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0月31日,涪陵区第十三届青年文学讲习班在图书馆举行,有幸聆听到著名诗人、散文家李钢老师的讲座《散文漫谈》。</p><p> 李钢老师为人很低调,开场他提及自己说得不好,写得也不好。然而,在整场讲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观众自发拍掌的场景,今天,李钢老师上课开始,并讲述了他与文学的结缘。1983年初,离开部队十多年的李钢老师突然觉得应该写写自己熟悉的部队生活,于是一口气就创作了一大组军旅题材的组诗,这组诗并不是具体写李老师的部队生活,而是人的生命意识。这组诗写好后,李钢老师把稿件送到了《星星》编辑部,被当时《星星》的主编看上,用《李钢诗选》为标题,一次给出22个页码,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李钢老师说,粉碎四人帮之后,文学的春天来了。在那个开放的年代,中南海都可以随意走动,可想而之,文人笔下的世界是多么辽阔。《蓝水兵》一经问世,便风靡全国。</p><p>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双面性。它的火爆也让李老师37年来文学创作一直笼罩在它的阴影下,笼罩了很多年以后,一个机缘巧合的时机,李老师转向散文。</p><p> 但说到这种转变的原因,李钢老师却说:“我是被逼的!”李钢老师说,“有一次去成都开会,碰到《美文》时任副主编宋丛敏,人家并不知道我还写散文,出于礼貌向我约稿,我就把写的《几块表,一些人》寄过去了。作品发表之后,没想到反响非常好,刚一登出来,《新华文摘》就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后,《美文》便请李钢老师开了一年的散文专栏。后来,他又在《人民文学》《重庆晚报》等报刊开辟了专栏写作。此外,他的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拍成电视诗歌散文八部,其中《高原随想》等四部作品分别斩获了第十五至第十八届连续四届的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二、三等奖。</p><p> 他说:“一个人要走向文学道路,有它的偶然性,也有他的坚持加别人的鼓励。”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p> <p>“我经历过八十年代,我怀念它。”</p> <p> 介绍完他和文学的邂逅,李老师开始了他精彩的讲座内容,他说,要写好散文,语言关是首战。每篇散文语言、语感都应该不一样。它是丰富多变,不是一层不变的。然后,他用自己1991年写的文学作品《生命的歌》为我们举例,让我们看文字变成语言之后的样子。《生命的歌》是他的父亲去世前的场景,该篇讲到他的父亲作为一名新四军战士和战友在战场上发生的事,语言诙谐又感动。李老师告诉我们:一篇文章在写自己的感受时,真实地写,不要渲染它。不能抒自己太多情,主要写这件事情的经过,把最想表现的东西写下来,也就是说语言的选择很重要,该篇他用了正统语言来抒发情感,增强文章感染力。</p> <p>“我们用一只军歌作生死的诀别。”</p> <p> 通过正统语言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受人尊敬的战士,接着,李老师说写文章不仅要追求语感,还要找到陌生感。</p><p> 一是陌生的人。对于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人,让他拥有某种象征意义。他说自己《寻人》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自己去青海却不知道要干什么的经历。这种陌生感不光是对读者,对自己也是。不能老重复,必须有新的尝试。这种写法在《大红枣黑布鞋》里面也有体现。里面的大红枣、黑布鞋不是冰冷冷的物体,而是代指李钢老师记忆深处的奶奶。</p><p> 二是陌生的角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角度,你找的角度应该让读者看了觉得和自己看的同类文章角度不一样。想要让东西在笔下陌生话,那么开头便成了自己的支点。在他的作品《高原随想》里,他说自己不想也不能写成旅游散文,所以,开篇他便说:“这里空旷,适合摆放思想。”因此,李钢老师笔下,高原上烧掉的树不再是树,而是用自己的骨骼为自己立的墓碑。</p> <p>“这里空旷,适合摆放思想。”</p> <p> 在散文的世界里,除了追求文字间的语感、内容上的陌生感,还要有思维上的节奏感。每一篇文章都是有自己的思维节奏的,怕的就是笔者经常在某一个地方原地不动,比如,写人物的去世,一直在悲情,带着读者一直在同一个地方没完没了,不向前推进,就会变得无味。</p><p> 首先要有句式上的跳跃。一个简单的句子给它添加过多的修饰词就会把人读昏。一句还可以,每一句都这样,会让人读起来疲惫。而且这不是文章的重点,想要交代的东西不是这个,它只是过渡,哪些地方该简,哪些地方该繁,要舍得扔、放心留。</p><p> 其次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文字写作的人就像乐团的指挥,乐团即是文字,文章的和谐、结构全在你的手上。文字放在这里什么分量,发出多大声音全靠你来控制。所以,笔者自己不能被情绪带跑,留下乐团空落落!</p> <p> 听完李钢老师的课,让我有种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喜悦感!</p><p> 会后,有幸与李钢老师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