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活动背景:</p><p>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的操作性强,并且建构区气氛自由,幼儿可以在建构区里自由拼搭。对小班幼儿来说建构游戏特别能吸引他们,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操作兴趣。</p> <p>一、案例实录</p><p>活动开始后,杨浩宁和高佳梦来到了搭建区,高佳梦用到的材料是,她利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积木做底</p> <p>然后进行垒高,一不小心用胳膊将积木碰倒了,于是又重新进行拼搭。</p> <p>杨浩宁采用的是形状不同、颜色较为鲜艳的泡棉积木,由于杨浩宁的身高稍微矮一些,所以他在拿取积木时比较难,他尝试将盒子推到,可是没有成功</p> <p>但他并没有放弃,每次他都会换不同的角度进行尝试拿积木,当他拿到圆柱形的积木进行垒高时,他的建筑物进行了第一倒塌,当尝试第二次进行重新摆放时,又一次的倒塌了,于是他便改变位置,重新进行摆放,终于摆放成功,</p> <p>之后他又进行垒高,直到拼摆完成,他兴奋的向同伴炫耀,你看我摆的。</p> <p>二、案例分析</p><p>在本次自主游戏中,高佳梦和杨浩宁的游戏属于平行游戏,他们之间玩了类似的玩具,相似的游戏,也会有相互模仿的现象和少量的交谈,但他们仍是在独自游戏,相互间没问有合作;所以是属于平行游戏,符合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 高佳梦采用的建构技能有平铺,垒高,延长,</p> <p>杨浩宁采用的建构技能主要是垒高,由于年龄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少新意,游戏中搭建物的倒塌,反而刺激了幼儿,他们感到格外的兴奋,当第一次进行倒塌时,杨浩宁将倒下的圆柱体进行重新拼摆,可是由于小班幼儿小肌肉没有完全发育,动作不够精细,所以又一次的进行了倒塌,于是他改变了摆放位置,成功的将积木垒好,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杨浩宁思维活跃,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 </p> <p>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杨浩宁在建构游戏中的特点是对材料感兴趣;建构时无目的,不会事先构思要建构什么,当别人问起时,才开始注意并试图给予一个名称;这也就是丁海东所指出的:“小班幼儿对于建构物的操作前命名往往很难实现,很多幼儿都是在建构成形后才给最后建构物命名的。有的小班幼儿对正在建构的物体会进行多重命名,不断变更建构着的物体名称,这也是对最后建构物假想不清晰的标志。”这与3-4岁幼儿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主题的表现也是相对应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