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遗物---带弹孔的文件箱

南京老吴

<p>应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邀请,10月30日我们这些曾捐赠革命文物的后代,去渡江战役纪念馆拜谒和纪念为人民解放而出生入死,流血牺牲的革命前辈们!</p> <p>这只铁皮文件箱是我父亲吴文毅在渡江战役中使用过的,两个弹孔是渡江时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穿留下的。渡江战役中我父亲当时就坐在文件箱上,若子弹打高一点,人就“光荣”了。</p> <p>9月21日渡江战役纪念馆到南京,我把老父亲珍藏了七十一年铁皮文件箱捐赠给纪念馆。</p> <p>其实纪念馆在2016年就来南京找到我父亲,当时我父亲还舍不得捐赠。但后来交待我,在他百年后一定要把铁皮文件箱捐给渡江战役纪念馆。因此,这次的捐赠,也是完成了老父亲的遗愿!</p> <p>纪念馆葛刚馆长说,这是目前纪念馆征集到的唯一在渡江战役中被子弹打穿的文件箱,很有教育意义。</p> <p>纪念馆葛刚馆长向我颁发捐赠革命文物《荣誉证书》。</p> <p>我父亲吴文毅是江苏无锡人,生于1921年2月16日,逝于2020年1月11日,享年100岁。1941年2月从上海到苏北参加新四军,这张照片摄于1946年苏北海安,当时任苏北军区军工科科长。</p> <p>下面是我父亲参加渡江战役的经历,这是我根据老人写的回忆录,在段落和个别文字上稍作了些整理。</p><p><br></p><p> 1949年4月21日晚,我们接到命令,在现在靖江市附近的长江边登上了渡江作战的木帆船。此前,我已接到上级通知,渡江后调至无锡市军管会工作。眼见马上就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心中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心想,今天是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是我个人的光荣,我要勇敢地投入战斗,同战友们一道去夺取渡江战斗的胜利!</p><p> 登上这艘船的基本都是调到无锡市军管会的同志,其中就有解放后担任南京市委领导的刘忠同志,一共约二十多人。我登船后,就坐在自己的铁皮文件箱上,只想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中,可以看得远一些,清楚一些,把个人的安危完全置于脑后。</p><p> 半夜时分,三发信号弹升上天空,渡江战役开始了。不计其数的木帆船和划桨木船像离弦的箭,雄赳赳气昂昂地乘风破浪,蜂拥快速像长江南岸前进。此时,我军在江北沿岸的大炮开火了,雨点似的炮弹从渡江部队的头上飞向江南敌营阵地。江南的蒋军也向我们渡江的船只打炮、打枪,火力十分密集,子弹在船的四周乱飞,发出嗖嗖的响声。炮弹落在江面上,激起巨大的水柱。我往远处看,发现我军的两艘木船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帆布和碎木片在江水中漂浮,船上的战士落入江中,挣扎一会儿就沉入水中不见了踪影。我非常痛心,但只能向牺牲的战友默默地行军礼致哀!</p><p> 这时发现我的通信员不见了,他是个新兵,没有参加过战斗,吓得要死,他把身子钻进船头里,两只脚还露在船舱中。我发现通信员不见了,我就起身去找,跑进船舱时,踩到他的小腿,立即把他拉了出来。然后,我回到铁皮箱上坐了下来。刚坐下来仅十几秒钟,感觉铁皮箱猛然嘘嘘的震动几下,我开始以为是我的屁股中弹了,用手前后摸了一遍,没有见到血迹。再去摸铁皮箱,才摸到二个弹孔,子弹打进去的弹孔小一些,打出来的弹孔大了许多,估计是重机枪的子弹打的。这次真是巧合,又一次没有光荣(牺牲)。假如子弹打高一点,或者我没有坐在铁皮箱上,而是直接坐在船板上,那颗子弹就会打中我身体,这么大的子弹,肯定活不了要去见马克思了。</p><p> 在渡江战役中,这只铁皮箱救了我的命,我后来几经调动和搬家,我都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珍藏在家里,终身留作纪念。</p><p> 当我们的帆船过了长江大约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人惊叫着,你们快看!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在东面的远处,看见一幢漂亮的大洋房,有四、五层楼房高,不知是火光还是灯光,在漆黑的夜晚十分显眼。我感觉很奇怪,长江中怎么会有这样的洋房,这种情形还是原来在上海才看见过。这时来不及去多管它,四周枪声、炮声仍在剧烈的响着,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过了一会儿,隐约中看到岸边了,当船离南岸还有几百米时,枪声炮声都停了下来,估计是我们的部队已经成功突破敌人的阵地,南岸的守敌已经逃命去了。我们登上长江的南岸后,就到了江阴县城。短暂休息后,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出城上了去无锡的公路。此时已是1949年4月22日早晨五点钟。当天上午11点钟,我们就赶到无锡市军管会报到了。</p><p> 后来谈起长江中见到“洋房”一事,知情人告诉我们,那是一艘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无视我军要求外国舰船限期撤离长江下游的通告,本来想阻止我军三野渡江作战,结果被我解放军的火炮重创,直到7月31号趁夜色才灰溜溜的逃到长江口外的大海上去了。</p><p> 我们参加渡江战役的同志,后来都获得军委颁发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p> <p>老父亲跟我说,在战争年代,像渡江战役这样差点牺牲的经历,共有二十多次。曾被和平军(日伪军)几十条枪包围在河荡中的小船上,没被乱抢打死,冲出来后发现背包上被打了十六个窟窿。在军工生产中,二次火药爆炸燃烧,身体大面积烧伤,皮肤就像烤山芋一样。二次试射火炮时,炮弹在炮管中爆炸,发生炸膛事故。还有数次敌人清乡扫荡时被包围,乘坐的汽车遭到敌机轰炸扫射等等。那时危险和牺牲无时不在,但他们把牺牲称之为“光荣”,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一意干革命。</p><p> 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但身边太多太多的战友牺牲掉了,先烈们用献血和生命才拼出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才有人民幸福安宁的今天。</p> <p>渡江战役英烈墙,密密麻麻的名字一眼望不到头。</p> <p>我父亲弟兄三人,两个弟弟后来都到苏北找到我父亲参加了新四军。大弟弟1929年出生,1941年4月(12周岁)就参加新四军,开始在战地文工团。解放战争开始后,在华东野战军六纵队18旅52团一营二连当卫生员。1946年11月在涟水保卫战中英勇牺牲,年仅17岁。上图是总政治部办法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明书》。</p> <p>渡江战役纪念馆葛刚馆长和征集部王部长说,这个带弹孔的铁皮文件箱,馆里正在对其进行维修和保养,讲解词也整理编辑好了,争取在近期就能展出。同时要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好地发挥革命文物教育后人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