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江南十月气犹和。</p><p> </p> <p>金秋十月,浙江杭州。</p> <p> 我们长春路实验小学一行12人,辗转千里,来到杭州天长世纪小学,参加全国童话体作文教学研讨会。</p> <p>本次研讨会,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杨文华先生,特级教师张化万、施民贵、王红军等专家参加。</p> <p> 会议伊始,吴立岗教授为我们做了报告,他系统的为我们介绍了小学生交际作文的体系,他指出,交际语言是习作的动力,思维训练是习作的关键,生活经历是习作的源泉,表达能力是习作的目标。</p><p> 而一二年级的童话体作文教学实验,就是为了孩子发展连贯语言,把让孩子讲连贯语言放在第一位,让孩子无拘无束的讲话,来促进词语的发展。</p> <p> 接下来是观摩课与评课活动。</p> <p> 章碧芳老师执教的《老鼠嫁女》,通过师生合作编童话,逻辑清晰,自带动力系统的学具,有创造性的多问点让孩子有说话的机会,创造的可能。</p> <p> 王意娟老师执教的《汉字变变变》,带着孩子们走进汉字游戏,运用多种学习支架,如借用范例支架,有规范的引导,用好策略支架,使言之有法,创设情境支架,让写话有兴趣,通过“发表”,真正实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p> <p> 姜晓燕老师执教的《推荐一部动画片》,带领孩子们走进动画世界,教孩子用一变三的方法编故事,能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写清楚。</p> <p> 九堂别开生动的实验课,让我们眼前一亮,不禁感叹,原来作文可以这么教!</p><p> 九堂实验课以及专家评课交流,都是“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写话”或“口语交际”或“教材内容”。 同时, 基于教材,高于教材,我们看到,一年级的孩子便开始写童话体作文,是一个很有趣很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们在课堂上,基于兴趣而写,在童话中,逐渐领悟写作。</p><p> </p> <p> 正如施民贵老师讲到:教“写话”,是“写童话”;教“口语交际”,是教“出口成章”;看图说话写话,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这是努力实现吴立岗先生关于低年级写话的“四个转变”,是对“统编本”其训练程序和项目进行适当调整的充实,以期更自觉更富有创造性地提高“统编本”习作教材的教学质量。</p> <p> 童话作家陆生作,向我们汇报了《微童话引技法,不一样的看图写话》。</p><p> 他讲到,我们重视语文课本,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语文书,童话体作文就是一个视角。我们用微童话导入,引技法,助实践,出效果。最终的目标就是“微童话引路”,实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p> <p> 在会议之余,施民贵老师与杨文华主编,详细向我校于主任了解了我校近几年的童话教学实验情况,并翻阅了我校孩子创作的绘本,给予了很大的肯定,鼓励与指导。</p> <p> 短短的一天半,让我们一行12人,无不感慨良多,童话体作文,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收获颇丰。</p><p>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p><p> </p> <p>读写微童话,作文有变化。</p><p>童话引技,写作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p> <p>童话来引路,写作很好玩。</p><p>基于兴趣,基于生活,基于交际的写作,很好玩。</p> <p> 童话是梦,让我们做追梦人。</p><p> 我们不远千里,追寻童话的梦。</p><p> 带着梦想,插上双翼,我们奔向新的征程!</p><p> 再见,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