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近年,随00后儿子的喜好,我看的几乎都是译制片,今日,冲着是陈道明主演的,我选择了《我的1919》,开启了一段尘封的历史,经历了情感跌宕起伏的近两小时。</b></p><p> </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影片以外交才子顾维钧的角度讲述了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屈辱的遭遇以及当年中国人民愤怒的呐喊。</b></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无奈、屈辱、愤怒是我观影的主情绪。我为明明是战胜国却遭到列强的不公平对待——维持《二十一条》;把德国在山东的待遇拱手相让日本感到屈辱;为袁世凯居然让代表团签字同意如此不合理的条约而愤怒!为“弱国无外交”而痛心......</b></p><p> </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好在那时国内外有一群“真正剪掉辫子的人”舍小家顾大家,在奔走,在努力。影片中激进的爱国青年肖克俭就是代表。为了抗议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不平等的待遇,他带领在法国的几乎所有的中国人,游行示威,最后在凡尔赛宫门前自焚壮烈牺牲。看到此处我热烈盈眶,被前辈们深深的爱国之情而感动。</b></p><p><br></p><p> </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影片中最令我解气的是内敛、聪明睿智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捡到日本代表的金怀表当场故意不还,在陈述时却公开亮相,挖陷阱激起日本代表愤怒。顾以此事生动形象地直指在山东问题上,日本是吞了钱只还钱包的强盗警察。慷慨激昂的陈述令日本代表无言以对,让其他外国代表啧啧称赞,连对手都说“顾这个人很厉害”。</b></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从来很少对“不”这个字产生好感,因为它大多数给我带来挫败的感觉。而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拒绝签字的那一个“不”字令我由衷的愉悦,当屏幕上出现那个大大的“不”字,我别提有多激动——好样的,中国好儿郎!</b></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强烈推荐这部令人热血沸腾的《我的1919》</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