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浩瀚长空,云托兰天,大片的云彩携手相牵,几朵云遇冷空气变成了滋润大地的小雨滴,把自己撒向了人间。实验老三届的知青中就有这样的三朵“云”,当年他们没有随大部队回城,而是把自己的一生与辽北的农村紧紧相连。</p> <p>这个稚气满滿的大男孩就是夏东云,1965年他14岁,就读于实验老三届初一一班。1968年9月19日他离开辽宁省实验中学,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到了昌图县。这个男孩子刚正、要强、不服输,特别能干。下乡刚刚一年他就接任了大洼公社广元二队的生产队长,他认准了要改变农村落后贫穷面貌,就要科学种田。他带领知青和社员,1970年首推玉米间混套种就获得大丰收,粮食增产175,000斤,队里工分分值大幅提高,他也被评为大洼公社劳动模范。</p><p><b style="font-size: 15px;">下图为1971年的夏东云</b></p> <p>1971年夏东云兼任广元大队的团总支书记、民兵连长,在科技种田方面他一马当先。他带领社员在生产队试培育玉米杂交种,又获得成功,不论是公社还是生产队,对这个小伙子都刮目相看。1971年秋,他被调到广元三队担任生产队长,因为那个队社员穷,领导班子乱。他真的不负众望,一下子找到脱贫的突破点。1972年在市种子公司的支持下,广元三队开始大面积制种,市农业局专门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推广这里的经验。铁岭日报为此曾发表文章:“谁说辽北不能制种”?这一创举结束了辽北依赖海南制种的历史,开创了昌图制种的新纪元。</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2年,夏东云主持修建洪山水库下面的群英渠</b></p> <p>要想脱贫,光靠制种还有点慢。1973年,他率领社员扩种了经济作物,办起了豆腐坊、油坊、粉坊等。还利用副产品,组织困难户编炕席、扎笤帚,增加社员收入,队里的困难户基本脱离了困难。夏东云也被评为昌图县、铁岭市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74年3月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夏东云和孙松阳、张晓峰的合影,中间为夏东云</b></p> <p>1974年4月,县委抽调夏东云参加第三期青年干部培训班,他率领一组人在亮中杨木、金家镇搞调研。1974年8月任大洼公社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协助主管书记孟庆禹主管农业。他主持曹家水库和下游千亩水浇地的建设,身先士卒,率先垂范。</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3年,夏东云和广元几个生产队长合影,右1是夏东云</b></p> <p>1974年,知青的招工、招生工作已大面积开展,夏东云的同窗、同学们也陆续地离开了他的身边。此时他有大把的机会离开农村返回城市,然而这个性格刚毅、倔强的小伙子却服从县委的调动,去金家公社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兼万宝大队党总支书记这个民办的官。万宝大队是市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虽然县委书记曾率县委工作队在这里亲自蹲点,但粮食产量连续几年始终徘徊在“黄河”边。</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4年,夏东云和几个知青队长及刘家大队王书记合影,右1为夏东云</b></p> <p>经过调查研究,夏东云认为解决领导班子软弱,打破等、靠、要的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改变这里面貌的关键! 他首先调整了大队和生产队班子,打破队界,选贤任能,使得两级班子焕然一新。他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大面积玉米制种,扩种经济作物。又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他顶住压力,真抓实干,几次遭到大字报的批判。说什么“关卡压罚不是好办法”,“打鱼摸虾、耽误庄稼”,“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只知粮棉油,不知敌我友”…等等,等等。夏东云对这些充耳不闻,一心一意坚持抓好农业生产。</p><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和大洼农科站长张庭海等合影,中间为夏东云</b></p> <p>在抓好万宝大队工作的同时,他还兼顾公社面上的工作,使金家公社工农业生产齐头并进,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解决行路难,夏东云争取资金,千方百计筹集物资,修建了金家大桥和街内两个涵洞。节约下的资金,翻修了政府办公室,新盖了公社俱乐部。积极参与评估规划“众志渠”工程,建成了万宝山水库,修建了全县第一条沙石路。经过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金家公社成为铁岭市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连金家中学也成为了全省教育战线的旗帜一面。</p><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和万宝大队团书记战金在铁岭市开会合影</b></p> <p>1975年底,铁岭市委推荐夏东云为“共青团十大代表”,1976年4月,被县委推荐参加了省青年干部培训班。几经培训,他扎根农村的意志更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万宝大队当年粮食产量跨“长江”,群众收入提高明显。群众的拥护,上级领导的认可,1976年10月中共昌图县委召开党代会,夏东云当选为县委委员。</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4年,在省青年干部培训班夏东云和铁岭部分同学合影,右1是夏东云</b></p> <p>因工作成绩突出,夏东云又被调任太平公社任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那时正处于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的节点。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理清思路,统一思想,在抓好运动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各级班子存在的问题,把政权建设放在首位,机关干部全员出动,分别进驻“困难队”,分工合作,以点带面。限期“改后”,他亲自下乡,到永兴大队蹲点。</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3年几个知青队长和县委副书记王庆忠合影,右2是夏东云</b></p> <p>面对重重压力,夏东云痴心不改,他在太平公社尽职尽责,工作照干。按部就班地带领社员调整产业结构,引入玉米、高粱大面积制种,鼓励农民扩种经济作物,鼓励外出搞副业,增加农民收入並减轻社员的负担。他动员全县力量将万亩梯田修建成万亩松树林,发动群众兴修水利,修建六家子“天池”、太平水库,固坝清淤,六家子、长胜改洼治涝。充分利用厂社挂钩优势,给加工厂引进先进设备,外加工丝锥等标准件,扩大产值,增加收入。1977年,省政府授予夏东云为“辽宁省优秀知识青年”。</p> <p>1978年春天,县委有关部门征求夏东云的意见,告诉他可以参加招工、招生,也可以调干。夏东云却坚定地回答:我从小生活在山东农村,和母亲一起经历过单干、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变迁。对农业落后、农民生活的困难感同身受,在昌图农村十年的磨练,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黑土地,我的心已经和这里的干部、群众紧紧相连。虽然自己年岁不大,但我熟悉农村工作,我不能放弃自己扎根农村60年的誓言!随即夏东云向县委提出,“沈阳不回、县直不呆,重返农村继续奋战。</p><p><b style="font-size: 15px;">1994年,夏东云和部分县直领导外出考察合影,左3为夏东云</b></p> <p>1978年2月,县委决定对230多名年轻干部免去职务,重新分配,夏东云也不能幸免。1978年4月经县委副书记吴志民和其爱人知青办副主任刘凤英一再动员,夏东云同意到四面城公社任农业助理,正式结束了他长达10年的知青生涯,由工分加补贴的民办干部转为以工代干。</p><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和县委付书记艾云刚的合影</b></p> <p>从党委书记变为农业助理,这个落差一般人都很难承受,但夏东云对此並不在乎,他说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什么工作都是新的起点。到四面城后,他谢绝了党委书记丁荣希望配合他抓全面工作的邀请,依然要求下乡包队,要去全乡最困难、最乱的支援大队蹲点。</p><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和广元的知青同学们合影,二排右2为夏东云</b></p> <p>蹲点的当年,他初心不变,沉下心来认真的干。到了年末,这个困难队的粮食增产了153000斤,亩产量也翻了一番,一步跨越“黄河”,这个后进队居然走到了全乡的前边。1980年,人民公社改为乡政府,四面城作为试点,开始搞民主选举,全乡50名人民代表30多人联名推荐夏东云为乡长候选人,这让乡党委书记犯了难。经请示县委组织部后,组织部长杨吉星表态:“要做夏东云的工作,让他自己退出不要参选。夏东云服从了组织上的决定,因为他努力工作並不是为了当官!</p><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和县人大付主任黄伟恒合影</b></p> <p>乡政府成立综合办公室,夏东云被任命为主任,协助乡长统管农业办、工业办和多种经营办。在四面城工作的这个期间,夏东云照样的真抓实干,他引进制种产业,让四面城成为县种子公司基地,成立了种子站,建成了物资站,统一全乡磷化肥供销,成立了饲料站,孵化场,促进全乡养殖业全面发展。</p> <p>为了让四面城二砖厂尽快投产,他把一天当数天干。这个砖厂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见效益,大家都说夏东云这个小伙子真不简单。他同时主持修建了魏河口大桥、姜家涵洞。配合派出所狠刹赌博风、打击黑恶势力,整治治安。四面七组凶杀案,他挺身而出,持枪赶赴现场,解救受害群众,抓捕凶犯。他积极示范推广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有力地推动了四面城乡的农业生产,他所蹲点的大队,年年工作都有新突破,深受群众好评,农业助理一职他一干就是八年,並且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者和干部模范。</p> <p>1986年6月,县委派夏东云到亏损70多万、几近破产的昌图县牤牛种马场任党委书记、场长,夏东云这个年轻人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他大刀阔斧,精兵简政,整顿机关。落实各项责任制,引进新资源。建酒厂、物资批发部、屠宰场等企业,繁种基地也要开建。翻盖学校,优化配备教育资源。修建厂区道路,解决了老工人退休无经费的老大难。购置了汽车和拖拉机等生活、生产工具,还清了银行全部欠款。当夏东云离职时,场部有存款80多万,场种子公司余款30多万。农业丰收,副业兴旺,农工安居乐业,牤牛种马场成为农垦系统和昌图县农业先进单位,夏东云也成为辽宁省农垦系统先进工作者和昌图县的劳动模范。</p><p><b style="font-size: 15px;">1988年,夏东云与牤牛马场付场长张政合影,左为夏东云</b></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和牤牛乡党委书记张仲合影</b></p> <p>1990年9月,夏东云接任昌图县四合镇党委书记,一上任便整顿机关、精兵简政,清退闲散人员,订立规章制度,刹住租车、吃喝等歪风,创造条件让事业单位创收,开源节流,在两年少提缴200多万经费的情况下,还清了机关债务80多万。他利用调整土地之机,巧用政策、严格管控,将各村高息抬款384万元清本结息、按一分五计息,一次性用机动款结清。机动地不足,用年限找,彻底解决了各村的经济负担。兴修水利,建成五家子水库和横沟子提水站,开发水田3000亩,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食用葫芦2000亩,辣根2000亩,建成了脱水菜厂。他顶住压力,在全县首推撤销一村一校,中学集中乡办,小学各村联办,扩大生源,精简教师,严格考核,择优录用。试点成功后,教育局在全县推广,促进了昌图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p><p><b style="font-size: 15px;">1991年,夏东云组织四合镇部分基层干部到大连进出口公司参观时的合影,前左3为夏东云</b></p> <p>夏东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1992年初,县委领导集体找夏冬云谈话,让他到昌图烟叶复烤厂任党委书记、厂长。那个企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账面亏损320万元,企业管理混乱。怎么办?怎么干?夏东云又一次把重任担上肩。</p> <p>经过努力,当年落实烤烟种植面积七万亩,生产烤烟153,000担,一年扭亏,1992年烤厂开始正式生产。1993年初,由德国大陆公司和美国飞利浦公司联合组成的考察团到昌图考察,客商对烤厂企业管理、设备管理和产品质量十分满意,当场表态与烤厂长期合作,从此昌图烟叶成为万宝路牌香烟的原料之一,昌图的烟叶走出了国门,辽北昌图第一次站在了国际市场的前端。</p><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在检查烟叶质量</b></p> <p>1994年年初,昌图爆发粮食大案,有人在辽报发表文章,号称“昌图三大害——烤烟、大棚、水浇麦”,並扬言“刀按在脖子上也不要种烟”。此时县农村工作会议马上要召开,而新来的县委书记举棋不定,昌图烤烟该怎么办?</p><p>清晨五点,夏东云就敲响了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王淳风的家门,自报家门,汇报昌图县烟叶的生产。他说,“我今天不是以昌图烟叶复烤厂厂长身份向您汇报工作,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和老知青的名义向您汇报,我们已经交完了学费,烤厂也初具规模,省公司还计划引入一条先进的打叶复烤线。经济效益与日俱增,让老百姓的血汗钱打水漂这样的事我们不能干!</p> <p>夏东云的话让王书记当时非常感动,他说,一个在农村第一线摸爬滚打十几年的知识青年,一个年轻干部居然把农民的利益看得大如天!县委书记在三级干部会议上转述了夏冬云所谈,明确表态烟叶事业无论如何不能丢,必保三万亩,雷打不变。鉴于烟叶与粮食收购比价不尽合理,省公司和县政府同时调整政策,拿出1200万元补贴烟农,从而激发了烟农生产的积极性,让烤烟工作继续迈步向前。</p><p><b style="font-size: 15px;">夏东云在烤厂指导工作,前左1为夏东云</b></p> <p>企业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待遇摆在了夏东云的面前。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1994年烤厂在全县率先为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办理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998年又为职工增办了医疗保险、平安康乐保险和九九鸿福保险。2000年又投巨资为职工建成了功能齐全、高质量的防震家属楼,无论男女,包括单身职工,均可分到一处80平米左右的楼房,吃水、用电、取暖费均由公司统一解决,这种作法在铁岭地区也是新鲜事一件。</p> <p>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领导班子是关键,1994年和1995年省公司奖励班子奖金14万元,厂领导没有私分,全部分给了职工。1996年以后,厂领导实行年薪制,夏东云每年都拿出一部分工资奖励一线职工。烤厂在前进,一年一大步,成为铁岭市纳税第四、昌图县纳税第一的利税大户,所缴税金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3以上,夏东云也被评为辽宁省烟草系统精神文明标兵,连年被评为昌图县劳动模范。他当选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铁岭市人大代表,并当选为铁岭市域外投资企业协会会长,1997年被铁岭市人民政府评为铁岭市优秀企业经营者和铁岭市特等劳动模范。</p> <p>长期的日夜操劳让夏东云的身体严重透支,1997年3月在沈阳医大检查发现他肝癌病变。迅速转到北京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当时生产正忙,术后一个月他就重返工作岗位第一线。他说:这个世界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要以焦裕禄为榜样,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余下的时间每时每刻都要奋战在生产第一线。</p> <p>在夏东云生病后的1998年、1999年、2000年,夏东云连续被评为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烟叶、烟草合并后,夏东云到市烟草公司负责烟叶生产,每天照旧奔波在生产第一线。 2005年体检,夏东云的右肝叶又发现肝癌,又一次手术,直到2011年正式退休,他一直競競业业,对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他从没有过丝毫怠慢。</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夏东云,那朵刚正不阿的“云”,几十年的农村生活,几经辗转。在不同的战线,有过坎坷、有过委屈、有过沮丧、有过心酸。几上几下,但夏东云还是初心不变,他对农业、农村已经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二线之后,他仍然留在农村,适逢县里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夏东云毫不犹豫的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几块林地,建成林场,生产绿化树树苗,为的是把昌图生态环境改变。为了发展畜牧业,他在林场范围内养羊、养牛、养鸡鸭鹅、也养母猪和商品猪,为广大群众做示范。他说此生为农,终生不悔,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当初的誓言: 扎根农村60年!</p> <p>唐岫云的老家在山东省的黄河边,因洪水泛滥,她失去了三个哥哥,全家避难到了本溪县。妈妈因失去孩子精神受到打击,经常是无心做事,以泪洗面。她从7岁开始就一边上学,一边要帮助妈妈洗衣做饭。也许是家庭的负担太重,她小小的年纪就染上了疾病,但她学习成绩很好,1964年照样考上了辽宁省实验。1968年上山下乡她本可以留城或下到郊区,但她舍不得班里的同学,也为了早日脱离家庭的沉重羈绊。于是她隐瞒了身患两种疾病並且只能再活两年的事实,随着实验老三届初二四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昌图县。</p><p><b style="font-size: 15px;">唐岫云刚下乡时的照片</b></p> <p>可到了农村,她就傻了眼,繁重的农活她不能干,只要一干重活,她的病就要犯。可插队到农村,做新农民就要和当地社员一样靠挣工分把口粮赚。她的口粮钱难道让同学们替她承担?她难心,她百思不得其解,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办?她们房东的儿子王忠己经30岁,人很老实,对她又非常有好感。于是她咬着牙不听同学们劝,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同学,把自己嫁给了这个当地社员。</p> <p>这身份的转变一下子就过去了几年,也许是农村的空气好,她的身体一天天在好转。后来同学们一个个都回了城,她一个人留在了乡间。有人替她惋惜,有人替她遗憾,可是她没有后悔,她要冲破命运的束缚,拿出老实验学生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不能回城不要紧,就是在农村她也能好好干。</p><p><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唐岫云一家四口唯一的照片,两个女儿站在后边,右是唐岫云的丈夫王忠</b></p> <p>东嘎公社高家五队有718亩地,81口人。这么多年,无论谁当队长,无论大家怎样努力干,队里的三角债一直在循环,从来没有人能在生产队里领到过现钱! 生产队只有一口井,大家分水吃,劳力多的人家能多分点口粮,劳力少的每口人一年只能分到300斤毛粮,到开春农忙时家里粮囤就见了底,大部分社员家的生活苦不堪言。这种生活难道要一直延续下去?大队干部推荐唐岫云当五队的队长,因为他们相信实验中学来的知识青年都非常能干。</p> <p>1973年底,唐岫云当上了生产队的队长,成为了全小队的当家人。她该怎样干,才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还有全体社员对她的期盼! 她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大家愿意到队里干活,再想尽办法要让大家吃饱饭。唐岫云那时手无分文,干农活也没有什么经验。她到处借阅农业杂志和报纸,抓住一切机会向人请教怎么种地,种什么,怎样管理生产队才能把现状改变。</p> <p>唐岫云要听听大家的想法,开班子会听听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她抛砖引玉,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了一遍。班子成员们都是种地的行家里手,墨守成规很自然。唐岫云提出的看法,他们根本看不上眼,觉得你只是个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任凭你把事情讲得天花乱坠,他们还在那里叼着烟瞇着眼,大部分人不说话,也不搭言。</p> <p>老农杨才和刚初中毕业的王景富支持了她,因为让粮食增产,要把种植粮食的品种改变。唐岫云想把种了几辈子的老玉米黄马牙改成杂交玉米丹玉六,最后总算达成了一致意见。</p> <p>她领着社员不误农时地播种下新品种,看到一亩亩的玉米在地里冒了芽,唐岫云看到了希望,增产增收好像就在眼前。但玉米苗长到五六片叶时开始黄了,老农们说这是缺肥了,唐岫云想施农家肥可能有点慢,弄些化肥能让庄稼转危为安。此时唐岫云向远在沈阳的父亲求援,委托父亲去吉林帮助队里买了硝酸铵。没想到买化肥的车到大洼时,金山堡的桥塌了,一车的化肥就留在了桥的对面。那时的通讯很费劲,父亲找到金山大队打电话到高家大队,大队通讯员再通知到小队,一耽误就是半天。</p> <p>虽然唐岫云是个女同志,可她作为队长,要想办法尽快把化肥运回。时不待我,刻不容缓!她立刻组织队里的劳力,用马车拉着自家准备建房用的木料赶到金山堡,用房木搭桥,一袋袋化肥卸下来扛到对面,空车从桥上开到对面再装上化肥,这车化肥运到高家五队整整折腾了一大天。</p> <p>当地农民没有见过化肥,不知道化肥的效用有多大?更不知道化肥该怎么用。唐岫云耐心地给大家讲解化肥的能效和如何施肥,社员们听得很认真,但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事实胜于雄辩,施了化肥后的庄稼长势一天比一天好,墨绿的叶子,粗壮的枝干。社员们终于相信了这位女队长的作法,並且把这种做法到处宣传。他们见到别队的社员就说:你看咱队长给这喇叭黄包米苗拉个口,上点眼药它就绿油油的长起来了,我们现在都要一心一意地跟着她干,我们跟着她学习科学种田。</p> <p>1974年的秋天,高家五队的粮食产量从1973年的五万斤增产到十五万斤。年末决算时,大部分社员第一次领到现钱。这以后再也没人对唐岫云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对唐岫云都伸出大姆指称赞说,这样的队长我们信得过,这个女知识青年真的不简单。</p> <p>队里有了钱,唐岫云开始张罗办大事,要在这个贫困的生产队安上电。办电的事情也有困难,需要一层层报批,也要托关系请吃饭。但有了电,队里就能办更多的事情,不仅是家里有了电灯,重要的是还可以用电力来发展生产。</p> <p>1975年的春天,出现了倒春寒,玉米还没破土出苗,部分洼地就冻坏了种子,缺苗断条的地块一大片。天缓暖后需要补种,上哪儿去找种子呢?唐岫云想起了老同学夏东云,马上去老同学那里求援。那时夏东云己在金家镇万宝村做了总支书记,那时交通很不方便。从东嘎到金家有二十多公里,她靠着两条腿走了大半天才走到金家镇万宝大队,那里是夏东云工作的地点。等到天黑以后,夏东云才回到大队部,一见面把唐岫云吓了一跳,这个低唐岫云一年级的校友,头上戴了一顶长毛狗皮棉帽子,身穿一套黑棉布棉衣,腰间扎了根麻绳,别着一个旱烟袋还挂着一个烟口袋。要不看那张脸的话,整个一个农民老大爷的装扮。但唐岫云却看到了榜样,她要向夏东云学习,今后也要像夏东云一样真抓实干。</p> <p>夏东云知道了唐岫云的来意后,就立刻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集种子,为保证种子发芽率还找了些暖瓶连夜做发芽实验。为做到万无一失,唐岫云算好用量,在金家备足了补种所需种子,並且立刻赶回家,和社员一起赶快把苗补全。唐岫云还真有点子,她收集了些孩子用过的书本,把大队的旧报纸裁成小三角形,用米汤糊成小纸袋。在纸袋里装上土,土里放一粒已发芽的种子,然后把纸袋摆在土炕上,炕洞里塞进去碎圪挠(ge nao),这种打场时压碎的秸秆只冒烟不起火。炕面有温度又不让它太热,纸袋里的土的湿度正适宜种子生长。纸袋里的小苗叶很快就长到四五片。她们把劳力分俩人一组,一个拿筐装纸袋,一个拿镐头刨坑,坑刨出来就把纸袋放进坑里四周培上土,再浇点水,补栽的苗一点不打蔫。铲过二遍地后已经分不出哪个是二次补种的苗,绿油油的一片真是好看。</p> <p>为了能更快地提高高家五队社员的生活水平,让社员在能吃饱的基础上生活更好一点儿。唐岫云把地块间的零星荒地开垦出来,种上荞麦,土豆,地瓜和芝麻。生产队开起粉房,把收获的土豆、地瓜做成粉条去市场卖掉,给社员们换回零花钱。农闲时,队里的大车出去拉脚,增加收入。收获的荞麦、芝麻分给各家各户,改善社员的生活也是队长工作的重点。她号召各户的园田地多种土豆,套种玉米,使有限的园田一茬庄稼变两茬,增收又增产。人能吃饱了,有了余粮就能干更多的事,家家养鸡、养鸭、养猪,社员们的生活从此大大改善。</p> <p>队里的事多了,家里的事唐岫云就没有时间管,每月开工资都是她爱人去开、去办。孩子有事也不找唐岫云,她爱人王忠又当爹又当妈,但丝毫没有怨言。曾有人问唐岫云,你和你爱人有共同语言吗?唐岫云说:我们共同生活了35年,没吵过、没生过气、也没聊过天。因为她和王忠都在外面管一摊子事,家里和其他农户一样还要伺弄园田。还想着把自家的事做好,好给社员们树立一个标杆。</p> <p>比如间种这个方法,唐岫云就在自已家里搞试验。利用边垅优势,把四根垅的玉米加大密度种在两根垅上,腾出两个垅种麦田。这样玉米一点也不少收,又白捡了小麦,有人为了省事用“壊把”(农具)一走,就种一条线似的麦子,一亩地一会儿就种完了。唐岫云家就用镐头在一根陇上钩三条线,虽然又累又慢,但收获小麦时大家一看,全都傻了眼,省事的人家三米远一捆,唐岫云家的一步一捆,这产量是他们的三倍还带拐弯。下一年不用说,大家自然都跟着模仿,身教胜于言教,不用说不用劝,大家都按唐岫云家里这样干。</p> <p>唐岫云这个队长当得很出色,不仅社员满意,生产队的粮食还增产。公社发现这个女知青很能干,就下调令让她到高家大队做了党支部书记,抓好全大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带动全大队粮食增收增产。在高家大队唐岫云干了两年,她抓政治工作不刻板,人性化的教育党员、教育社员。</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7年唐岫云出席农业学大寨会议时的照片,下左第二人是唐岫云</b></p> <p>1978年初,高家小学负责人、五七干部付老师返城回沈阳,校长的工作无人能承担。唐岫云作为大队书记工作很忙也很乱,对自已的孩子也无时间看管。一次孩子睡在了庄稼地里,是社员邻居把孩子带回家,並对她说,你家的孩子太可怜!这话里话外都是埋怨,唐岫云听了很难堪。于是她向公社提出申请,辞去大队书记的职务,接替付老师到学校任校长,这样她就能在工作的同时,把孩子也带在了身边。高家学校是个戴帽小学,不光有小学一至六年级各一个班,初中一、二年级还各有一个班。全校共187名学生,大的十七八岁,小的七八岁。有八个班主任老师和两名科任老师,还有一个工友负责学校杂务和保安。</p><p><b style="font-size: 15px;">1986年东嘎高家小学老师合影,下排中间是唐岫云</b></p> <p>破旧的两栋土石结构的校舍,不遮风不挡雨,外边下雨,屋地就和泥,外边刮风,教室里就冷风拂面。教室内的设施就更差了,课桌有两条腿的,也有三条腿的,还有的用土坯支撑着桌面。凳子就更惨,大部分是土坯代替。夏天还好过,到了冬天,老师和学生的手背冻疮一片,看书写字都很困难。那时候每个学生的学费是一元钱,学校没有任何其他收入,仅靠这点学费,老师的粉笔、墨水和备课纸都解决不了,作为校长真的是太难太难。</p> <p>为了能走出困境,唐岫云带着老师和学生坚持了近一年的半工半读。他们把二十间房子逐一重抹房顶,把门窗重新修缮。没玻璃就钉上塑料布,起码夏天教室能遮风雨,冬天能挡风寒。唐岫云带着师生把废弃的大队部改造成学校的园田。小班的学生把废弃的砖头瓦砾捡成堆,大点的两人抬,老师用扁担挑,收拾完了再找拖拉机把地翻了一遍。尽管这个活非常难干,但她带领师生居然把近八十亩旧大队部改造成了校田。唐岫云先把一些地租出去,剩下的地就带领大家种玉米,秋收后玉米卖了钱,用这钱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困难。就这样高家小学逐年添置了课桌椅,也买了过冬的炉具和煤,学校终于初具规模,不再破破烂烂。</p> <p>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唐岫云在学校建立奖励制度,用考试平均分,及格率和学生的辍学巩固率作为标准,达到标准的老师有奖。老师们为完成指标纷纷给后进生补课,给上等生吃小灶。他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甩掉教学质量全乡倒第一的帽子,三年进入了全乡大排名的前三。</p> <p>唐岫云在学校一干就是17年,作为校长她不仅制定规章制度,她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她知道不懂教学就不能有的放矢地管理教学,她仅仅是一个文革前的初二学生,数理化学得也不多。而她管理的学校是戴帽小学,初一到初三的班级还有三个班。于是她借书、买书、读书,初中的课程她又学习了一遍。</p><p><b style="font-size: 15px;">1994年唐岫云调离高家小学,大队干部和老师欢送她的照片。下左1是唐岫云</b></p> <p>1995年,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抓得很严,实行一票否决问责制,计划生育工作做不好,镇党委书记的帽子就保不全。那时东嘎镇计划生育在全县名次垫底,再抓不好党委书记这个官可能真的有危险。此时有人推荐了唐岫云,说只有她能把这项工作作好,唐岫云服从调遣,离开了学校,调到镇里的计划生育办。</p><p><b style="font-size: 15px;">唐岫云在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b></p> <p>唐岫云刚到计划生育办,接手工作时真是犯了难。吃喝的白条子一大堆,账面欠款三十多万。再怎么难,工作也得干。唐岫云一个村一个村的去调研,把育龄妇女的花名册一个村一个村地去健全。全镇建一个大台账,无论谁来检查,计划生育工作一目了然。</p><p><b style="font-size: 15px;">镇会议室摆满了在唐岫云任计划生育办主往时获得的奖状和奖杯,中间是唐岫云</b></p> <p>唐岫云在全镇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掌握全镇各大队计划生育工作状态,有理有据地向镇领导提出工作建议,並及时总结各队计划生育工作的经验。</p><p><b style="font-size: 15px;">又一次获计生工作奖状,后排中间是唐岫云</b></p> <p>她在督促各村居及辖区各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同时,还进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教育管理和业务培训,这样全镇计划生育工作一下子就走在了各项工作的前面。</p><p><b style="font-size: 15px;">1997年参加计划生育培训班,二排左2是唐岫云</b></p> <p>她到计生办的第一年,东嘎镇就摘掉了计划生育工作落后的帽子。第二年唐岫云和镇计生办成为了昌图县的先进模范,继而市先进、省先进模范、所有能拿到的奖励被她全拿了个遍。</p><p><b style="font-size: 15px;">唐岫云在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发言</b></p> <p>唐岫云在镇计生办干了五年,干得是风声水起,无人能超赶。2000年各地都在招商引资,东嘎镇的指标是500万。谁能做这项工作?镇领导想起了返城的知识青年,唐岫云自然又被推到了前面。</p> <p>唐岫云又被调到引资办,那个副乡级级别的计生办主任位置让给了有关系的一个青年。唐岫云不在乎职务的高低,她又奔跑在昌图和沈阳之间。重情重义的实验中学高二四班同学辛特,为了昌图这第二家园,他在南岭投资1500万,但指定这个厂必须由唐岫云主管。</p><p><b style="font-size: 15px;">1999年在辛特同学投资的工地旁和工人合影,中间是唐岫云</b></p> <p>唐岫云是过敏性体质,而引进的企业是化工厂,唐岫云白天黑夜的呆在这里,在接触生产的原材料过程中,因为过敏,她的脖子肿得和脸一样宽。这时唐岫云的爱人因脑血栓引发双眼视力极剧下降,不但不能再做家务,连自理都很困难。唐岫云决定退休回家,要当好妻子也要当好妈妈,对家庭负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面。</p> <p>很多人都对唐岫云当年嫁给社员感到遗憾,觉得城乡的差别和文化的差异,她和王忠的家庭不会美满。其实不然,唐岫云骨子里的倔强,她不信命不由天,自已的梦自已圆。</p><p><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唐岫云一家人的照片,二排中是唐岫云</b></p> <p>在美篇结束前,要加上唐岫云和王忠他们之间的小事几段,他们的结合还真是有点因缘。1968年年末,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青年点房东、王忠的妈妈生了急病,要赶紧送医院。去生产队借马车要扣40个工分,这40个工分相当于强劳动力要干4天的钱。王忠决定省下这40个工分,自己推板车送妈妈去医院。风急、雪大,行起路来好艰难。因为接近年根,同学们都回了沈阳的家,唐岫云因为没有买火车票和汽车票的钱,只能留在青年点里过年。她看王忠一个人推车去医院,就决定伸把手,帮房东家里一点。王忠在前边拉着车,唐岫云在后边推,这一举动让王忠感到特别温暖。</p> <p>这年的春节王忠的妈妈邀请唐岫云在她家里过年,唐岫云脾气温和,而且有些沉默寡言。她本来就是个操持家务的好手,在人家过年,她更是手不停闲。王忠的妈妈对唐岫云很喜欢,儿子也三十岁了至今还是个光棍汉,如果两个人能走到一起,真的是好事一件。这以后王忠对唐岫云加强了求婚的攻势,今天送个烤红薯,明天送上瓜子花生一盘。並且对唐岫云说,嫁给我吧,我来给你挣饭钱。</p> <p>这件事确实让唐岫云犯了难,因为下乡后自已发愁身体不好,挣不出口粮钱可怎么办?不想让同学们承担自已的费用,嫁人就能解决这个困难?王忠家人口多,十个孩子八女两男。俗话说:大姑子多婆婆多,小姑子多舌头多,如果嫁入这个人家,八个大姑小姑会不会闹翻天?何况自己的身体那么糟糕,家里妈妈的脾气又不一般,怎么过爸爸妈妈那一关,唐岫云真得仔仔细细地想了一遍又一遍。</p><p><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唐岫云婆家一家人,后排右起唐岫云、王忠,前排左2是唐岫云的婆婆,中间是唐岫云的两个女儿,左5是唐岫云的公公</b></p> <p>唐岫云和王忠摊了牌,说清了自已的家庭自已的病,如实说了自已只能再活两年。王忠毫不犹豫地说,放心吧,我不嫌弃你的这些情况,我会永远陪在你身边。就这样唐岫云嫁进了农家院,成为了农村媳妇离开了青年点。</p> <p>轰鸡打狗做做饭,繁重的体力活不用再干。唐岫云主内,王忠主外,两个女儿的出生,让这个城乡结合的家庭也充满了温暖。大批知青的回城,高考制度的恢复,唐岫云的妈妈来到了乡间。她希望女儿离婚去考大学,因为上大学一直是唐岫云的心愿。</p> <p>唐岫云拒绝了妈妈的请求,她说,我已在农村安家,在困难的时候,王忠帮我度过难关,今天我身体好转,我不能不仁不义,在农村过日子的现状我不想改变。唐岫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结婚这么多年,她孝敬公婆,公婆的吃穿所用她全部负担。她善待大姑、小姑,过年过节每个人的礼物一应俱全。</p> <p>王忠始终是个农民,唐岫云已经是乡镇的公务员。她的工资由王忠代领,怎么用怎么花她一概不管。王忠生病了,生活不能自理,她毫不犹豫地办了退休,回家一心一意照顾丈夫,一点儿都不惧难。她领着王忠去镇里、去县里、去市里、去省里的各大医院,只要有一点治愈的可能,她不放过任何医院和小诊点。</p> <p>也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上苍,让王忠的生命延续了好几年。2003年9月,王忠还是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共同生活35年的家园。这时她和王忠的两个女儿已长大成人,她们坚决要妈妈离开昌图回到沈阳,她们要替爸爸守在妈妈的身边。</p> <p>近40年的时间她又回到从小长大的城市家园,她参加了老年大学,学声乐、学钢琴,她要把少年时代该学的东西再补完。昌图东嘎公社高家五队的第二家园她永远不忘,只要有同学去东嘎,她还要以“地主”的身份陪同前往,一起带同学们去乡亲家里看一看。</p><p><b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11月1日,唐岫云在家里弹钢琴</b></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唐岫云,聪明、能干又信守诺言。她的知青生活在别人看来很另类,但当您了解了她的一切,您一定会深有感触:人生就是这样,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只要您努力,您自信,不论怎样的活法,都会给自已闯出精彩的一片天。</p> <p>被同学们称为昌北大地第三朵“云”的就是赵景云,认识她的人都会记得,爱笑是她的特点,一张嘴,那两颗小虎牙就嘻嘻地露在了外边。下乡前她是实验老三届中高二四班的学生,1968年9月19日,因为她参加沈阳“群众组织大联合”的收尾工作,没有和全校同学一起下乡,而是在1968年10月28日,独自一人来到昌图县的辽北大平原。</p> <p>赵景云被分配到东嘎六队,大班小班同学共7个知识青年。</p><p><b style="font-size: 15px;">左起:商薇薇、陈阳、姜作惠、莫伟、唐瓦佳、赵景云、余锋。</b></p> <p>早在初中时,赵景云就立下理想和志愿,她要在农业战线上把自已的一生奉献。1970年的春天,她第一次参加“省农科所”举办的农技培训班,了解到要转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唯一正确的道路是要科学种田,而培育良种就是科学种田的关键。</p> <p>赵景云接受了杂交高粱的制种工作,她和公社技术员、生产队新上任的队长一起,选定了东嘎六队的“大洼地”作为试验田。刚开始搞杂交育种也遇到很多困难,老百姓说种的晋杂五是“高粱挠子”,那么矮的个头还能高产?为了试验成功,赵景云经常一个人钻到地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头发被高粱叶子刮得乱七八糟,她只穿着个背心还满头大汗。</p> <p>1971年6月,县革委会副主任苏才组织了昌图县南繁育种第一支队伍,为了参加这个育种队,赵景云把省、市、县跑了个遍。最后她被选中,並作为育种队的团支部书记,带领着育种队奔赴了海南。他们的育种基地很漂亮,青山环抱,绿水潺潺。但因为是荒地,毒蛇巨蟒也经常出现。这里的饮食和东北不一样,当地人没有种菜的习惯。为了保证队员们能吃到新鲜蔬菜,赵景云带领大家开辟了自已的小菜园。育种需要掌握好花期,为了及时授粉,他们经常跑到百公里以外的邻县采集花粉,路途的遥远,交通的不方便,她从来不叫苦不叫难。数月后育种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们带着珍贵的种子回到了昌图县。</p><p><b style="font-size: 15px;">昌图县南繁育种队中的三名女队员</b></p> <p>回到昌图后,他们既要推广杂交品种,又要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赵景云负责东嘎大队七个生产队推广杂交良种的工作,要为全县大面积种植新品种做出示范。在她的带领下,新品种晋杂五很快就红遍了辽北大地,赵景云和技术员们还引进了杂交玉米,昌图推广种子新品种的工作被他们搞得热火朝天。</p><p><b style="font-size: 15px;">东嘠八队的知青,背后是青年点</b></p> <p>1972年,辽宁日报用半版的篇幅登载了《育种姑娘》的报导,翔实地介绍了赵景云科学育种,推广良种的优秀事迹,展示了她立志农业的坚定理想和高尚的信念。1973年,经考试录取,赵景云将去高校深造,在填报志愿时,她放弃了去名校的机遇,只填写一个志愿,那就是她要学农,並报名去了铁岭农学院。</p> <p>上铁岭农学院之前,张长海从盘锦赶到昌图东嘠公社给赵景云送行,路旁是赵景云的最后一块制种田。</p> <p>在铁岭农学院的三年中,赵景云把各科"科代表"的工作全部包圆。因为她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生,而且就读于省内最有名、最好的学校辽宁省实验。在读大学期间,她学习成绩优秀,刻苦钻研,是学生中的"老大姐",还被师生们一致授予"助教"的雅号,甚至一直被叫到今天。</p> <p>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候,应昌图老城党委的要求,学院要选派一名优秀的农业技术员到试验基地搞育种试验。赵景云被学校领导选中,她放弃了补习专业课程的半年时间,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来到了昌图老城,尽职尽责地当好试验基地的农业技术员。</p> <p>1976年,赵景云即将毕业,昌图县各级领导、县军方代表提前给铁岭农学院打招呼,“预定”赵景云毕业后一定要回昌图县。可7月22日,学院紧急传达国务院文件,号召大学生毕业后去西藏工作,去边疆工作是当时国家的重点。中央精神在毕业生中传达之后,赵景云心潮涌动,去西藏的愿望毅然决然。她与张长海等十名校友,和全省其他院校的百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志愿奔赴西藏,这是一群胆大的从事农业工作的文化人,他们豪气冲天,支援边疆一马当先。</p> <p>她的举动得到了昌图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昌图那么需要农业技术人员,但昌图县委、县政府一定要把国家的需要放在前面。那时赵景云和张长海已确定恋爱关系,一起进藏是他们一致的意见。为解决赵景云和张长海能同期进藏,苏才作为铁岭农学院的院长专程跑了三次省城机关,为他们打通各种环节,只为他们能並肩进藏,不惜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我们也看到了当时的干部的胸怀,他们不为县城一己之利,毫不犹豫地把自已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员送去西藏支援。</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6年9月,进藏出发前,赵景云和张长海在沈阳中山公园留影。</b></p> <p>文革十年后的1976年,国家首次派大学生进藏,全国各省共计三千多名大学生,这些胆大、业务能力强又自信的青年们,分别从各地出发,乘火车、汽车去边疆去西藏,到那里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p> <p>他们乘汽车从格尔木出发,一路海拔逐渐升高到数千米,高山雪地,崇山峻岭,怪石林立,昆仑山脉白雪皑皑。此时大家想起了“昆仑山上一棵草”,唱起了“红军不怕远征难”!在交通驿站住宿时,赵景云每次都选择条件最差的铺位,让同伴们住在相对好一点的房间。一次她住在离机房最近的地方,柴油的味道让她呕吐、气喘,高原反应第一个降临到她的身边。</p> <p>沿途风光,真是终生不可多见,绵延的山路,不断有佳景仙境映入眼帘。长海诗兴大发:“上有千仞之峰,刺入云天。下有万丈之渊,幽谷无底,公路似一条丝线,盘绕隐没。汽车如一介甲虫,缓缓爬行,端的是云在身边舞,身在云中行,已觉凌云顶,天外更有峰。”多少回,大家都觉得到顶了,然而汽车转了个120度大弯,又开始爬更陡的山峦。司机说,那里是海拔6300米,据说攀珠峰运输队的牦牛最高能爬到6500米,再上高一点,就是打死它们也不肯爬到上边。</p> <p>辽宁的18个人在日喀则等待分配,地委领导几次找大家座谈。一个汉族干部是当年进藏修路的军人,现已四十五岁,一个人一个人地征求大家对分配的意见。长海说:长草的地方他都能去,赵景云说:我是学农进藏的,用不着改行,种青稞的地方就是我的工作战线。最后他们被分配到了"江孜"一一"世界屋顶",虽然这里风景美丽,也许这里是种庄稼的临界线。</p> <p>赵景云和张长海被安排在江孜县农试场,农试场在江孜县城西13公里处的昌布公社的年楚河畔。农试场是县农牧局的下属单位,占有乃堆庄园的全部房产和二百亩耕田。乃堆原是阿沛-阿旺晋美姐姐的庄园,藏式三层楼,四周有土墙和林卡花园。农试场原有正式职工十一人,加上赵景云和张长海的到来,共十三人,负责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和育种试验。</p><p><b style="font-size: 15px;">左起:赵景云、张长海、郁汉明、顿珠次仁,</b></p><p><b style="font-size: 15px;"> 1976年,在江孜县农试场大门前。</b></p> <p>乃堆藏楼的一楼是牲畜棚,这里存放着大量干草饲料和粪便。进入楼后,看见的是一个用几块不大的木板搭成的楼梯,而且两边没有扶手,需要攀援才能爬到二楼上边。二楼周边是一圈房屋,三楼的东侧有一个向阳套间,那是他们站长住的房间。</p><p>藏楼房间的室内坯缝用泥抹过,墙外坯缝则不然。土坯原生态的裸露着,透风透沙,不避风寒,让人看上去没有一点安全感。棚顶是用柳树段做的"檩子",用带叶的毛柳条铺上作为遮掩。正南方,是生产队的粮食仓库,整座楼的中间部位就是从一楼到三楼的露天大空间。空气和阳光在这里穿梭流淌,通透无阻,这就是西藏历史上够级别的庄园藏楼,新颖、别致,可谓壮观。</p><p><b style="font-size: 15px;">1991年赵景云带着儿子来到了这座庄园,15年前这里是妈妈爸爸工作、生活的地点。</b></p> <p>赵景云和张长海准备结婚了,他们的婚房就被安排在乃堆庄园三楼东侧的一个小房间,这里曾是庄园管家住的地方,屋子又小又很黑暗。长海和赵景云自已动手把这小房间进行改善。牛皮纸、大白纸裁成一段段,用它们把黑乎乎的房间装裱得亮堂一点。他们请袁书记从拉萨买了几块小花布为新房配上门帘儿、窗帘儿,这花布配上白纸糊的墙,装点后的小房间还真的有点好看。</p><p><b style="font-size: 15px;">原江孜县农试场旧址—乃堆庄园,张长海在这里给儿子讲述当年。</b></p> <p>他们的婚礼也很简单,76元买了六瓶仙女酒,这里的人们都戏称它"仙女尿",再买上两条香烟和上海的糖块儿。老王送给他们一床大红线绨被面,又买来几斤新棉花,王志霞帮他们赶制了一床新棉被,可谓"新里新表新棉花",赵景云和张长海在“世界屋顶”把婚礼操办。</p> <p>江孜县重孜区昌布一队,成立了全自治区第一个种子队,赵景云是县里派驻种子队的唯一农技人员。她重温了在辽宁昌图、东嘎育种、大学读书的八年里走熟的老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开始在西藏基层农村进行科学种田。她先抓良种工作,无论在东北还是在海南,现在到了世界屋脊她更是一丝不苟,总是把工作干在前面。</p> <p>她三十岁生日那天,先跑完了一个公社的十个小队,查看了种子库,还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让我们看看她生日那天都吃了什么?早上吃的"土粑"、面疙瘩汤,抓糌粑是她的午餐。晚上在食堂吃的米饭加牛肉萝卜,从小到大,第一次在生日这天,她没有吃到生日鸡蛋。</p> <p>1978年,赵景云被调到种子站,这个站里既没有工作人员,也没有办公地点。赵景云这个光杆司令,根据在辽宁工作的体会和经验,自行设计了全县种子普查的实施方案。一次她下乡去搞种子普查,去的一个山窝窝特偏远。晚上生产队把她送到一个更偏远的地方住下,四周空旷无人,她背着马背套,进入到那个至今仍感到惊恐的大藏屋里边。藏屋的四周尘土飞扬,杂乱无章,令人窒息。屋内则寒气逼人,臭气熏天。可能是白天太辛苦了,她寻出一个方寸之地,硬是把马背套摆平,合衣钻进去,片刻就进入了梦间。第二天早上爬出马背套,空着肚子,就去队里实施良种起步的新方案⋯⋯</p> <p>当时在三个区里进行种子普查,在卡麦这个区普查告一段落的时候,因路途太远,区里派来一个小工拉着驴架子车送赵景云回推广站。走到湍急的大河边,这毛驴没有见过世面,看见河水翻腾,居然撒开腿跑到了大河的中间。赵景云二话不说,挽起东北老妈给做的大棉裤,在奔腾的河水中飞奔向前。她心里只有那一驴车搜集来的种子和资料文件,如果被水淹了该怎么办?要知道西藏夏天的水都刺骨,何况这是大冬天!这河有三十米宽,怎么赶这驴就是不动弹,眼看已日落西山,赵景云在冰冷的河水中泡了大半天。后来赵景云得了腰胝神经疾患,这个年轻人用自已身体的透支为西藏做出了奉献。</p> <p>在江孜搞种子普查,这是西藏70多年以来第一次由县实行的种子基础普查方案。在普查中赵景云收集到了当时全藏的产粮大户名单,找到江孜县三个区的最原始的生产用种的样本,在人烟稀少的高海拔地区,能普查到的这些资料实在不容易,干这件事实在太艰难,但也让她打开了科学种田的新局面!赵景云把普查到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又根据各地土地情况、种子情况、生产情况、收成情况进行了总结,並汇总成文,上报到县农业科技站。</p> <p>江孜县是西藏的第一农业大县,怎样能让高海拔地区冬小麦也能高产?尽管赵景云、张长海和场长在工作理念上有重大分歧,但他们还是尽心竭力协助场长创造了冬小麦单产全国记录——亩产1793斤,当时这个产量在世界上也遥遥领先。这个成绩给场长带来了巨大荣誉以及工作职务的升迁。十一年后,老领导终于认可了赵景云和张长海的工作理念,在西藏农业发展路线上能达成共识,让这些在边疆奋斗的青年们不留遗憾。</p><p><b style="font-size: 15px;">江孜县农试场的冬小麦高产试验田。</b></p> <p>赵景云所在的江孜推广站,处于远离县城的县城边缘,海拔在4000米以上,缺氧高寒。赵景云常年工作量很大,技术人员缺少,辛苦繁忙是必然。工作辛苦,生活上更艰难。烧柴、牛粪急缺,蔬菜基本看不见。对于喝开水,吃三顿饭,冬季取暖等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只能保证维系生存和生命的最低水平线。</p> <p>在西藏的这么多年,春、秋、冬三季夜里的寒冷,从来都与他们为伴。房间里没有任何设备可以取暖,床永远是冰冷的,腿几乎永远蜷缩着,睡觉时冻得身子只能缩成一团。这里的水是雪山之水,纯净、冰冷地顺山沟雪道流淌到田间。十几年的辛苦劳作,无数次赤脚在冰水里浇田,在这里一年四季都不改变。</p><p><b style="font-size: 15px;">赵景云在江孜县推广站给小麦试验田作田间记载。</b></p> <p>记得有一个冬天,在藏楼的家中,两人双手都冻成红肿开裂的馒头一般。站里的两位藏族大姐特为他们俩人送来了别人炒完青稞的炭火取暖。因工作太投入,又加之家里炭火带来的温暖,不知不觉的一氧化碳中毒,头发晕腿发软,差一点爬不出家里的小走廊和厚门槛。后仅在三楼外大平台上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考种数小时,坚持在中毒后头痛欲裂中煎熬着把工作做完。</p> <p>林芝地区除少数低海拔县,在西藏出生的汉族干部的孩子几乎全都会患先天性心脏病,每个孩子都会有两个紫红色的小脸蛋。所以,只要有条件,汉族干部都要回内地生孩子。赵景云怀孕七个多月后请假回内地,临行前还接受了到北京参加一个农业会议的任务。到了北京后,被北京的两个朋友“骂”了一顿,说“这么大肚子还开什么会!真是把女人当男人看”。他们的儿子四月份出生,赵景云十月份就返回了西藏高原。作为援藏干部真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虽然有点儿夸大,却也并非虚言!</p><p><b style="font-size: 15px;">1979年赵景云休完产假回西藏,与张长海在拉萨合影留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母亲,怎么能不想孩子?刻骨铭心的想念,常常让赵景云泪湿衣衫。她从早到晚都在试验田里,也许忙碌的工作会让她暂时忘记远在东北的孩子,年迈的双亲为了女儿的信念,把还吃奶的外孙子留在了自已的身边,这一抚育便是整整十年。</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赵景云、张长海在他们选育的油菜新品种试验田里。</b></p> <p>1983年,由于工作调动,站里只剩下赵景云一个农技人员,她夜以继日地拼命干,把站里所有的工作都扛在肩。田间试验业务工作特别多,而这里的工作也是那个时期在全自治区县级站影响最大的一年。就是从那时起,全藏农业口上下都认识了这个汉族的女农技员。县里一位资深的种子专家说,赵景云这个女农技员,六个男技术员都不换。回想当年,她吃过的苦,流过的汗让人感动不已,培育出的良种更是造福藏区农业好多年!</p><p><b style="font-size: 15px;">江孜县的油菜高产田,两次创油菜单产全国记录。</b></p> <p>当年赵景云和张长海选育的高产低硫油菜新品种“江孜301”,这个油菜品种单产可达700斤,出油率52%,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西藏油菜主栽品种(西藏主要作物只有冬小麦,春小麦,油菜和豌豆四种),这样的成绩让国内的同行们都刮目相看。</p> <p>1983年11月,张长海和赵景云被调到拉孜县农技推广站,1984年他们把家从江孜县搬到拉孜县,一路上雪域高原,山口不断。每个山口都有藏族老百姓堆起的“玛尼堆”,从玛尼堆上破烂的风马旗“经幡”可以看出,拉孜更贫穷,更困难。</p><p><b style="font-size: 15px;">搬家途中经过玛拉山口,赵景云和张长海合影留念。</b></p> <p>从江孜县到拉孜县的路程大约近300公里,大卡车上拉着他们俩家庭的全部家产。有进藏时候的木箱、纸盒箱,这些东西只占卡车容量的一点点。其余全是大麻袋包,麻袋中的东西一分为二,一半是带到拉孜县和留给江孜县的全部原始材料和育种资源,以备在新的工作单位上继续他们育种的心愿。还有育成和推广的几十个作物品种,这些够一亩地示范推广用的油菜、春麦、青稞、向日葵的种子,装了卡车的一大半。</p> <p>当到达拉孜县时,遇到的第一位农牧科的老徐看到满车的大麻袋,就乐呵呵瞪着大眼睛高声调侃:“赵景云,你这简直就像是文成公主进藏一样,带来这么多好物件”。</p> <p>拉孜县是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县,海拔有4010米,位于日喀则以西150公里的雅鲁藏布江畔。原属班禅领地。土地瘠薄,耕作原始,干部无所作为,农技推广站形同虚设,没有什么事儿可干。1984年1月,张长海调往县里做了副县长,赵景云接替他做了农技推广站的站长。她按照江孜的模式,在站里设置了品种试验、肥料农药试验田、良种繁育基地等等。那时张长海已调到县里,距离推广站有十多公里远。赵景云几乎是孤军奋战,可想而知,工作生活那是相当的艰难。</p> <p>1984年的拉孜县,农民还是用“二牛抬杠”耕作方式,即丈夫赶着两头牛用犁翻地,妻子跟在后面撒种子,既原始又低产。拉孜县四万多农业人口,粮食年总产只有一千九百万斤,人均不到五百斤,真是少的有点可怜。</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实行包产到户后的拉孜农民在打场,看地上的粮食也就那么一点点。</span></p> <p>到拉孜县后,赵景云遭遇到一件特别尴尬的事儿。一天早上她与自治区的很多技术员整装待发,准备去全县检查生产。没想到县农牧局长以"车坐不下,有女人不方便"为由,将赵景云轰下车去。半途旷野,赵景云独自向前,根本不知道哪里是推广站!拉孜县地广人稀,即便想问路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当即自觉丢尽颜面,受到了蔑视和打击,但没办法,这就是西藏重男轻女的陋俗习惯。</p> <p>拉孜县彭措林乡距县城五十多公里,临近雅鲁藏布江,江上有座古老铁索桥,这座桥有近四百年历史,相传这座铁索桥是藏戏之祖唐东加布靠唱戏募集资金而修建。</p> <p>去彭措林乡,铁索桥是往来的唯一路线。1987年,政府在铁索桥旁边修建了一座可以通汽车的公路铁桥,为方便赵景云去那里调查,並且能节约时间,张长海经常利用工作之便,顺路带赵景云坐车去那个乡镇下边。</p> <p>但有几次张长海坐的吉普车遇到了险情,于是长海就不再让赵景云搭车,赵景云为此很有意见。其实她哪里知道,张长海觉得开车去那边藏区很危险。两个人都忘我地工作,万一出点事情,总得给孩子留一个亲人吧,他不能让赵景云和他一起遇难。</p> <p>拉孜县没有林业机构,繁育树苗推广种植北京杨的任务也要农技推广站承担。推广站的苗圃,以前是雅鲁藏布江河滩,他们在河滩地栽下树苗,树苗长到第二年,修剪下来的细如牛毛的树枝,赵景云就用它们来烧火做饭。</p> <p>赵景云是农技推广站的站长,他们站里大多是藏族,藏族人和汉族人不一样,有时很木讷,看见田间地头的活不会主动去干,只见赵景云一个人在试验田里干活,他们都抄个手在旁边看。</p><p><b style="font-size: 15px;">赵景云和她手下的“精兵强将”在一起,合拍了下边这张照片。</b></p> <p>藏区的工作就是这样,和拖家带口的藏民们一起工作,再加上生活和工作的习惯的不同,赵景云承担的工作份量和难度可见一斑。</p> <p>推广站的藏族同志给赵景云站长提意见,说她只抓工作不抓职工生活,于是赵景云在苗圃里给大家开辟了种菜的园田。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推广站大量复杂细致的技术性工作,只能由赵景云一人承担。推广站无电、缺柴、没菜,没人理会站长自己一天只能做一顿热饭。赵景云只有在春节放假那几天才能到县里来与长海团聚,那时才能吃几顿现成饭。</p> <p>拉孜县农技推广站为了改良土壤,引进试种的紫花苜蓿,土壤的好坏更是农业的大事情一件。</p><p><b style="font-size: 15px;">张长海在紫花苜蓿试验田间</b></p> <p>赵景云在拉孜种了向日葵繁种示范田和油菜繁种田,这些良种培育成功推广后,会让藏区的农牧民吃油将不会困难。</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拉孜县的电影院和开会的礼堂,赵景云和张长海来这里开会,穿着打扮很有一份庄严。</span></p> <p>有一次赵景云从内地休假回来,见两位最辛苦的藏族女技术员有点胖了,就打趣地说她们"膘情见长",她俩只是羞涩地笑而不搭言。是啊,是赵景云这个拼命三郎把大伙儿都累坏了,苦坏了。只有当她探亲时,同事们才喘口气,偷点懒。</p><p><b style="font-size: 15px;">1985年拉孜县的青稞试验田。</b></p> <p>1985年,班禅大师进藏到了当年所谓的"后藏"日喀则,这可是全体藏胞天大的荣耀和心愿。大师来到拉孜县,县内不足三万的百姓拉家带口,抬上病卧的人排着长队朝拜祈福,接受大师的摩顶赐福,那份卑微虔诚姿态,赵景云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那情那景至今还留在了眼前,不得不说顽固的信仰让推广科学种田很困难。</p> <p>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25周年,全县职工每人得到一枚中央赠送的纪念章,每位藏胞得一块大茶砖。</p><p><b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中尼公路仁布县雅鲁藏布江渡口,现在这条公路叫318国道。</b></p> <p>1986年,赵景云邀请拉孜县的全体汉族干部到农技推广站休闲。</p> <p>1986年三月,赵景云到武汉参加全国南方13省推广中心主任培训班。入学前,各科老师都主动问赵景云能不能听懂汉话和课程,包括服务员们都以为她是藏族农技员。参加培训的62位学员中,仅有两位女学员。大家都说"西藏那个女人很不简单,发言有条有理很有水平"。逐渐地大家熟悉了,每堂下课时,凡吸烟的老师都会主动给赵景云递烟,各科的老师、教授也都愿意在课间与她聊会儿天。这个被学员称为"西藏女人"的赵景云在这里很有些魅力,她是用自已的真才实干在西藏闯出了一片天。</p> <p>1987年4月17日,全日喀则地区宣布了机构改革方案,长海调到白朗县任第一副县长。作为妻子赵景云也要一同调往那边。这么多年,长海为了他的信仰和事业,也为了赵景云的信仰和事业,舍弃了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为了能和赵景云同时入藏,甚至不惜提前毕业。只要遇到困难,长海总是陪伴在她身边。每每说到这里,赵景云都满含热泪,感激之情流淌在心间。走过的道路尽管坎坷,生活又是那样的艰难,唯有这友谊和爱情支持着两个人一直走到了今天。</p><p><b style="font-size: 15px;">赵景云和张长海在拉孜县人民政府门前</b></p> <p>赵景云在拉孜熟悉了工作,育种推广也已经有了起色,可工作又要调转。服从组织分配,一个决心务农的共产党员就是要做一块砖,在任何一个地方,自己的初心永不变。赵景云去白朗工作前,依依不舍地去推广站把工作交接完,该带走的育种材料分出装袋,白朗和拉孜都一样,她将在那里继续着她的夙愿。</p> <p>经过三年的努力,拉孜县的农业已经有很大改观。良种、机播、药剂防治病虫草害、化肥配方底施等先进技术得到推广,粮食总产从1983年的一千九百万斤提高到三千九百万斤,并且成为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县。1987年,赵景云离开拉孜县,和张长海並肩作战,在白朗县继续搞好她的推广和试验。</p> <p>离开艰苦落后的拉孜县,心中多少有些留恋,毕竟他们在那里奋斗了好几年。想起他们当初到拉孜时的困难局面,到他们离开时粮食作物的产量都翻了几番,他们的酸甜苦辣尽在里边。</p> <p>白朗县海拔3890米,与江孜、日喀则并称年河三县(年楚河流经四个县,其中康马县属于高山牧区),与江孜和日喀则的距离都是45公里。这里的气候土质都比拉孜要好得多,藏族群众也比较温良勤劳。县政府的居住生活条件也非拉孜可比,长海和赵景云第一次有了一个像样的家园。</p> <p>这是白朗县的县级干部宿舍,张长海作为副县长也分到了屋子三间,他们的生活从此有了改善。屋子门前有花池,种着大丽花、波斯菊和蜀葵。一位藏族副县长的门前,还有一株从亚东县移来的蔷薇花真的好看。</p> <p>赵景云把白朗推广站的菜地分给了藏族技术员,推广站的小伙子们给站长“人工造田”。他们在赵、张的宿舍门前开了一块菜地,长海正在种大蒜,这块菜地还种了白菜、土豆和甘蓝。</p> <p>赵景云把试验田建在县政府的大墙外边,领导和干部出出入入就能看到农业科技力量的示范。这一招很有效,长势良好的试验田作物都是推广的新品种,科学种田在白朗县就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p><p><b style="font-size: 15px;">白朗县推广站的试验田</b></p> <p>白朗县的农民在推广站试验田帮助秋收打场,回去这些农民就是良种推广的宣传员。</p> <p>白朗县的农业现场会,赵景云向乡长们介绍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並向他们展示白朗县农业发展美好的明天。</p> <p>在赵景云、张长海内调数年后,一天突然接到白朗县县长从西藏打来的电话。他告诉张长海和赵景云,白朗县连续十一年增收增产,被自治区评为农业先进县。他要代表白朗人民向二位致敬,感谢他们这么多年在白朗县的贡献。</p><p><b style="font-size: 15px;">白朗县县长群佩</b></p> <p>赵景云和张长海还有些遗憾,他们选育的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在高海拔地区属于首创,可惜没有来得及大面积推广,以致这些好品种好技术被搁浅。</p> <p>1990年白朗县曲夏乡,这个曲夏乡是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区,张长海作为县政府主管农业的主官,在这里实行“温饱工程—旱作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后,连年青稞大面积增产。</p> <p>其实赵景云在白朗县待的时间比较短,无论年龄、健康还是精力,都不是她在西藏工作期间最好的一段,但在这里却是她收获到人们肯定和赞许最多的地点。</p><p><b style="font-size: 15px;">白朗县青稞大丰收,农民用拖拉机打场。</b></p> <p>白朗海拔3800米,气候好于日喀则。当年赵景云和张长海,在这里每年工资要少拿700元,但这里氧气要多些,赵景云仍工作在推广站。</p><p><b style="font-size: 15px;">1988年油菜试验田里的赵景云和张长海</b></p> <p>在白朗的最后一年,也是赵景云感触最深的一年。这么优美的环境,那么宽阔的大院。同事们常常趴在大院围墙上喊她吃饭,实验田的帆布上她和同志们打场扬锨。赵景云家的窗台下经常有人送来新采的蘑菇,那排房前水池中的鲜花格外耀眼。在这里赵景云工作得到了当地人们的认可,这是官方与非官方对赵景云和长海的嘉奖和挂牵…</p><p><b style="font-size: 15px;">白朗农技推广站新品种展示圃:青稞、向日葵、油菜。</b></p> <p>1989年,赵景云因为身体原因被调回内地沈阳,尽管她仍然工作在农业科技战线,但她还是十分不舍,因为她在西藏这个高海拔地区奋斗了14年。这里的每寸土地,每一片试验田,都记载着她付出的辛苦和流过的汗。</p> <p>临别前,农牧局和推广站的同事们欢送赵景云,並拍照留念。前排最右边的是赵景云的接班人扎多,他后来当了南木林县的县委副书记。江孜、拉孜、白朗三个推广站的藏汉族技术员,后来被提拔为县级干部的有好几位,对人才的培养,也是赵景云和张长海对这些地区的贡献。</p> <p>要离开这片土地了,在返回内地的途中,对西藏这片土地的留恋,让赵景云的泪水不干。</p><p><b style="font-size: 15px;">中尼公路上,米拉山口的玛尼堆</b></p> <p>景云内调了,她留下的试验田只能由张长海接续承担。由于白朗县的品种区域试验田被自治区种子站定为标准试验田,所以张长海又多了一项工作,每年到拉萨参加区试验收,并给参加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的各地县推广站站长讲课並传授经验。</p> <p>想当年,西藏是那么的贫穷落后,人不饱腹、衣不蔽体,雇佣的小工一点头就会身上虱子飞溅。这么贫穷落后愚昧的地方,不用想,几乎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奉献!赵景云、张长海这两位实验老三届的知识青年,却满腔热情地带着要改变藏区农业落后现状的宏伟志愿,来到了青藏高原。</p> <p>西藏的今天,经历了几代藏人和援藏干群的无私奉献,赵景云、张长海这两个知识青年就在其间。他们在高原缺氧、不适生存的艰苦环境下,培育良种,推广试验,担起了让藏民吃饱饭的重担!让西藏这个高海拔的三个县粮食增产,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p> <p>赵景云这朵昌北的“云”,飞进西藏14年。云海相间,有他们共同的宏伟志愿;相倚相助,共同托起他们不变的信念;他们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忍受高原的生活艰难;他们心无自我,承受着方方面面的磨难!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看到他们黑色的面庞和瘦弱的身躯,心无旁骛地劳作在田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流泪感叹!</p><p><b style="font-size: 15px;">1991年,赵景云回白朗探亲,穿着藏装在青稞田边留影。这套藏装是县长夫人扎西卓玛的,属于贵族服装。西藏普通群众的藏装没有这么漂亮。</b></p> <p>供稿:夏东云、唐岫云、赵景云、张长海</p><p>题图、题版制作:杨天民</p><p>编辑:吴鲁沙、杨光、荆芷萍</p><p>制作:荆芷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