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杆子行村的日子》

柳梢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朋友家外有家,在山东济南附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朋友邀约,在最华实的季节,一同去了一个叫杆子行村的朋友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杆子行村,属商河县管辖,原来定位贫困村。济南政府扶贫很给力,路修的横平竖直,村庄整齐划一,家家高门大户,外观中规中看。这里田平地阔,规划时村民每户可免金分得宅基地480平,有兄弟2人合盖的,便是960平,院子空阔的像个停车场。想想在福州,小小蜗居,高悬半空,夏暖冬凉啊。不可比,不可比,一比就心堵。</p><p class="ql-block"> 商河地处平原,一片辽远,你就是穷尽眼力,也望不到边际。这让人想起电影《红高粱》的一个场景,沃野上高粱舒展流动充满整个银幕空间,辉煌,憾心。眼前的玉米地也是那样盛大,也有红红的落日。它们是壮美的,铿锵的。在这里,以为能像在江南一样,晴天雨后看个“苍松欲牵白云手,白云却揽青山腰”棉柔的镜像,那就想多了。</p><p class="ql-block"> 四季,最爱秋了。杆子行的秋是可以读得到的,是可触可摸的,村头道边红枣石榴丹红,挂果累累。院子里柿子橙黄,枝坠桠弯。田坂种植的玉米收成了,户户门前晒满玉米,大人劳作,孩儿们打闹嬉戏,金黄色装饰了整个乡村,显现出丰收后一片喜悦祥和之气。&nbsp;</p><p class="ql-block"> 在杆子行村,赶集是必须的。周遭三、五、七公里的村庄,我们脚踏实地了一回又一回,和有些摊主,混得面熟。集上的东西,那个便宜,怎么买都不会有被宰的感觉。大又长的玉米棒10元13根,洋葱4毛一斤,活兔一斤6元,说的是人民币耶,感觉工资猛然涨了一倍,富足了起来。突然间,就爱上了这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杆子行,朝看日出晚看霞,拎着相机追小鸟,这是常态。村里有许多鸟,戴胜鸟是常客,每天清晨都会出来亮相,这个屋顶飞那个屋顶,起起落落,勾引我满村子跟它跑。谁叫我钟情它,只得寻它去。好歹总算打到一张飞版的,把它晒出来瞅瞅,以图为证,否则谁信杆子行有戴胜鸟呢。</p><p class="ql-block"> 在杆子行,村人纯朴,厚实,见面问候一声,聊几句,山东话和中国最难懂的福建普通话搞在一起,主要靠猜。但这有什么关系呢,给一个笑容,瞬间缩短了彼此距离。和他们相处,不必琢磨世事。在这里,只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去感受北方农村,感受在那片土地浸润着汗水的村人,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农耕文化跳动的脉搏。</p><p class="ql-block"> 在杆子行村住了近一月,这一月,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