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趣闻(二)

夏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2个民族是新疆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新疆少数民族礼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维吾尔族在新疆各民族中,人数最多,占53%以上,无论走到哪个县,都可以见到维吾族人民。按传统习惯,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祝福”之意)。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对每个人都要这样;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长者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不过年轻人见面时,有时行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西木塞孜”(您好)。</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族人对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之意),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认为不礼貌。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侯。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锡伯族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集中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在全疆各地也有分布。他们十分注重礼节,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塔吉克族是居住在世界屋脊—塔什库尔干高原上的民族,他们的见面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晚辈见到要先请安,妇女和男性长辈见面,男长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妇女拉着长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与长辈见面时,一般可行握手礼,若交情较深,则要互相吻对方的手背,以示尊敬和热情。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年长者吻晚辈的眼和前额,晚辈吻长蜚的手。平辈之间互吻面颊或嘴唇。小伙子们见面时,一般有两个动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对方唇边,互吻一下对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见面时,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则要轻轻地按一下女的头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即使见到素不相识的远道来客,也要热情问候,并把双手拇指并在一起,热情他说:“更艾力卖右卓”(“相互支持”的意思)。</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蒙古族现在一般施握手礼,长辈对晚辈说:“赛尤”(你好),晚辈对长辈则说:“赛伴塔”(您好)。但是一般青年人见到老人,却不施握手礼,而是,向老人点头、鞠躬,并说“阿莫尔拜塔”(“问安”的意思)。如果和尊贵的客人见面时,礼节十分隆重。当得知客人要来的消息后,要在地界那里等候,并要准备酒肉和奶制品,见面时要敬献酒和哈达,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真诚。在离别时,也要到地界那里送行,并要敬酒献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俄罗斯族是一个热情的民族,亲朋好友见面时,一般要拥抱,井亲吻面额。一般人见面时只握手,并说:“孜德拉斯维基”(您好),然后还要问一下健康、工作和家里人的情况,当别人问完之后,要说声:“斯巴西巴”(谢谢),表示礼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新疆已有 200多年历史的满族人,现在有近l万人口,满族是个有崇高礼节的民族,对老人非常尊敬。礼节很多。晚辈见长辈,不分贵贱要说:“玛法赛英”(“爷爷您好”的意思)。除问安之外,还有请安、打千儿、半蹲礼、抚鬓礼、抱见礼、顶头礼等。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礼。现在满族人的见面礼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礼节已从简,晚辈见长辈以鞠躬礼聚多,平辈以握手礼为常。不过在亲友之间,妇女们还保持着“半蹲儿”礼。</span></p> <p>维吾尔族</p><p><br></p><p><br></p> <p>哈萨克族</p><p><br></p><p><br></p> <p>蒙古族</p><p><br></p><p><br></p> <p>锡伯族</p><p><br></p><p><br></p> <p>俄罗斯族</p><p><br></p><p><br></p> <p>满族</p><p><br></p><p><br></p> <p>柯尔克孜族</p><p><br></p><p><br></p> <p>乌孜别克族</p><p><br></p><p><br></p> <p>塔吉克族</p><p><br></p><p><br></p> <p>塔塔尔族</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塔吉克族和塔塔尔族的区别</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塔吉克和塔塔尔在新疆有时被简称“塔族”,许多人会以为塔吉克和塔塔尔是一个民族,这是一个误识,这两个民族是有本质区别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塔吉克人为欧罗巴人种与少量突厥人混血所以和黄种人稍稍的有一些不同。在我国的塔吉克族中则流传波斯国王与我国皇族联姻,是中国境内唯一的白种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塔吉克族生活在位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自治县。塔吉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塔吉克的语言属伊朗语族。长期以来,塔吉克人利用帕米尔的牧草丰茂、水源充沛的自然条件,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塔吉克族的衣、食、住都有适应高山地区的特色。他们以牧养绵羊、山羊、牦牛、黄牛、马、驴和骆驼为主,同时种植青稞、春小麦、豌豆等。塔吉克族成年男子一般头戴黑绒面圆形高纸帽,上绣花纺,用黑羊羔皮做里,平时翻出一圈毛边,寒冷时拉下。妇女头戴绣花棉帽,帽后有一布帘,紧遮后脑和双耳。</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塔塔尔族族称为自称“tatar” 一词的音译,在汉文史籍中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中国,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人数较多,比较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昌吉等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维吾尔婚礼习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维吾尔族婚礼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家举行出嫁仪式这天的上午,由男方的伴郎们簇拥着新郎,吹吹打打去女家娶亲。举行仪式时,客人分男(左)女(右)两厢,由阿訇居中主持婚礼,念古兰经,然后问新郎新否愿意结婚,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阿訇将一块馕掰成两块,蘸上盐水分别送给新郎新娘,当场吃上。这表示同甘共苦,白头偕老。这时出嫁仪式进入高潮,在琴声歌声中,众宾客齐声赞道"美满婚姻,地久天长",男,女宾客和青年们欢歌曼舞,琴瑟悠扬,行祥云聚,喜气洋洋,舞毕即入席就餐。这天下午,新娘穿戴一新,在姑娘们簇拥下,上马或坐车,径往男家驶去,一路上是吹吹打打,热闹非常。欢快的乐曲声和口哨声吸引着大道上过往的行人。按照习俗,新娘到婆家时,男家的大门前要点燃一堆驱魔除邪的神火,由一位客人钳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新娘也绕火堆走一圈才能登堂入室,进入新房。有的男家从门前到新房的通道上,用毛毡,地毯铺地,表达对亲娘的特别尊重和热烈欢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是婚礼的高潮,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这一天同样是在欢宴中度过的。女方家的亲戚到男方家去,男方家要热情款待,喜筵开始时,男女双方的至爱亲朋必须用水壶洗手。然后依次围坐在地毯或毡子上。在客人面前,洁白的布单上摆满了喜糖、葡萄干、杏子、大枣、花生和糕点等,主人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馕、抓饭和羊肉招待客人。宾客们边吃边谈,异常兴奋,小伙子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弹起“都塔尔”引吭高歌,跳起欢乐的维吾尔族舞蹈。饭后,年长的客人们都告别离去,只有青年男女们留下,等待为新娘揭盖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揭盖头时,男女双方的主要客人必须在场。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同作“都瓦”(祈祷),这时男方有一客人(一般是妙龄少女)。突然从人群中跑出来,轻巧敏捷地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新娘的真容显露,整个新房便欢腾起来。这时欢乐的歌舞开始了,一对对青年男女,在手鼓和热瓦甫的伴奏下,踩着鼓点,合着乐曲,跳起传统的刀郎舞,新郎新娘在大家的邀请下,步入会场,轻举舞步,巧转腰肢。所有在场的人也都纷纷参加。 之后,便请客人入席吃喜宴。在吃喜宴之前,先是请客人喝茶、吃喜糖、吃干果和点心,之后是馕、抓羊肉和抓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客人们饱餐之后,又开始唱歌跳舞。有的地方跳传统的维吾尔民间舞蹈,大家相互邀请,个个起舞。现代城市的维吾尔族大都举行交际舞会,以示庆贺。维吾尔族的婚礼举行方式,由于地区的不同,举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马背民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疆有16.96万蒙古族同胞,主要聚集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他地区也有分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的森林里,分布着三个图瓦人村落。图瓦人,中国官方登记为蒙古人,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守将士的后裔。他们深居密林,几乎与世隔绝,许多蒙古人的原始传统的东西诸如几乎失传的楚吾尔和呼麦(喉音唱法)等都得以完整的保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春节、那达慕大会、马奶节、敖包节、祭祖节、燃灯节等 。蒙古族春节与传统春节时间一致,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 。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马奶节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 。祭祖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是纪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节日 。燃灯节是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为什么新疆的哈萨克族长相很像蒙古族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哈萨克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聚居在新疆北部伊犁地区。哈萨克族曾是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在明代的时候,建立了政权,形成了哈萨克汗国,领地大概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西部。经过各个朝代的变迁以及炮火的洗礼,哈萨克族人民为了更好的生存,不断向东迁徙。最终,有一部分迁徙到了新疆。虽然哈萨克族人民改变了自己的聚集地,但并不代表他们迁徙至民族众多的新疆就要改变自己的习俗文化,更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容貌。中国的哈萨克族虽生活在新疆,但他们沿袭的依旧是曾经的文化,在和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喜欢听唱蒙古歌曲,甚至相当一部分哈萨克牧民通晓蒙古语,服饰也接近蒙古人。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他们是蒙古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哈萨克是白、黄种人混血。蒙人则是纯正的黄种人。仔细观察,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哈萨克族人非常喜欢喝奶茶,更有“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能一日无茶”的说法。在哈萨克族聚居的地方,老年人不论男女与贫富,都非常受人尊重,晚辈们见到他们,要行礼问候,用“阿克萨哈勒”、“阿帕”等尊称代替其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阿肯弹唱</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哈萨克人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阿肯的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一般能够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随萨克牧人聚会时的对唱。这种对唱高潮迭起、相持不下、有时通宵不息。阿肯弹唱朗歌词内容、很能表达哈萨克人的豪迈性格、反映天山草原的时代气息。</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维吾尔手工艺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维吾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还有着出众的手工艺文化,维吾尔族都戴着漂亮的帽子以及身着美丽的衣服。更有着许多的漂亮首饰以及家庭用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维吾尔族小花帽维语叫“朵帕”,既是新疆维吾尔人不可缺少的日常服饰,又是精美的旅游纪念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疆维吾尔族小花帽图案精美,花纹繁多,色彩绚丽,做工精致,其绣法有平绣、结绣、格子架绣、十字花绣、串珠片绣、扎绒刺绣、钩花刺绣、挑花搅结以及刺、扎、串、盘综合刺绣等。不论何种绣法,均能使图案纹样与缀结富有立体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维吾尔民间印染以它特有的装饰趣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人们的喜爱。维吾尔民间印染工艺是用木刻印模把图案直接压印在染色布上,并采用传统的植物质和矿物质染料,如槐籽、桑树根、核桃皮、茜草等。因而特具一种稚拙、古朴的魅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除此之外,维吾尔族土陶工艺、木刻工艺、地毯编织印染工艺、英吉沙制刀工艺和铁花工艺等等都非常著名。</span></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