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在这个等待丰收的季节里,昌南学校数学组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拉开了全校数学老师推门听课的帷幕。</p> <p> 10月13日上午第一节课,刘富民老师在六(1)班执教的分数混合运算第二课时,让这次的推门听课活动正式启动。</p><p> 课堂中,刘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比较量与被比较量的倍比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逐步解决问题,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p> <p> 10月14日上午第一节课,张礼捷老师在五(1)班的《倍数与因数》教学中,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例,引导学生感知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明白关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为倍数与因数关系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整节课气氛活跃,精彩纷呈,孩子们以及听课教师都收获满满。</p> <p> 邱老师是我校一名骨干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二十多年,现兼任不同年级两个班数学教学,10月15日,他在四(2)给大家呈现了一节朴素而不失特色的课,值得年轻老师学习借鉴。</p> <p> 张诗、吴亚平老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她们先后分别三(1)、二(1)班上公开课。张诗老师从植树节话题导入新课,让孩子感受树木与人类和谐重要性,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植被意识,丰富课堂内容,让数学教学内容更饱满。在教学设计环节中,两位年轻的老师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有层次性。教学过程中,她们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p> <p> 吴亚平老师在教乘法时,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乘法,怎样学习乘法,并且对想要学习乘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核心理念。她们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我校青年教师未来可期。</p> <p> 我校一年级四位数学老师也不甘落后,她们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前后》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推选程鑫悦老师上成果展示课,整节课自始至终以学为中心,孩子感受前后概念实际意义,会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孩子的活泼、可爱、好问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体现。</p> <p> 听课结束,所有参与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p><p><br></p> <p> 其中教研处主任陶丹、数学组组长赵顺发结合自身教学感悟对上课每位老师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尽可能把课堂交给学生,多让学生动脑想,动嘴说,动手做;深层次的挖掘知识,不局限于课本;多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语言,等等。对提高我们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p> <p> 最后,张校长对每节课一一点评,并进行总结。她指出:课前,用足教学用书,深入钻研很重要;课上,联系生活,注重体验,引导探究很重要。数学不仅是学科,更是严谨规范的科学,需要大家付出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她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在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上成为“拿来主义”者。</p> <p> “推门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也让学校领导及时地掌握教师课堂教学动态,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普遍问题,便于帮助、指导教师更好地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让学校高效课堂开展得更加扎实!</p><p> 我校今后会把“推门课”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一如既往地聚焦课堂、抓实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力求原汁原味的常态课堂堂出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