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幸福与教育

萧里如湘

<p>  当父母们被问道:他们对孩子有什么愿望呢?父母们经常会说: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然而,为什么幸福很少被作为教育目的来论及呢?内尔·诺丁斯阐述了幸福与教育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知道众人对幸福与教育的关系理解孰对孰错,只是出现了一连串的大问号,希望打开书,和大师一起去感悟的真谛,寻觅幸福的踪迹。</p> <p>关于作者</p><p> 内尔·诺丁斯博士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在斯坦福大学,她三次获得优秀教学奖。诺丁斯还是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会员,并从2001年开始担任该学会主席。她拥有两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和许多荣誉团体的会员资格。她还是哈佛大学杰出妇女教育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p> <p>关于本书</p><p> 本书对“将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话,我们如何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书首先追问了什么是幸福。其次,又讨论了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们去理解幸福。作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培养对于不幸福的容忍能力以及一种减轻他人痛苦的意愿。在对当代这个几乎只看重以经济指标衡量幸福和快乐的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本书谈到了持家、为人父母、珍爱住所、培养品格、人际关系的发展、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和参与民主生活方式等对于幸福的意义。最后,本书还对如何将学校和教室变成幸福的场所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p> <p>(一)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p><p> 在初读此书之前,我曾对这本书的内容,想入非非,我原以为在内尔·诺丁斯女士会和大部分的作者一样为我们讲述什么是幸福,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等等。但是当我翻阅此书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猜想错了,完完全全地错了。这并不是一本探讨“何为幸福”的教育专著。诺丁斯博士并不打算对“什么是幸福”这一问题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与之相反,她认为,“幸福”的定义就在它的确定与不确定的变化中,也即在它的内涵与外延的缝隙中。而我们需要一种面向幸福的教育,保持着对“幸福”的不断探讨和持续追求。</p><p> 那么何为幸福呢?我们是否能每天感受到幸福?正如作者所说:“幸福不是插曲式的,它应该适用于整个生活或这种生活的倾向。”有一种幸福,即使面临痛苦和灾难,当我们知道自己已经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改进它时,这种幸福就会悄悄来临。</p><p> 这是对痛苦不幸与幸福的理解,有些人会以苦难作为炫耀和博取别人同情心的资本。真正遭受不幸的人我们当然要给予安慰和帮助,但要明确的是“不是要给苦难一个尊贵的位置,而是应该被消除、减少、减轻”当前抱怨声越来越多,幸福感也在不断减少,这一看法的产生真的是苦难不断增加的结果吗?</p><p> 应该是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大,已有的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欲望,我们越来越接近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金字塔顶层。幸福受需要和需求满足的影响,而我们对需求什么会有所控制,而且认识到我们的需求后会促使我们去节制、去满足。那教育是否能直接指向幸福呢?</p><p> 幸福常常难以在目的中显现出来,这可能是西方社会仍旧深陷在那种清教徒式泥潭的标志。而对于教师们而言,幸福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终极目标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幸福是教师工作的最高目标和最美最佳境界。在内尔·诺丁斯看来,教育者要在教育中享受幸福,教育目的自然也就指向了幸福。</p> <p>(二)私人生活领域中的教育</p><p> 在这一编中,作者探讨了持家、住所和自然、为人父母、品德和精神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p><p> 持家的意义是什么?像以《烹饪的快乐》这些题目为题的书提醒我们,持家也能够带来快乐。持家不仅仅是一系列烦闷的任务,对那些喜欢做饭、园艺、娱乐或装修的人来说,持家可能是一件介于游戏和工作之间界限模糊的事。为人父母也是,从小孩喜欢扮家家酒的表现来看,他们是渴望成为“统治者”的。所以通过持家和为人父母的角色扮演,让他们明确作为一家之主,不仅仅是享受“统治”的快感,还要承担责任。如果你能从中享受到乐趣的话,那将会是一个很好的体验。</p><p> 小朋友喜欢养宠物是一个很常见的事,与生俱来的保护欲使得他们倾向于保护弱小。但是当今的父母会用“你不好好照顾它我就把宠物赶走”来相威胁。其实如果从乐趣开始再转向责任会不会更好呢?父母可以用温馨的语言提醒孩子“布茨饿了”或者“幸运宝贝要去散步”。通过我们自己的关怀和乐趣,我们向孩子展示:人类和宠物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成为终生幸福的源泉。正如施老师说的激发兴趣的最好方式是感染和宽容,我们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p><p> 德育是五育之首,“可以说关怀属于住所,我们用许多方式关怀住所――还在他们之上修建房屋――用他们来修建房屋。的确,还有建设他们――它们成为形成中的我们的生活之星,在我们旅行时想着它,在我们回家时向它回归。”我想教育的一个目的应该是给孩子们提供这种“星星”,引导他们走向更富足的个人生活和更慷慨、理智的公共生活,走向自我发展之路。</p><p> 关于人际关系的发展,我觉得作者的上一本书《学会关心》也给出了具体阐述,这里就不赘述。人际关系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必需的,这一点毫无异议。这种关系就够了吗?或者说,我们需要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来获得真正的幸福吗?去看看第三编的讨论吧!</p> <p>(三)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教育</p><p> “为工作而准备”好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有点过早,数学义务教育课标提出:“基础性应该为人生作准备,而不是为职业作准备。”大多孩子只是对职业有个懵懵懂懂的概念,现在想的好好的,以后说变就变。作为学校和教育者,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发出丰富的、关联性和高度个性化的学校课程,我们应该提出一些能让学生尽可能理智、骄傲地去选择这些课程的有质量的建议。多让小孩子去体验就够了,这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十分有益。</p><p> 民主对幸福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如果民主可以被视为不断处在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安排,如果它的标志是对那些在没有强迫的情况下形成的共同价值的交流和探究的热诚,如果它支持社会成员个体的成长的话,它就会有助于人们获得幸福。但是如果学校教育的结构不变革,这种“促进”会成为现实吗?</p><p> 当前,我们要求所有学生――甚至那些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去参加标准化考试,这样会幸福吗?总之,学校必须承担许多从前是由家庭来负责的工作,最好的学校应该和最好的家庭类似。“最好意味着什么呢?它们会提供连续性,会和孩子们一起协同工作,会增进他们真正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家庭和学校是幸福的地方,生活在这些幸福地方的成人会认识到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孩子们和教育者的幸福是捆绑在一起的,他们会相互感染。</p><p><br></p> <p>  当今老师们抱怨太多,是导致自己不幸福的重要原因。那么,亲爱的老师们,你是否愿意从今天开始,停止抱怨!如果我们能做到不抱怨,也就是不传递负能量,我们周围就会有更多积极的力量。我坚信,只要我们做到了不埋怨、不抱怨,我们和孩子们就能更加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