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东幼的家人们,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要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意识,了解细菌性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症状及详细的预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为创建快乐、健康、安全、文明校园起到促进作用。幼儿园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秋季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所了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p>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脊髓膜炎、麻疹、腮腺炎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br><h1><b>1.手足口病</b></h1>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传染病,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染。是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全年均可发病,9-11月份为高发期。手足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div><br></div> 预防措施:<br>1.保持空气流通。<div>2.饭前、饭后、便后洗净双手。</div><div>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适当用纸巾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div><div>4.儿童玩具或其他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div><div>5.减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div><div>6.注意幼儿的营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div><div>7.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应及时就医治疗。</div> <h1><b>2.流感(流行性感冒)</b></h1><p>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p> <h3>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h3><div><br></div><h1><b>3.流行性腮腺炎</b></h1><div>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div>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div>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按时为幼儿接种腮腺炎疫苗。</div> <h1><b>4.肺结核</b></h1><div>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结核病症状:<b><br></b></div> 传播途径:<div>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形成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感染新的宿主。此外,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菌干燥后附着在尘土上,形成带菌尘埃,亦可侵入人体形成感染。经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的传播极少见。</div> 结核病预防:<br>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br>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br>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br>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br>5.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h1><b>5.秋季腹泻</b></h1><div><b><br></b></div>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因为总在秋季发生,因此称为秋季腹泻,实际上秋季腹泻多在9月到次年的4月之前都容易发生,做好预防极为重要!<br>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囗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孩子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div> <p>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不仅是幼儿园的事情,家长也应做好配合以下几点注意事项:</p><p>衣: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p><p>食:多让幼儿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较多的食物,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冬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强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比如在做菜时添加蒜末,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生姜水等。对于常在秋冬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幼儿吃。秋冬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幼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p><p>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套要经常晾晒清洗。</p><p>行:秋冬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体质。外出时,尽量减少孩子对花粉、宠物的接触,以免引起皮肤过敏。外出回家记得带孩子清洗双手并简单的对身(衣裤)消毒。</p><p><br></p> <p>让我们一起携手抵抗秋冬季传染病,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愿我们东幼的孩子们每天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成长!</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