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有了终极的巅峰体验之后,你才知道你要做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人生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平凡和平淡中度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但只要你体验过:那种终极好的感觉,体验过巅峰的体验,你的人生就会升级,你将再也不会忍受将就。 </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好的东西向下“不兼容”</b></p><p><br></p><p>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很悠长地跟我讲:他很同情那些经常换女朋友的男人。</p><p><br></p><p>为什么呢?他说这种男人基本上没有见过“好女人”,他没有谈过真正高级的恋爱,于是他就觉得谁都可以做女朋友。而那些经常换男朋友的女人亦复如是,因为她觉得每个男人都差不多。</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只有低品位的人觉得都差不多,高品位的人是向下不兼容的。</b></p><p><br></p><p>最经典的例子,如果你老喝普通的茶,偶尔喝到好茶,你觉得这个茶还可以喝,而且挺好喝。但是如果你经常喝很好的茶,你就很难喝得下比较一般的茶。</p><p><br></p><p>我以前喝的是假茅台,所以一直不喜欢喝。大概四五年前,朋友给了我一瓶真正的1号窖的酒,喝完以后我说这个酒怎么那么好喝,不上头、不难受、也不想吐。第二天也觉得很舒服,开始上瘾。</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天然的好东西都有个特征:它可以刺激你的味蕾,促进你的唾液分泌。</b></p><p><br></p><p>好的茶喝下去叫生津;好的酒喝下去也会生津;好的人,你看见之后也会咽口水,因为肾气发动。</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所以好东西,它有一个特征,就是向下不兼容。</b></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有过真友谊,会显得沉默</b></p><p><br></p><p>我们发现有一些人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候没有什么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p><p><br></p><p>因为他有一些特别好的朋友,在他的心智里面有一些和他心灵很契合的朋友,所以他就觉得,随便跟一个人聊一晚上就变成好友是没有意义的。</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他听见了自己内在的声音,告诉自己不应该骗自己。</b></p><p><br></p><p>所以那些真正体会过高级友谊的人,他是不会随便去找人交流的,他会在大部分的时候显得很沉默。</p><p><br></p><p>李宗盛有一首歌,大概的意思是,这个世界如此喧哗,让寂寞的人显得有点傻,除非你给他一把吉他。</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这是什么状态?是当一个人,他体会过这个东西好了以后,他就朴素得起,安静得起。</b></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懂美食的人,只吃对的一口</b></p><p><br></p><p>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我年轻的时候做过美食节目,在北京的好友是陈晓卿先生,香港的好友是蔡澜先生,在广州的好友是沈宏非先生,这三个人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美食界。</p><p><br></p><p>有一天,陈晓卿先生在北京约了一个饭局,邀请蔡澜先生和沈宏非先生吃饭,由我买单,要不然的话我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饭局的。</p><p><br></p><p>我在这顿饭局上,才体会到什么叫做会吃饭的人。</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原来真正的美食家,都是“有一口”的,他们对于自己所尊重的、接受的、爱的食物,是忠贞不渝的。</b></p><p><br></p><p>你再深度地了解这些美食家的日常生活,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他们大部分的时候,其实吃得非常简单。</p><p><br></p><p>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宁可不吃,也不会将就的吃。</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所以什么叫“品”?“品”这件事情的核心态度就是,当你吃过足够多“好的东西”,你的人生在吃东西上面,开始了“做减法”的生活。</b></p><p><br></p><p>大概20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主持人,我邀请沈宏非先生来做我的节目策划。</p><p><br></p><p>那个时候他很出名,是个美食家,在南方周末上写一个叫做写实主义的散文,专门写吃的。那个时候我很喜欢他,我邀请他来做我的顾问。</p><p><br></p><p>我问他在哪里聊天?沈先生说麦当劳。</p><p><br></p><p>我很诧异,我说为什么?他说反正也不吃,喝口水就行了。<b style="color: rgb(205, 50, 9);">起码麦当劳的茶还干净,然后他就走了。</b></p><p><br></p><p>我当时不理解,一个美食家怎么可以约我在麦当劳随便聊聊天就走了?后来发现并不是别的原因,是因为我当时想请他吃饭的那几个餐厅,都入不了他的法眼。</p><p><br></p><p>他说,与其这样,不如去麦当劳喝一杯起码还安全的茶。</p><p><br></p><p>后来我们成为好朋友,他带我吃过饭之后,我才知道,我提出的“在那几家餐厅吃饭”是多么没品的事情。</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这就是关于“品”这件事情的一个真理:你经过了若干次兜兜转转,经历各种地沟油而逐层上扬,终于“知道什么叫好东西”了。</b></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有过巅峰的体验,不再能忍受将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那我为什么要讲吃这件事情?其实这是一种比喻。</p><p><br></p><p>我们在大部分的时刻都很难体会那种终极好的巅峰体验,有了这种终极的巅峰体验之后,你才知道你要做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做减法”就变得不再是一个努力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你不再想将就。</b></p><p><br></p><p>如果按照一到十分给食物打好分,让你在五分到九分的东西里面选择,你都会选择不要。你会选择白水青菜,然后把剩下的那一点好的时光留给十分的、你认为最好的东西。</p><p><br></p><p>所以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出去喝酒都说自己不喝酒的,要不然就自己从自己兜里掏出来一瓶自己认同的酒,只喝自己那一口。</p><p><br></p><p><b style="color: rgb(205, 50, 9);">喝酒是这样,做人亦复如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