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话“三新”,专业赋能促提升!——2020年慈利县新课标新教学新高考培训

赵敏

<p>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为专业服务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积极推动教研工作实现转型发展,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慈利县举办2020年“新课标、 新教学、新高考”培训班。</p> <p><b>  2020年10月31日,由慈利县教育局主办、新课改教师研修平台承办的“新课标、新教学、新高考”的专题培训在金慈实小举行。 </b></p><p><b> 本次培训班共有学员294人,培训目的旨在对新课标新教学新高考要有全面地了解、更深层次的学习! </b></p><p><b> 高中统一进行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 </b></p><p><b> 慈利县教育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课改号召,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把握新课标,努力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勇踏教育新征程……</b></p> 开班仪式 <p><b>   高度重视 全员参与 </b></p><p><b> 聚焦三新 合力应对</b></p> <p><b> 本次培训,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中国教科院课程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方案核心专家,中国教科院课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王鑫教授。此外,还有从北京、南京、长沙等地请来了18位一线名师。</b></p> <p><b>慈利县教研室主任郭春云主持会议。</b></p> <p><b>慈利县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 </b></p><p><b> 李海平发言</b></p> <p><b> 李局的两点要求: </b></p><p><b> 一、提高认识。</b></p><p> 从2018年秋季起,我省已经进入新高考模式,明年高考就是对我们备战新高考的终极检验。新高考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毫无经验可言。今年秋季开始,我们的教材也再次改版,如何深入理解新课标、新教材?怎么样去把握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怎么样提升新高考背景下学科教学改革能力?新高考考试命题变化趋势有哪些?这都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本次培训班的一个缘起。相信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我们能充分认识高考改革,认识新一轮课程标准以及它带来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包括育人模式等等一系列变化,对在座老师来说都是开拓眼界和思维的一个机会,希望各位能老师充分认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 </p><p><b> 二、严肃纪律。</b></p><p> 传统高考中,我们在在座的学员大多数都教过多届毕业班,称得上是行家里手,但在新高考面前,我们都是一样的角色,都是新人。建议在座的每一位把自己倒空了,从零学起,从新学起,从头学起,虚心向授课专家请教。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培训纪律,扎实学到真东西,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教研室要配合承办单位做好培训班的管理和后续服务工作,让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达到举办培训班的目的。</p> <p> 一、新课改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p><p>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上应尊重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整节课,以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加以鼓励。为此,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p><p> 二、重视每一位学生的见解是《新课标》 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使所有的素材来源于身边、所有例子贴近生活,不仅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形象记忆,对有关历史知识、人文知识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p><p> 三、新课改提倡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兴趣。</p><p> 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使平淡无其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能够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p><p> 四、新课改提倡情境课堂,进行情境教学。</p><p> 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进行课堂模拟教学,让学生根据角色要求,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创造热情。</p> <h3>  教育正面临一场升级换代的改革。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确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化课程改革等等,都在重塑教育的内涵。深化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慈利县教育工委开始思考并且行动:此刻的你,也许更需要被赋能、被激活、被改变……来吧!这里有同道中人与您倾谈互勉,这里有有识之士为您指引、与您切磋,共同寻找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力量!</h3> <p>  每一面美一面。</p> 专家赋能  集中学习 <p><b> 深入理解素养; </b></p><p><b> 准确把握三新</b></p> <p><b>  王鑫 </b></p><p><b> 中国教科院课程研究所副所长,教育学博士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方案核心专家</b></p> <h3> 课程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授课理念的更新,考试模式的改革,到高考试题的变化,全面解读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br></h3> <h3>基于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与诊断。</h3> <p><b> 新教材分为——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与选修课 </b></p><p><b> 必修课程是所有高中学生都需修习的课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共同基础。全修全考 </b></p><p><b>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有升学要求的高中学生必需选修的课程,也供有个性发需求的学生选修。选修选考 </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选修课程分两类,一类是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供特色学校和基础扎实的学生用,一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任意选修的课程。修而不考/修而备考</span></p> 学科交流  分块学习 <p><b> 聚焦学科教学, </b></p><p><b> 内容厚实透彻。</b></p> <p><b>教育是火的事业,更是一条漫长的修炼之路!</b></p> <p><b>  教学必须指向核心素养,新高考方案指导我们必须从“为了知识的教学”转向“基于知识的教学”,各专家从重视问题教学(深度学习) 到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为高中各教学的实施做出了指导和建议。 </b></p><p><b> 新课标带来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带来新平台和新要求,新高考带来新的综合评价体系!</b></p> <p><b>  新思考永远在路上,高中教育教学的创新时不我待! </b></p><p><b> 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拷问!</b></p> <p><b>学科专家引领大单元教学设计。</b></p><p>(1).如何构建大单元教学设计。</p><p>(2).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各学习活动设计、评价及教学建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教育是充满着生命的张力: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让我们的校园散发学术的气息;</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让我们的管理浸润智慧的创造!</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让我们的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让我们的学生洋溢成长的幸福! </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教育创新的潮水涌动就是不停歇的行动迭代与思考叠加,愿我们以新姿态新理念新作为迎接“三新”的挑战吧…… </b></p><p><br></p> <p>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p><p>1.结合实际,如何做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为各学科教师传授经验。</p><p>2.学科教学与案例分析。</p><p>3.学科指导与分组交流。</p> <p><b> 聚焦新课标, </b></p><p><b> 对标新高考, </b></p><p><b> 研究新教材, </b></p><p><b> 开启新征程!</b></p> <p>审核: 郭春云</p><p>文字: 赵 敏</p><p>图片:方泽华 段少波 伍元锦 </p><p> 李忠诚 谭 凯</p>

教学

新课标

学生

高考

课程

慈利县

素养

新教材

学习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