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欢迎您!

希望与力量

<p>  抗战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高等、中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和犁市大村,坚持烽火中办学,它们均已成为了今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培正中学等高校和中学的根脉与传承所在。</p><p>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众师生坚守教室,坚持教育报国,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烽火课堂画卷。</p><p> 2019年,在广东省政府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韶关市委、市政府先后启动了乐昌市坪石镇和浈江区犁市镇大村两地的研学基地建设工作,深入挖掘抗战时期内迁韶关高等院校的相关史料,考证并修复办学旧址的遗址遗迹,追寻华南教育历史,传承华南教育烽火精神。</p><p>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被写进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追寻粤港澳同根同脉同源的共同历史,推动粤北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创造脱贫空间,助力粤北生态发展区建设的有力抓手。</p> <p>  今天,请允许我做一回向导,跟我一起去探寻抗战时期先师们在坪石办学的足迹吧!首先,我们来到坪石镇坪石老街广同会馆——原中山大学总部(研究院)所在地。</p> <p>  坪石素有“岭南第一镇,广东的北大门”之美称。坪石镇具有较好的区域优势,是广东省与内地的接合部,是广东与内陆经济、文化联系的最好载体地,又属广东、湖南、江西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p><p> 历史上,坪石曾经是三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承接着人流、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p><p> 从区域上看,坪石镇的存在与发展不但可以起到辐射粤北的作用,更可以沟通、促进三省的经济、文化联系和社会发展。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外来经商者日益增多,坪石出现了以乡谊结合的各种行会、商帮活动和组织。最早为经营农副产品的湖南帮,接着是以经营药材为主的江西帮。在坪石的商业人口渗杂中,这些都是纯属商人的集团组织。人们为了维护同乡、同行的友谊和利益,沟通行情,参加商业竞争,纷纷加入行会。清代只设盐院管理盐业,而没有专门管理商业的机构,商业全赖商人团体自己管理。因此,清康熙末年,在坪石已逐步出现了有组织、有章程的各种同乡会馆。这些会馆,在坪石曾为各地商人解决联络住宿和保护商人利益起过一定的作用。</p><p> 在老坪石的繁盛时期,当地建筑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会馆”就有三家:广同会馆、江西会馆、楚南会馆,这些会馆在当地除处理商务,维护侨居当地的本土商家权益外,还参与当地的重大宗教,民俗节庆活动,如广同会馆,每年三月三即举办一个“抢炮头”节庆项目,当一挂长长的鞭炮快爆完时,会有一个大“炮头”炸开,能枪到这个“炮头”飞出的一团吉祥物者,不管是何等身份都可获会馆借出一笔不菲的免息款项去经商。目前现存的只有“广同会馆”一家,其他几家会馆亦不复存在。</p><p> 当您站在广同会馆前,你就会被一副石刻“坤殿鼎新坪石北,帝居高拱穗城东,广同会馆”行书对联所吸引,那石刻行书对联精辟工整的诗意和潇洒俊逸的书法让人惊憾。经考证,这副对联出自道光壬午(1822年),为探花罗文俊先生晚年休假在家中时的作品。到目前为止,未发现罗文俊先生还有晚于此作之后的作品面世。</p> <p>  如今,在原地修复重建的广同会馆即将竣工,很快重现往昔的繁华和气派。</p> <p>  在广同会馆的西北角,有一座于2020年10 月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定友图书馆。</p> <p>  定友图书馆是“华南历史教育研学基地”打造的重要节点。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学家、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和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先生在韶关乐昌坪石度过最艰难的“守家产”的日子。1934年,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为全国大学之冠,拥有21万册中外图书、90万册杂志。1940年10月,图书馆杜定友馆长向学校建议:将各阅览室、图书馆进行调整,决定将第一阅览室设立于坪石,“对公开为民众阅览之用”,第二阅览室设立于管埠为师范学院所在地,第三阅览室设立于清洞为文学院所在地。有关建议得到许崇清代校长批准。1945年8月18日,杜定友先生乘最后一班火车离开坪石前往乐昌,在迁徙中共使用了299个木箱装运书籍。抗战胜利后,他又四处奔波,抢救回来3万多册图书,可谓穷尽心血,但在先生这样的努力下,仍有19.3万册损失。经历这般光景,先生痛惜至极,每每提及,难掩惋惜之情。</p><p> 如今,图书馆里已收藏了来自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及部分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图书。捐赠图书种类丰富、价值多元,涵盖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科学、建筑学、医学等多个学科,还包括多本杂志及年鉴。既推动了全民阅读,让坪石人民与前来研学的师生们在分享阅读中怀念珍贵的抗战教育历史、感谢杜定友先生等人的贡献,又弘扬了抗战期间华南及港澳地区高校师生浓厚的家国情怀及钻研拼搏的精神,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活化内迁高等院校的遗址遗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p> <p>  自2020年10月1日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不少群众或学生来这里看书,以获取精神粮食。</p> <p>  接着,沿107国道向西北方向驱车20分钟来到坪石镇武阳司——原中山大学法学院旧址。</p> <p>  时间回溯到80多年前。抗日战争时期,广州30多所大、中学校在战火中迁徙,于1940年前后辗转到达南岭南麓、粤湘之交的广东省韶关市,分散多处坚持办学。其中,乐昌市坪石镇的武阳司村,曾是中山大学法学院所在地,《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王亚南曾在此开课。村里这座雕像的主人公便是王亚南,他是《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两位翻译者之一。</p> <p> 当年在武阳司村,他任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讲授《资本论》。雕像后面,陈列馆里,一件件文物和照片,讲述着王亚南、李达、梅龚彬等一批“坪石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故事。</p><p> 细细追寻,更不禁感慨,武阳司这个小小的村落,曾经有多少睿智的思想在此碰撞: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来到坪石前,与郭大力合作翻译《资本论》,而后登上大学讲台,中山大学就是第一站。此后王亚南写下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经济原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等著作,都是在这武水河畔完成,现在在武阳司村,还可以看到当年王亚南的办公室。</p> <p> 在坪石镇的4年多,王亚南还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研究,并于1946年整理出版了《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给自己的住所取名“野马轩”——“想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破当时旧秩序的束缚”。</p> <p>  穿过法学院教学旧址蓝氏宗祠就是“炮楼”。</p> <p> 蓝氏宗祠后的田野中还存留着当年法学院校警队的驻所旧址,一座荒草丛中的“炮楼”,如今只剩一面墙体,弹孔却历历在目。</p> <p>  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当年中大学子在此求学的情景分外生动。这段在小山村里传播真理的岁月,直到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天忠带领校史研究分队来到武阳司,才渐渐理清了脉络。随后,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学者们接续不断地寻访发掘。</p><p> 参观完法学院后,原路向坪石镇方向沿107国道驱车返回,大约15分钟就来到坪石镇三星坪村——原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p> <p> 朱氏宗祠是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的办学地点,不远处有时任校长许崇清旧居、时任工学院院长陈宗南旧居等历史建筑, 以及乐昌市不可移动文物、乐昌市文物保护单位西京古道三星坪码头。</p> <p>  三星坪的对岸就是坪石新村。</p> <p>  在三星坪码头对岸的新村古码头上的一处建筑遗址,是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建工系的办学地。目前,该建筑部分已坍塌。</p> <p> 据记载,中大迁至坪石后,办学条件艰苦,各学院建筑多由工学院的虞炳烈教授设计主持。虞教授因地制宜利用杉木板、杉树皮、竹竿等当地建材,以最低成本建造校舍。机械工程系还设有机械工场,专供各系学生实习之用。1945年初,日寇侵袭坪石,时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系主任的卫梓松先生,因病未能及时走避,但他不愿为日伪服务,服安眠药自杀殉国。抗战时期华南教育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感人事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们逐渐逝去,人们渐渐不再记起,但历史不应该被忘却,先生们的民族气节和精神需要我辈铭记传承。</p> <p>  下一站,我们沿107国道在老坪石红绿灯路口右转,沿535国道(原坪乳线)继续往南行驶约2公里处,就是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旧址。它位于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坪乳中路加汽站边的小山包(当地人称其为“天文台山”),西侧与武水相邻。据史料考证,当地遗留的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天文系天文台遗址,是抗战时期中国大学中唯一的天文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p><p>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工作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充分凸显了研学基地的新时代意义。2019年10月,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多位教授在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国立中山大学校舍遗址调研期间,意外发现了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遗址,引起学界的重视。</p><p> 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成为在战火硝烟和颠沛流离中坚守天文学教育研究的阵地。随着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旧址的规划建设正在进行当中。</p> <p>  沿天文台遗址西面山坡下去,来到坪石镇塘口村,这里已规划为“中山大学理学院”办学纪念地,上课的祠堂便是塘口村朱氏宗祠。</p> <p> 尽管时局动荡、办学分散,当年中山大学仍然汇集着一批著名教授专注于教学、治学,天文学方面亦保持着天文观察的连续性,在这里建的天文台,进行日食采像、日食光度及天空亮度等天文学课题研究。据悉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的卢鹤绂。1941年9月,卢鹤绂留美毕业后返国救亡。11月2日到达坪石中山大学本部,在塘口村一个小地主家住下来,理学院院长康辛元感慨地对卢鹤绂夫妇说:“你们从天堂坠入地狱。”在灯芯草点的油灯下,1944年卢鹤绂教授写下了《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应用》一文,第一次向国人介绍并预言了原子能的巨大潜力。在坪石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卢先生家务与著述两不误,艰辛程度可想而知。</p> <p> 从坪石艰苦岁月中,还有一位地理学大师、开平人吴尚时。他早年就读本校英文系,应为戴平万、洪灵菲的师弟,低三年级。后赴法国留学,回校任教,紧守坪石,写下多篇至今对中国地理界影响深远的论文,正是在坪石1941年确立“珠江三角洲”地理学说,提出“广花平原”的地理概念,撰写《广东省之地形》。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1943年在坪石地理系任教。1944年吴尚时先生与曾昭璇先生合著《雷州半岛》,与何大章合著《广东省之气候》,1947年与曾昭璇合著《珠江三角洲》发表,同年9月不幸病逝。曾昭璇先生上世纪80年代有专文纪念吴尚时教授,司徒尚纪教授著有《吴尚时》一书。“丹霞地貌”的命名、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的发现,均与吴先生有关。</p><p> 最后,沿坪乳公路继续往南走约4公里,我们将来到坪石镇管埠村——原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所在地。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与几位朋友来到这里参观研学,在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历史陈列馆前,刚好遇见年逾古稀的何昆亮先生(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成员),他正在饱含深情地为远道而来的贵宾讲解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院校可歌可泣的办学历史,讲述发现旧址、寻访乡民的田野调查经历,他如数家珍使游客们深受感动和教育。</p> <p>  1940年8月至1945年1月,师范学院在管埠村办学约五年,令这座小村庄汇聚了一批又一批大师:马思聪、王慕理夫妇,穆木天、彭慧夫妇,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许幸之,洪深,黄友棣……他们从音乐、绘画、文学、木刻、戏剧等方面开展艺术创作,构筑了中国抗战的艺术与学术高地。</p><p> 艰苦求学之余,师生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经常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剧团在坪石成立,这一剧团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中大抗日宣传的响亮号手,许多著名的大型话剧都曾于坪石校本部演出,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阿Q正传》、《雷雨》、《日出》、《妙峰山》等。1942年11月,师范学院又成立了合唱团,该团对中大抗日宣传功不可没,他们演出的《粤北大捷》、《黄河大合唱》、《抗日战歌》等受到一致好评。另外还有不少深受欢迎、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黄友棣的《杜鹃花》、《月光曲》、《良口烽烟曲》,马思聪的《思乡曲》等等。 </p><p> 在这里,抗战名曲《杜鹃花》词作者芜军在坪石生活学习的鲜为人知故事、马思聪在粤北壮阔河山之中灵感如泉涌成功作完两大传世经典、两位“坪石先生”松林对谈铸就文艺名篇……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坪石先生”佳话静静浮出水面,无言地阐述了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为何人们能够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原因;也道明了是什么样的力量,凝聚起了中华儿女们共御外敌的家国信念。</p> <p>  在壮丽丹山武水河畔,马思聪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交响音乐作品。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作的这两部大型交响音乐作品,其精神价值、艺术成就,堪称当时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顶峰之作。他所创作的不仅是两首传世名作,无疑也是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p> <p>后记:</p><p> 时光走远,遥远的记忆里,琅琅读书声至今回响,在坪石这块不平凡的土地上,欢迎大家来找寻先师们在艰苦年代里治学育人的光辉岁月。</p><p> 时间流淌,岁月更迭,今日的坪石,依旧存留着老屋老树老建筑。在那些苍远的记忆中,古树似乎还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些幽深的小巷,石头铺成的路面,记载着过去的激荡,长巷里中山大学师生们不易的生活、坚定的信念,依旧长久闪现。抗战时期,华南众多院校纷纷内迁至韶关坪石,金鸡岭下的烽火时代,校园因此承载着众多师生在艰苦岁月中的求学之路、救国之路。</p><p> 如今粤古驿道经过活化发掘,修复一系列遗迹遗址,正在复原着历史的记忆,目前这里已定位为华南历史教育研学基地,以教育之名重新展示。坪石的山山水水记载着曾经的沧桑和辉煌,一草一木吐露着难忘岁月的芬芳。</p><p> 行走坪石,不单可以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能够感受到厚重的历史。坪石校史,短短四载,光照千秋。相信随着坪石校史保护利用工作的不断开展,坪石校史的历史文化遗产会焕发光彩,被更多人熟知。</p><p> 探寻历史的足迹——粤北(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欢迎您!</p><p> 2020.10.31</p> <p>摄影:希望与力量</p><p>编辑:希望与力量</p><p>鸣谢:历史资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