣逢世,茂密皆芳未有涯。嫩嫩珠丝多壮志,株株生命寄幽怀。谁观云雾苍穹阔,挺举山川景色佳。写诗既是思想精神活动,当然离不开拓展活跃的思维世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可以囊括世界”。所以,深化想像力才能深化作品内涵,拓宽作品意境。那么我在构思时,会寻求意象的相似性或叫相关性,针对这些若隐若现的物体,抓住一些特殊的事物本身的印象,完成诗作。再如 国粹论坛的风景诗友写的五律 《春寒》回眸不见阳,雨雪复登场。昨日云山外,今时炭火旁。天寒煨老酒,袄破裹新裳。弱柳无生趣,疏梅透暗香。风景诗友的诗写的不错,但都是外象的描述,缺乏内在的深度。我没有直说,而是通过回写诗,从深闺另外一种视角写的,虽然是献丑了,但我认为想象上还是有一点新意。七律----《春寒》黄莺暗泪林岚湿,寂寞深闺怨未开。香韵却怜孤玉枕,绿阴但得一庭苔。摇风好寄飘窗柳,对月谁同抹粉腮。不识孤烟情绪积,素娥待嫁早心催。写诗需要想像力才能产生灵感,通过想像力提高观察世界的能力。如李白常把现实与仙界、自然界与尘缘相结合,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时空的神思,其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与仙界,就是他向往追求的美好理想。 让我们借助想象的翅膀,跨越时间与空间,丰富思想与情感,在精神世界的浩瀚宇宙自由的翱翔。 第二个问题:诗作中要注意民族思维和文化特性,比如写自然风景,有的以描述空间为主,有的以咏物为主。如何下笔,区别就很不同,所谓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就是这个道理。古代名家都将“看山是山”的作品列为下品。就是因为太直接,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诗作还是处于“看图识字”的水平。如何去落笔,才有可能摆脱下品,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们要透过表象,用哲学去观察世界,充分溶于民族思维中,用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其作品就能技高一筹。比如我写的七律 浙江三江口诗社桐乡采风雅聚有怀的中间两联:词笔未穷添胜赏,禅心仍在惜流芳。名从古镇穿阶累,景自康馨拂面香。还如七律 麦积山石窟的中间两联:两壁交辉行客路,千廊独秀在云巅。本生尘歇天堂洞,净土心归佛国边。再比如经常看见诗作写鸡的,打鸣是信、好斗是勇、足距是武、带冠是文等。还有梅兰竹菊松之咏,这些无一不是民族价值观充分认可的文化思维,无不透露出民族性和人性的光辉。另外写作中要注意努力咏出民族的共性,这种共性只能是唯一的,是存于文化价值里面的,所以必须要在民族文化中寻找。举例咏葡萄,就葡萄的联想,我们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味。“甘露冻作紫水精”、“秋摘甘寒黑水精”。(2)美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冯琦的“词臣消渴沽新酿,不羡金茎露一杯”, “不见夜光倾美酒,黑甜乡里尽沈酣”等。(3)外形。多用明珠形容它,元傅若金“夜来应值骊龙睡,探得明珠月下归。”等。以上几点都停留在外形的物理变化和比喻上,并没有提升到内在文化的升华。但明人岳正,他用德性去悟葡萄:干瘦为廉、坚节为刚、弱须为谦、叶荫为仁、果味甜为可用、可酿酒为才、根枝屈伸以时为道。这些德性表象出来的文化符号,则完全符合民族的价值观。如果这样落笔,肯定就能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并引起共鸣。如再回过头来看我写的七律 桐乡濮院古镇的中间两联座座拱桥乡味接,坛坛老酒众贤多。沈涛雅志藏金刹,德济遗风曳碧波。我是希望多在能引起共鸣的民族文化上落笔,技巧通过实与虚,多一些灵动!这样就能留下极大的思想空间。所以要将诗作的思想飞扬起来,引入到民族文化中的“人性”方向去写。所以,诗作见景就写,尤其是见到什么就写什么,仅是照描画像,就不能写出好的诗作。</p> <p>《2020秋三江口诗社诗词创作硏讨会有怀》</p><p>文/芝兰</p><p>踏浪三江口,狂歌惊晓鸦。</p><p>采风千古韵,归棹五云家。</p><p>唱和皆倾耳,知音忆浣纱。</p><p>功夫求物外,达练自清华。</p> <p>五律 学诗 庚子仲秋参加三江口诗词研讨会抒怀</p><p>文/孔向红</p><p>诗非一蹴功,磨杵贯穷通。</p><p>布局谋篇密,悠游想像空。</p><p>灵感缠梦织,趣味共情融。</p><p>望老从容过,诗花插鬓红。</p> <p>虞美人 • 庚子仲秋参加三江口诗词研讨会抒怀</p><p>文/高玲</p><p>奔临七秩心无悔,迟暮耕耘志。云笺常伴仄平平,坎坷何惊寒暑献虔诚。 湖光山色收眸底,唐宋先贤记。和风丽日盼花明,不负园丁浇灌付真情。</p><p><br></p> <p>学诗绝句</p><p>文/孙雪松</p><p> (一)</p><p>六绝轻吟开玉颜,清词丽句动心弦。</p><p>若能文海横诗笔,唯须精研追圣贤。</p><p>注:六绝指杜甫«戏为六绝句»</p><p> (二)</p><p>写诗贵在性情真,学古修今传统循。</p><p>谁比风骚赋杨柳,春来雨后出新人。</p><p> (三)</p><p>李杜文章皆我学,诵吟拟写赋精神。</p><p>千年诗国百花放,不薄今人爱古人。</p><p> </p> <p>临江仙·庚子仲秋三江口诗词研讨会感怀</p><p>文/仄媛</p><p>常记韶年习读,古书曾解迷蒙。江南烟柳引兴浓。奈何风雨骤,心事积千重。&nbsp;&nbsp; </p><p> 两鬓染霜今日,诗词又入双瞳。西窗明月伴秋枫。依稀似旧梦,只叹夕阳中。</p> <p>七绝《与会有怀》三江口诗词研讨会感怀</p><p>文/李向平</p><p>尤忆诗缘乐自家,岂料著笔不生花。</p><p>寻寻觅觅千般苦,今我新词一点瑕。</p> <p>浣溪沙•三江口诗社研讨会有感</p><p>文/晓雅</p><p>黄菊逢时次第开,重阳胜日聚贤才。清谈品茗畅胸怀。</p><p>解惑释疑推论妙,同探共讨悟心来。功夫诗外意漫裁。</p> <p>《2020研讨会“如何把诗写好”》读后感三首:</p><p>文/一片云</p><p>(一)</p><p>远近妙深通道源,瑶池伴老作庭轩。</p><p>漫看桃李途中景,天马行空各自论。</p><p>(二)</p><p>龙舟鼓点妙而奇,落笔生花主调思。</p><p>白水一杯无味觉,醇香须得腹中词。</p><p>(三)</p><p>几度斜阳归寂寥,虚虚实实巧灵通。</p><p>野花小草皆生命,赢得共鸣靠练功。</p> <p>诗友任逍遥发表对诗词创作的困惑和感想。</p> <p>诗友陈华强发表对诗词创作的感爱和体会。</p> <p>社 长:曹峰 副社长:鑫雨 </p><p>顾问: 沙鸥 秘书长:一片云</p><p>主 编:芝兰 副主编: 枫叶晚秋、孔向红</p><p><br></p><p>本期作者:大江东、芝兰、孔向红、高玲、孙雪松、仄媛、李向军、晓雅、一片云。</p><p><br></p><p><br></p><p> 2020年10月28日</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