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秋高气爽,正是练腿的好季节。群主黑老三安排龙须山一日徒步。龙须山位于安徽绩溪登源河东岸,为皖南最大的高山沙化地带。有主峰龙峰,海拔1048.6米;次峰白沙峰。这是一片特殊的地貌,山脊上的岩石基本都风化成了砂石和白沙,山脊上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只脚,两边便是悬崖,与周围青葱的群山有着鲜明的对比。<br>山有龙须草,制作佳笺,古称龙须纸,南唐后主李煜珍爱有加,储之于“澄心堂”,故龙须纸名噪天下、倍价巴蜀,山因草而得名。<div><br></div> 南唐后主李煜当皇帝不太合格,但他的词我实在很喜欢。<div>有: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br><div>有: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br><div>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div><div>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div><div>有: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div><div>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r></div><div>这样婉约敏锐的词能不叫人喜欢?!</div></div></div><div><br></div> 10月31日,天气很给力,晴天,我带着“龙须山是怎么沙化了的”和“龙须草长什么样子的”两个问题,与20名驴友一起徒步龙须山小环线。 这个是两步路app截图。 一下车,看到清澈如镜的登源河上有一群鹅。 还有一只白鹭。 更有一座网红桥。 河水这么清,不知有没有鱼? 应该有鱼,你不看我正在钓鱼嘛。 穿过网红桥,穿过秋色,龙须山我们来了。 穿过秋色,我们向龙峰进发。 路边的野柿子拍照后被采摘一空,见者有份。 岩石上的龙须草,山因草而得名。龙须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狭线形,初夏开花。茎叶可以做蓑衣、绳索、草鞋等,亦可织席、造纸(度娘说的)。 半山小溪小憩一下。 抬头望去,蓝天下远方屹立的龙峰。大峰小峰如削铁,绝顶摩空更奇绝。 驴友的路从来都有简陋的木材简单的搭着的梯子。 看到了远方沙化的山,踏上了脚下沙化了的山路。 蓝的天,绿的松,白色的山脊。 龙峰见证下,爬上鲫鱼背。克服鲫鱼背的恐惧才是合格的驴友。 蓝的天,绿的松,白的沙。 通向顶峰的路从来都不缺简陋的木材简单的搭着的梯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模特可以在上面走T台的经典龙须山脊。 简陋到都要散架的简单搭着的梯子,上去就是白沙峰和龙峰。 穿过第一个一线天。登顶的路上也从来都不缺一线天。 第二个一线天,更狭窄。 穿过一线天,驴友阿虎带我们去爬白沙峰(因时间限制,龙峰未作计划攀爬)。 打卡后才去爬白沙峰山坡。 白沙峰的山坡很滑,登山绳索帮助下才能上去。 名副其实的白沙峰。 白沙峰前,远处沙化的山脊象长城一般,与周围绵延青葱的群山有着鲜明的对比。 过一下指点江山的瘾。 穿过秋色,我们准备下山了。 下山路上的猪头峰,就是一只猪在斜卧在半山腰。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站在猪头峰的嘴上)。<div>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云淡。</div>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猪头峰外侧耳上)。<div>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云淡。<br></div> 下山回首望去,沙化的山体矗立在那里,带着风化的苍凉和孤傲…… 长城一般山脊上回首望去,孤傲的龙峰屹立在那儿。 穿过秋色,穿过夕阳。 踏着夕阳下山。 秋天夕阳下的龙须山,温暖静谧安逸。 如黛般青山,油画般夕阳,伴我回家。 穿过秋色,穿过千年,白色沙化的龙须山矗立在周围绵延青葱的群山中,个性十足,带着沧桑岁月中风化的苍凉和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