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都天府广场。(2020.10.11—16游记)</p> <p>成都春熙路步行街。</p> <p>乐山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三江汇流处,夏季水势相当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海通禅师为了减杀水势,普渡众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建造大佛,经历三代工匠千心万苦的努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成这浩大的,造福人类的工程。</p> <p>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严肃,依山归江而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長8.3米,从膝盖到脚背長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p><p>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刻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奇特格局。</p><p>据历史考证,乐山大佛修造好以后,这个三江汇合处再也没有发生过舟船颠覆之重大事故,真是佛主显灵啊!</p> <p>成都熊猫基地,内有2000多只国宝熊猫。</p> <p>峨眉山金顶(万佛顶),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此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金顶最高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未。</p> <p>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盛行,这也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代的主体。</p> <p>峨眉山绵延23公里,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是广大人民旅游,休养,避暑的最佳目的地之一。</p> <p>峨眉山桢楠树:此树是峨眉山桢楠王,树围510cm,树高40米,树龄1000多年,峨眉山楠木王。</p> <p>峨眉山背碎石上山的民工和峨眉山轿夫。</p> <p>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植物种类3200多种,动物种类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这也是此山的一大特色。</p> <p>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西南,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金球道教全真圣地,中国四大道敎名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p> <p>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上清宫》这三个字是蒋介石(蒋中正)的墨宝。</p> <p>四季常青,诸峰环峙,丹梯千级,曲径通幽。</p> <p>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项目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处,都江堰是由战国时期蜀郡大守李冰和儿子于约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p> <p>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运,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p> <p>整个都江堰枢纽可分为堰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其中堰首包括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p> <p>2008年纹川大地震,都江堰也地处震区,但在巨震面前,都江堰水利工程却体现出了古代建筑艺术之高超,选材之精妙,原本的工程基本完好无损,让人不得不叹服和惊奇,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屹立在眼前,依然造福于人类,奇迹,重大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千年无坝古堰堪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p><p class="ql-block"><br></p> <p>这棵树是雌雄同株银杏树,种植在都江堰景区,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雄树叶子四周光滑,雌树叶子是带叉的,此树是由古代三国时期的名人张松所栽,取名“张松银杏”。</p> <p>都江堰南桥,2008年大地震,这座古桥毁于一旦,成都市政府为了鼓舞民众,树立起广大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用三个月的时间迅速重新按原样建造起这座大桥,这桥被称为“速度”之桥!</p> <p>都江堰街道小景</p> <p>成都“武候祠”位于成都市武候区,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也修建了汉昭烈庙,占地15万平方米,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是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p> <p>明末,“武候祠”毁于战火,清康熙十年(1671年)在旧址上重建“武候祠”,1961年被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刘备的陵墓。</p> <p>成都锦里古街位于成都武候祠大街旁,这是成都出名的步行古街,也一个有知名度的景区,这里的民居,商铺,客栈,宅邸,府第座落其间。</p> <p>锦里古街全長350米,这里的建筑具有清初明末的四川古镇风格,这里不仅可以购买当地特产,手工艺品,还可以品尝到四川的各种小吃。</p> <p>锦里古街,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光的倒流。</p> <p>宽窄巷子的历史:康熙57年(公元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派兵3000前去平息战乱,回来后千余兵丁住在此处,并修建城中城一满城,这是被定为“八旗”军营及家眷住处。</p><p>民国三十七(1948年),在一次城市勘测绘中工作人员度量后,将宽一点巷子定为“宽巷子”,将窄一点的巷子定为“窄巷子”。</p> <p>80年代,宽窄巷子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p><p>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主体改造工程确立,并以形成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气息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p> <p>掏耳朵是成都人的一大爱好。</p> <p>变脸,是川剧的一大特色,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但演员可以变脸,更奇特的是木偶也可以变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