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玩”中学数学 <p> 我们六岁了,是一名小学生啦!我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很薄弱,不过,没关系,我们的小手指可帮了大忙,它帮我们识数,帮我们进行数的分解组成,呀,我们身上就藏着数学,这个秘密被我发现了!</p> <p> 以前都是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虽然我现在识字不多,但我会识图,想象力也很丰富,我现在会讲数学故事啦!</p> <p> 孩子们马上要学习分类和认识图形了,研究了教材,参考了教参,教学衣服分类,需要学生逐渐摆脱依赖物体外在表象进行判断的思维方式,逐步抽象出物体的本质属性,为了降低难度,又碰巧要代体育课,就和孩子们聊了四季的着装,请孩子们为家人设计一件上衣,孩子们问到:可不可以搭配一条裤子或者裙子?可不可以画些装饰……当然可以,你的设计你做主。这样的体验活动,既能帮助孩子找到分类的角度,降低分类的难度,又能促进亲子感情,何乐而不为呢?</p> <p> 这个周末我们完成的是“可爱作业”。全家总动员,爸爸当助手,妈妈拍照,全家忙得不亦乐乎,画长、正方体的6个面,让我们更清楚的知道了长、正方体的特征,不管它们怎么摆放,就算它使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我也能准确认出长方体,正方体。</p><p> </p> <p> 用4个,8个小正方体摆图形,瞧瞧我们的创意之作吧!起初我还以为用4个小正方体就能摆成一个大正方体呢,动手操作尝试了好几种摆法,最后发现至少要用8个小正方体才能摆成一个大正方体。</p> <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听”,“记”数学变成“玩”,“做”数学。孩子们经历操作,尝试,思考,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