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这次习作是写想象作文,旨在通过想象,展望二十年后家乡发生的巨变。本次习作有别于一般的想象作文,它必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孩子对于家乡的一种富有温度的想象,更是孩子对于家乡一种情怀的延续,是基于对家乡了解之上展开的想象,这种想象美好而富有情感,这种想象务实而富有温度。先来认真读一读教材中的要求(如下图):</h1><p><br></p> <h1></h1> <h1> 理解这次习作的任务目标,要注意三点:一是明确写作方向和类型,明白这是一次内容指向明确的想象作文;二是提示习作内容,即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b>巨变</b>,如,<b>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等</b>;三是理清习作思路,参照例子,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梳理一下,列一个<b>习作提纲</b>,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同时提出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b>分段叙述</b>,<b>把重点部分写具体</b>,最后是进行细致修改。</h1><p><br></p> <h1> <b>一、写什么</b></h1><h1> “写什么”是习作落笔前要思考的问题。大胆想象,从“我”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青山更绿,河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科技更发达,生活更方便,交通更畅通,学习更智能化, 社会更文明进步……想了很多,再归归类,巨变可以包括环境变化、学习变化、工作变化、生活变化等等。继续往下想,环境变化可以是青山绿水,天蓝花香,湖底观光隧道,空中花园等;工作变化可以是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汽车等;生活变化可以是高科技的生活设施、建筑材料节能、不再堵车、小区设施智能化、高科技衣服、营养食物等;学习变化可以是黑板变成了智能屏,老师不用粉笔写板书,课桌、书包变成了平台等。<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变化,我们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盲目模仿,写别人写过的内容,要写属于自己的内容,是独特的。</b>虽是想象文章,但是,无论如何想象,都要<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基于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b>。不仅如此,想象还要美好而富有意义,都是为了向读者传递美好的感情,瞎编离奇的故事,就失去了想象的意义。</h1><h1> 鉴于此,我们想象的作文应该关注三点:<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想象的个性化、合理化以及美好化</b>。</h1><p><br></p> <h1> <b>下面图片内容,旨在帮助孩子打开写作的思路,但决不局限这点,还有很多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b></h1><p><br></p> <h1><b> 二、怎样写</b></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之一。教材是这样导学的:“参照下面的例子,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梳理一下,列一个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写什么”是关于选材的问题,“怎样写”是行文思路的指导。经历了“写什么”的领会和思考,我们对写的内容有了初步选择,但内容如何呈现,需要规划,需要构思。“列提纲”就是构思,就是将构思具象化。提纲列好了,“从哪些方面来写”“按什么顺序行文”就清晰了。</span></p><p><br></p> <h1> 接下来我们根据教材中列出的提纲来写一篇下水文:</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十年后的家乡</b></h1><h1> 2040年,我回到了离开二十年的家乡。那里不再有漫天的雾霾、满池的污水,眼前是一座绿色的城市。</h1><h1> <b>整个城市的环境变化真大——河水清澈,绿树成荫!</b>在阳光照耀下,小河波光粼粼,像一条透明的绸带。河堤上到处是茂密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在其中自由穿梭。以前偶尔能看到的一些生活垃圾或者市民随意丢弃的杂物,此刻踪影全无。</h1><h1> <b>整个城市的工作方式变化真大——果园惊现机器人!</b>走入果园,又是一番新鲜景象——这里不再有穿梭的果农。果园主人在位于果园中心的操作室里,身旁有一个机器人在用语音向他提示:“一号果树需要浇水,二号果树需要施肥,三号果树有虫子……”随着机器人的提示,果园主人淡定地按动眼前的按钮,一阵雨洒向了一号果树,一把肥料撒向了二号果树,又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伸出一条机器人手臂来,捉走了三号果树叶片上的虫子。</h1><h1> <b>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变化真大——开着3D打印的汽车去郊游!</b>我正走在宽阔的马路上,迎面开过来一辆车,定睛一看,司机竟然是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只见老同学淡定地从车上走下来,随手一提,偌大的汽车竟然被轻轻提了起来。在老同学的解释下我才明白,原来他开的是一辆3D打印的汽车。这变化,真是太大啦!</h1><h1> 未来的家乡变化真大,这样的家乡,谁不向往呢?</h1><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孩子们,我们一定要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想象二十年后家乡各个方面的变化,不要人云亦云,要写出属于自己想象的内容。</b>)</h1><p><br></p> <h1> <b>怎样写,我们还要想着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如</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比手法写交通工具变化</b>:</h1><p><br></p>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比手法写教室的变化</b><b>:</b></h1><p><br></p>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怎样写,要想着把重点部分写具体</b>,如下面片段写教室变化的:</h1><h1> 走进母校教室,绿色磁性黑板不见了,一张宽幅的智能屏幕镶嵌在墙壁上,它借助感应器自动调节亮度,确保不伤害学生视力;课堂上,老师再也不用粉笔,音像合成器捕捉老师语音,将知识要点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屏幕上。拥挤灰暗的课桌不见了,宽敞的教室只有20张智能平台,它自动感应主人心情:今天很高兴,平台是红色的;今天受到了委屈,平台是灰色的……上面放着一个平板,里面存放着三维电子教材和数码的图书馆,阅读、作业、查资料都可以在上面完成,从此告别了沉重的书包。课桌上还有一个智能VR眼罩,带上它,”嗷——嗷——”,吼声惊天动地,“咚——咚——”脚步声地动山摇,你真的来到了恐龙世界,“快跑!”一只霸王龙张开大嘴向你扑来。</h1><h1>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是2040的教室,变化非常大,黑板变成了智能屏,老师不用粉笔写板书,课桌变成了智能平台,书包变成了平板,他是怎么写的呢?</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前后对比,写出了家乡的变化之大!</b></h1><p><br></p> <h1> <b><font color="#ed2308">智能运用,写出了家乡的变化之神!</font></b></h1> <h1> <b><font color="#ed2308">有声有色,写出了家乡的变化之奇!</font></b></h1> <h1> 不知道孩子们看了上面的例子,有没有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学会用方法写作文。再来拓宽一下思维吧,如生活中的变化,百叶窗可以远程遥控,不用人手去拉;不用为家电未关而引发火灾烦恼了,只要打开手机上的APP,家电就像雪人见到太阳一样,一下子就泄气了,任何隐患也没有(比喻手法);家里的光亮会根据睡眠而调节,不会像以前那样爬出被窝去关灯,能感应人的呼吸直接熄灭,真是便利了生活……再如学校的变化,校门口不再是保安爷爷了,而是智能机器人保安,会向老师、同学问好;教室的墙壁,上课变成蓝色,下课时又会变成绿色,调节我们的心情;食堂里惊现了机器人厨师,我们的午餐更营养、更受学生欢迎……</h1><h1> 再提醒一遍:<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前后对比、智能运用、有声有色,会让习作更精彩</b>!</h1><p><br></p> <h1> <b>三、怎样改</b></h1><h1> “怎样改”?课标在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教材明确指出:“写完后,跟同学互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再根据同学的建议认真修改习作”。这明确指向了课标中学段目标的落实。你的身边有同年级的同学吗?联系他(她),<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照习作要点</b><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互相提出修改建议,再根据修改建议认真修改。如果没有同年级同学,也可以读给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听,让他们给你提出修改意见,再认真修改。</span></h1><h1>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结合习作要求,给学习伙伴提建议,要有思考,其思考的过程,即是审题能力、赏评能力、修改能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提升。同学之间互评互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对来自学习伙伴的建议会乐于接纳。这一相互评价和用心接纳的过程,是对自己文章重新回顾,再次建构的过程,是一次提升构思和表达能力的“反刍”。</h1><p><br></p> <h1> 一篇文章经历了“写什么”“怎样写”“怎样改”后,习作能力的提升就不是空话了。希望我们五(3)班的孩子认认真真构思,认认真真写作,认认真真修改,写出一篇精彩的作文!</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