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好不好?<br><br>我常聽到很多老師或媽媽,說話時把「好不好」當成口頭禪,聽起來語氣是比較溫柔、很尊重孩子、很民主:<br><br>「妳畫完去拿抹布把桌子擦一擦,好不好?」<br>「在教室不要奔跑,安靜一點,好不好?」<br>「待會玩完要自己收拾玩具,好不好?」<br>「我們來吃青菜,好不好?」<br>「我們來把這邊塗滿顏色,好不好?」<br><br>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內心有「期待」,希望孩子怎麼做(才是成熟、懂事的或該做的),但為了表示尊重孩子,或展示自己的「民主」,因此經常用「好不好」的問法。但記得,當你問「好不好」時,孩子是有兩種選擇的,尤其妳的問法也暗示了孩子可以選擇「不好」或「不要」。<br><br>上面問句中,「畫完本來就要自己打掃」、「為了安全起見,教室規定不能奔跑」、「玩完要自己收拾」,這些是公約、習慣、規條,在制訂時跟孩子理性溝通過,之後只要執行或提醒就好。<br><br>若用「好不好」的問法,孩子是有權利選擇「不好」的(但這又不是妳希望的答案),所以當孩子選擇「不好」時,妳又得費一番唇舌說服孩子改去選擇「好」這個妳心裡認為孩子「應該做、應該選」的選項,因此這是標準拿石頭砸自己腳的問法,假民主卻累死自己。<br><br>所以比較合適的說法是「明確的指示、告知規範或提供其他選擇」:<br><br>「怡婷,妳畫完去拿抹布把桌子擦乾淨,然後就可以下課了。」<br>「立安,教室這邊有很多桌椅,我們上次說過教室不能奔跑,你們想玩(追逐)的話可以去操場。」<br>「安賢,我們還有五分鐘,玩完請把這些玩具收好,我們要走了。」<br><br>在這樣的說法裡,引導孩子去做他該做的事,照著正確的流程走,孩子不會被「好不好」的問法挑起「不好」的抗性,也等於是不讓孩子選擇「不好」、「不要」的機會,而是關注或討論「如何去做到這件事」,例如直接引導孩子去思考抹布要怎麼清洗、擰乾,需要協助嗎?不能在教室跑,那要去哪裡跑?怎麼收拾玩具?直接跟孩子討論這個層面的問題,而不是耗費唇舌在抗爭「好不好」、「要不要」的第一層次問題上。<br><br>而「我們來吃青菜好不好?」、「我們來把這邊塗滿顏色好不好?」這樣的問法,你內心可以接受孩子選擇不吃青菜嗎?可以不塗滿嗎?(先不論這樣的要求或期待是否完全正確)<br><br>如果妳是可以接受孩子任何選擇,那孩子就真的可以選擇「不吃」或「不塗滿」。但若妳明明就希望孩子一定要吃青菜,一定要塗滿,這樣問了之後,孩子選擇了「不要」時,妳內心裡又很不爽,那麼就應該調整一下問法。<br><br>「立安,今天媽媽煮了三種青菜,你要吃哪幾樣?」(跳過「好不好」的選項)<br>孩子可能回答妳:「都不要」、「我要吃這高麗菜」、「我要吃空心菜和花椰菜」、「我三樣都要吃」這四種可能性,那就只要處理孩子選擇「都不要」的情況就好,但至少選擇不吃的機率(1/4)比直接問「我們來吃青菜好不好?」來得低(1/2)。<br><br>「安賢,你快畫完了,你待會想先塗那個地方?」、「你這台汽車畫得好仔細,你想先塗車門還是車燈?」、「你這座橋想塗什麼顏色?」這樣的問法都先跳過讓孩子選擇「要不要塗色」的第一層次選項,而直接讓孩子「沒得選」地選擇「該怎麼做」的第二層次。孩子的自然減少「不要塗顏色」的抗性或選擇性。<br><br>「好不好」不是不能用,而是妳有沒有覺察自己真正的意圖是什麼?是真的允許孩子可以選擇「好或不好」、「要或不要」那就可以問。但若明確是孩子該做的,或妳期望他要養成習慣、要去做的,那直接問孩子該怎麼做?以免不斷拿石頭砸自己腳,被自己的問法陷入窘境,然後心裡又暗罵這小屁孩…。<br>-------------------------------------<br>妳會常常跟孩子說「好不好」嗎?<br>妳會怎麼說呢?有什麼好的說法呢?<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