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促发展,听课评课共成长——记夹津口镇中心小学“青蓝工程”听评课活动(第五讲)

阳光夹小

<p>  为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骨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我校迎来了师带徒行政课第五讲。</p> <p>  本周授课教师吴梦洁,在骨干教师李艳霞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不断的研磨,共同完成了《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备课过程。</p> <p>  课上,吴梦洁老师以二年级学生都喜欢的动物故事入手,引出课题《坐井观天》并利用小青蛙和小鸟两个卡通形象带大家深入课堂。</p> <p>  针对认读字,吴老师让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在预习基础上先自学,出现的疑难生字则采用同学合作、集体智慧等方法,之后通过词语风暴、开火车等方法检验生字,整个过程有方法、有指导、有落实!</p> <p>看~同学们多认真啊</p><p><br></p> <p>学生们在专注写字,吴老师在巡回指导~</p> <p> 课中,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理解词语“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并让学生把“小青蛙”和“小鸟”粘贴在“井”上,从而理解“桌沿”、“帽沿”、“床沿”。</p> <p>  在讲解田字格生字“沿”时,引导同学们先观察结构、再看宽窄、然后找重要笔画、接下来在教师示范时学生书空,最后在书上“描一写二”,整个过程流畅、完整。</p> <p>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哪儿、一百多里、大话、弄错、无边无际”从而尝试把青蛙和小鸟的前两组对话读出感情、读好“❓”和“❗️”。</p> <p>  最完美的永远是下一节课,在评课环节,老师们首先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识字方面有办法,写字教学有流程,检测方式较丰富,教学组织有默契,常规环节也有常规模式,口令的的使用让课堂更加有序且节奏感强,同时有小组合作的雏形,并且重视能力提升时有后延。</p><p> 老师们也针对其中的细节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1.要重视朗读指导,借助学生爱想象、爱表演的天性,问:你想怎么读?你来试一试,你还想怎么读?能不能边读边演呢?鼓励孩子的个性化表达。2.在准备教学设计时要有大局观,科学安排两个课时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进去。</p>

骨干教师

老师

教学

词语

评课

生字

同学

学生

小鸟

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