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博物馆

瞧瞧

<p>听说临汾博物馆新建馆已开馆数月,一直想去,总是耽搁,今天一早,说走就走,约上好友,径直到达。百闻不如一见,来来来,跟随我们一起来开启这历史长河之旅吧。</p> <p>1964年临汾市博物馆成立,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鼓楼西街海子边大云禅寺。1996年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博物馆新馆于滨河西路九州广场南端开工,2020年竣工并对外开放。</p> <p>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2429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三层为展区,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水陆画、木版年画为特色。陈展共分为“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千秋平阳”四个部分。</p> <p>这不是一个小型塑像,而是一个大型铜雕像,它矗立在博物馆二楼一进门大堂中心,目测有十多米高,龙首人身,手握什嘛兵器,气势恢弘。难道是~龙王三太子~敖广?😂</p> <p>博物馆收藏了从十万年前丁村旧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的珍贵文物14万件,现有藏品1000余件,以汉代文物为主,类别包括陶器、瓷器、铜器等等。</p> <p>博物馆内的陶器有很多,不同年代的风格琳琅满目,各具特色,这尊彩绘陶罐,色彩鲜艳,图案灵动,线条优美流畅,一点也不输现代审美意识。</p> <p>出土自永和的茧型陶罐。对于器型的结构设计,我们不得而知,使用效果也无从了解,只是依着现代审美,从我的审美角度观赏,就已是赞叹不已。</p> <p>很喜欢游览博物馆,除了喜欢博物馆内的那份宁静与肃穆,还喜欢探究各种文物的来龙去脉,鉴赏不同器物的美,了解文物的实用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希望能够通过游览学习,了解远古文明,可以与古人云交流。😂</p> <p>战国时期殉人制度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在这片土地上出土了大量的陶俑、陶制动物,足以说明一切。</p> <p>陶俑形象真实,栩栩如生,造型优美,动作滑稽可爱,充分的体现出当时的制陶水平与艺术鉴赏水平已不一般。</p> <p>仕女牵马。色彩斑斓的三彩俑,仕女神态安然自若,若有所思,小马憨态可掬,表情丰富,眼神滑稽可爱。这件文物将雕塑与绘画技艺融为一体,雅俗共赏,趣味无穷。</p> <p>这位是在干嘛呢,扣~鼻~屎~么~😂😂😂</p> <p>比陶俑高一阶的要数琉璃俑了吧。烧制水平的提升,造就了新的技术的发展。通过出土的大量琉璃俑以及房、车马等等,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品味都不是一般的讲究。通过仔细观赏,一副副生活场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p> <p>博物馆里还展示了从临汾各地出土的东岳大帝的神像。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我去过蒲县的东岳庙,在那里得以知晓黄飞虎的传说。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这个塑像为铁质贴金制作而成,流传至今,虽历经百年,却依然保存完好,可见人们的虔诚、敬畏之情。</p> <p>五老观太极瓷立像。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道教仙灵五老:青帝,白帝,黑帝,黄帝,赤帝。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相对应,代表着金、木、水、火、土。</p> <p>元代绿花纹瓷瓶。这么高大壮的大瓷瓶,应该是做装饰家居之用吧。瓶子上的盖子仿佛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实用器物。</p> <p>这是一个方形刻纹的罐子,盖子上塑有一只小小的乌龟。古人真是讲究,一个储物的罐子都制作的这样精良,罐体的花纹看上去也非常具有现代时尚美感,艺术审美与文化情趣貌似与现代审美相差无几。</p> <p>这是啥,知道不~~~😏这是一个三位连体铁锅!哈哈哈,忽然想到了我非常喜欢吃的三分体的涮锅,像不像,感觉无二可能。越想越像,越想越想流口水🤤。</p> <p>看图片介绍可以得知这是一面展示明代大炮的墙面。在冷兵器末期,火炮的出现,是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p> <p>清代大铁盆。像极了现代版的浴缸🛁,底部侧边还有一个大的出水口,看花纹有些许异域风情,感觉像是舶来品,这就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吧。</p> <p>洪洞博物馆藏清铁花鸟提梁壶。煮水煮茶皆可用,铁壶器型本身符合现代审美与使用习惯,也许是来自近代,所以并未感觉有多少年代感。</p> <p>镇水铁牛。传说水患是源于水中蛟龙的兴风作浪,而蛟龙惧铁,且按五行之说,牛属土,土又能制水,铁牛集二者于一身,故能镇守河堤。于是但凡水患频发之地都有铁牛矗立,以镇水患而保一方平安。汾河岸边也有铁牛出土,故平阳也有卧牛城之称。</p> <p>生,旦,净,丑~~~末呢。</p><p>这是一组戏曲人物蜡像等比人制作而成。</p><p>我来科普一下生、旦、净、末、丑吧。</p><p>生,指男性角色,分老生,小生和武生。</p><p>旦,指女性角色,按年龄分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为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可分为武旦和刀马旦。</p><p>净,也叫花脸,因为脸上涂抹大量颜色,是性格与相貌有特点的男性角色。</p><p>末,传统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性。</p><p>丑,指相貌丑陋的人物,一般在鼻子处勾画一块白,所以又叫“小花脸”。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种。</p> <p>雕花砖。做工讲究,故事内容丰富,寓意甚广。多为励志、行孝情节。古时的房屋大多砖木结构,这些花砖很有利用率,多为墙面装饰、玄关照壁使用,以起到教育、励志及警醒震慑的作用。</p> <p>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戏曲门类百花齐放。小小的一块牛皮,被雕刻的栩栩如生,透过光影,以表演的形式展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品味。</p><p><br></p> <p>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p><p>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木刻版画。民间流传甚广,艺术价值传承千年。有做年画用的,有做图册画片看的,还有做为文章配图使用的。</p> <p>彩色木版画,运用不同的模版给同一画面涂上不同的色彩,古人智慧令人赞叹。</p> <p>艺术无处不在,博物馆的内部装修设计也别具特色。头顶这一排现代中式风格的吊灯,为这沉寂肃穆的氛围增添几分温暖。</p> <p>般若之光。🙏</p> <p>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不为改变的就是虔诚与信仰了。可以大多完整保留的文物除了青铜就是佛像了,人们对于佛菩萨的敬畏与祝愿,沿袭至今,从未改变。恭敬从心而起,约束由身而至。🙏</p> <p>商,青铜。很喜欢看青铜器上的细微的花纹,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一波一折,或突出或凹陷,每一笔都来自于工匠的幻妙灵感与精心创作。</p> <p>西周,凤鸟纹铜盉。中华酒文化绵延悠长,这件盛酒的器物形状独特,设计巧妙,鸟形外观惟妙惟肖。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蕴含着独特的艺术氛围,是一件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完善结合的绝妙佳作,令人叹为观止。</p> <p>商,饕餮纹铜觚,也就是铜制的酒具。😏干杯吧,故人。😃</p> <p>这一串迷你款的、类似编钟的物件,看它满是铜锈的模样,应该是铜制的。很是精致小巧,有手掌大小,这是古时孩童的玩具吗,哦,又像是一串叮当作响的铜铃铛。我没看到介绍,就靠猜吧。😄</p> <p>最喜欢鼎的威武。在古代,鼎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器具,被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p><p><br></p> <p>西周双兽耳凤鸟纹铜山簋。好复杂的名字,其实就是一个乘装食物的器皿。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起初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后来在商周时成为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基本与普通百姓无缘。</p> <p>又一个带盖铜簋。我想叫它带盖饭盒。😂簋周身的回纹与龙纹,刻画精美,大气沉稳。正中央也有一个小小的类似三星堆面具的图案纹饰,这个图案的寓意究竟是什么呢?</p> <p>西周蟠螭纹铜簋。蟠螭(panchi)</p><p>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多用于青铜器上的装饰。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p> <p>猜到没,这是一个车轱辘的外轴,真是讲究,用铜打制而成,上面雕有人物、兽首,局部尚且如此精美,可以想象整车豪华程度应当非常威武霸气。</p> <p>西周。玉虎,玉兔,玉鱼。</p><p>精致小巧,手作时代,这是要花费相当功力来完成的。查阅资料发现,西周时代出土了大量的玉制饰物,多为玉兔、玉虎、玉龙、玉鱼、玉鸟等等,古人以形寓物,以物喻人,多为祈福吉祥如意之心意。</p> <p>玉玦。</p> <p>金镶玉耳饰。是不是有惊讶到,太神似现代款了,照着同款打造一副,戴上秒变时尚达人有木有。😄</p> <p>冷兵器时代产物。斑驳的铜锈阻隔了前朝岁月的沧桑,这锈迹斑斑的青铜剑已无当年的风采。穿越时空,我仿佛看到它锋利的霜刃上,闪着威武的雄光。刀光剑影,寒星点点,热血将士,铸就的剑之魂。</p> <p>这是出自霸国墓地的青铜器物。关于霸国的传说,不只是耳闻了,在祖先脚下的土地沉眠着的岁月,一经问世,便惊世骇俗。霸国,西周时期诸侯国,版图疆域不详,发现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工作者根据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确定是一个新发现的诸侯国,并未在史料中有记载。从墓地中出土的文物可知霸国历史可能贯穿整个西周并延续至春秋初期,霸国的最高统治者为:霸伯。</p> <p>2007年-2017年,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全部发掘完成,10年间,共发掘墓葬2200余座,出土器物2.5万余件组。这么高产的历史遗存,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依据。</p> <p>这个物件叫做模范。模由范生,范由模起,先塑泥模,依模做范。再将青铜溶液灌注模范内,冷却后去陶范,再打磨精修,细琢装饰,古人智慧,无可比拟。</p> <p>这个大龅牙兽耳,真是帅到了。对于拘泥迂腐的古人的刻板印象,瞬时不见撂,精工细作,不失可爱趣味。</p> <p>诺大的展厅空无一人,大气磅礴的音乐空气中回响,这气势,犹如千军万马等待号令即刻出征。</p> <p>石磬简称“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 磬石”音。有石或玉制成,形有大有小,上面刻有花纹,并钻孔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p><p><br></p> <p>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着重要的影响。</p> <p>一个咧开嘴馋笑的马首,看这模样,想象得出来,它的优雅的身躯一定是在参加盛装舞步,不知缘何走失,身首异处了。😛</p> <p>战国货币。春秋晚期出现,战国中期后广泛流通,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从鎛得音称布;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p> <p>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荀子故里,临汾安泽。</p> <p>再次疑问🤔️,它这是用来镇馆的吗?</p> <p>博物馆的外廊展示着一些民间绣品,纯手工缝制,色彩艳丽,图案内容丰富灵动,人物刻画细腻,针线条或粗或细,拿捏得十分均匀到位,技法歪瑞歪瑞的精湛。</p> <p>最后我们来到位于地下的一层展厅,这里展出的都是来自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的文物。</p> <p>非常非常迷你的一个小陶罐。好想把它拿在手中细细揣摩,这种类型的小可爱,不知作何用途,想必它的制作者也是一位热爱生活充满想象力的艺术爱好者吧。😜</p> <p>一只迷你三足陶罐跟一只巨无霸三足陶罐。没有参照物,两只也没有并列陈列,我只有眼观,无从比拟,👀。一个有拳头大小,一个身量到我肩膀,完美的曲线造型!于是我在臆想古人是怎样研发出来这样的器型的呢~😁</p> <p>这一小只陶罐,形状设计更加奇特。很随机的挖鼻掏眼,一个可爱的带有装饰效果的实用器出炉了~</p> <p>最早的“中国”本义:临汾陶寺遗址完美的诠释了本初“中国”的概念~~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由于王者居中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王郡应建于地中,这才有了《五帝本纪》中刘熙的说法“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p> <p>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设置绛县,成为中国第一个“县”的建制,开创了后来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先河。</p> <p>片尾再附上一些现场拍到的文献知识点。游览到此暂告结束,期待新展入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