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罗布泊,这个名字除了与核试有关,是那么的神秘;再就是近年总有一些彭加木、余纯顺之类的名字传过来,显得那么恐怖,这个地方就和“死亡之海”牢牢地挂上了钩…<br> </h3> <h3>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蒙语为多水汇集之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今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汉时曾为10000平方公里),鄯善至楼兰乃丝绸之路咽喉。之后“因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官方的解释如此之精炼与苍白。自1962年以后,这个两三千平方公里的湖面就消失了。到底是“气候变迁”还是“人类水利工程”说也说不清楚了。是人类祸豁了大自然,还是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了人类?人类又继续我行我素…自1964年10月16日起进行了45次核试,使这片地貌寸草不生。塔里木河的改道和上游一百多座水库的建立使盛极一时的丝绸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渺的罗布泊也成了干涸的盐泽。</h3> <h3>地球之耳</h3> <h3> 我们是做了大量功课的。因为是军事禁区,进非所易,中国人办事首先就是关系。“十一”前夕,偶遇朋友提起认识“两弹元勋”秘书,此圆梦之行就算拍板了。<br> 说是蓄谋已久,实际也是说走就走…</h3> <h3>小试牛刀 大海道</h3> <h3> “大海道”是距鄯善东南300公里,罗布泊东北100公里的一片雅丹地貌,亦属无人区,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山石陡峭,奇峰险峻,荒漠无人,生命罕至,也曾是国内一些“勇者”的探险之地。<br> 我们三个人雇了当地一台深度改装后的四驱车丰田霸道。先到了此地,玩了两天住了一宿,饱览了奇异风光,方知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h3> <h3>风吹站立不起。</h3> <h3>极目舒西</h3> <h3>波澜壮阔</h3> <h3>两天见到一片沼泽。</h3> <h3>新疆司机金鑫把车开到了极致。</h3> <h3>一线苍穹</h3> <h3>鬼斧神工</h3> <h3>壁立千仞</h3> <h3>我来了!</h3> <h3>野夫登顶</h3> <h3>大海道</h3> <h3>当代人</h3> <h3>火星人</h3> <h3>大漠孤烟直</h3> <h3>苇泽落照</h3> <h3>谧静霞沛</h3> <h3>心向朝阳</h3> <h3>晨霞尽染</h3> <h3>晨曦初上</h3> <h3>严酷恢宏</h3> <h3>意外发现</h3> <h3>道法自然</h3> <h3>古人遗迹</h3> <h3>古人不见今时岳,<br>今岳曾经居古人。</h3> <h3> 直驱南下六百里,就进入了罗布泊的核心了。这个挥之不去的名字,今天终于体验来了!<br> 只可惜仅存的几张“问题”照片都被兵站的执勤士兵删了。只有那残酷、荒凉、雄浑、毫无生机的印象定格在心中。一路没有手机讯号,没有加油站,连一只昆虫和老鼠都没见到。我们初次涉险此地,难免忐忑不安。入泊之前,还有一段铺装路面,进罗中之后继续南行,先是一百多公里盐碱坑洼路面,后就成了150公里的浮石砾路,车轮打滑,车速难超10迈,苦于蜀道!<br> 士兵的郑重警告,再也不敢拍照了,反正拍也没劲,清一色荒蛮戈壁。只剩下士兵手下留情的几张照片,以飨诸亲。</h3> <h3>尚有路牌</h3> <h3>一望无垠</h3> <h3>事先有备</h3> <h3>夙愿成真</h3> <h3>身后有人</h3> <h3>大众“探戈”,探访戈壁。</h3> <h3>没有任何生命迹象。</h3> <h3>保护区中保护谁?</h3> <h3>苍苍茫茫</h3> <h3>有牌为证</h3> <h3>劲风飞舞</h3> <h3>面迎狂飙</h3> <h3>自豪满怀</h3> <h3> 自罗中南行二百多公里挣扎了八个小时。当我们遇到一辆反向行驶的救援车打听道时,答复是还有一公里上油路!哇,好振奋啊。三个人,年龄之和二百岁,共同欢呼。罗布泊是出来了,先画上了一个小句号吧。</h3> <h3>武生起霸</h3> <h3>历史瞬间</h3> <h3>兄弟同行</h3> <h3>心满意足</h3> <h3> 翻开日历: 我们过罗布泊的当天,正是56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的前一天(1964.10.16)</h3> <h3>晚抵若羌县城,参观了楼兰博物馆。翌日出发,这是此行转折点,开始了返程。入青海、奔茫崖。</h3> <h3>车技无二</h3> <h3>别有精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