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意浓,我们的教研氛围更浓!</p><p> 2020年10月30日,平利县城关小学数学课堂评优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概念课教学,共有四名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p> <p> 王友丽老师声音甜美,教态和蔼,听她的课如沐春风,令人心旷神怡。王老师教学的是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王老师先引导孩子们认识1/2,通过举反例重点理解“平均分”。再以1/2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引导孩子认识几分之一。接着就是本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孩子们用正方形的纸自己创造几分之一,老师对生成的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如老师提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不一样,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再如老师让学生给这些分数排出大小,自然过渡到例3的教学,因为学生经历了操作过程,他们很自然的就体会到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如果说刚才学生是初步体会到了分数的大小,那么接下来王老师精心设计的分数墙,就为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分子是一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p><p> 概念课的教学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建模的过程。如果老师能在学生多次认识了生活中具体的几分之一后,引导学生抽象出几分之一的模型就更好了。</p> <p> 李锦红老师一直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独具匠心。她今天教学的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亦是如此。活动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开课伊始,李老师展示平利县三个景区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三个景区哪一个最受游客满意呢?然后逐步出示满意人数和调查人数的信息, 让学生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不能只看满意人数,要看满意人数占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为了便于比较得把分母化成100,老师适时讲解这样的分数我们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百分数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孩子们还体会到百分数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比较。活动二:从具体到抽象,建立百分数的模型。课前老师让学生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堂上师生充分交流这些百分数的意义,学生说得正是酣畅淋漓之时,老师提出问题,那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呢?因为有多个具体的百分数作为交流素材,学生自己很快就抽象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是百分数。老师追问,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马上就有孩子意识到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一生成为后面进行分数和百分数的比较,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李老师引导孩子们充分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抽象出概念的模型后,又引导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概念,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学模型。活动三:在百分数的读写中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老师给出十个分子各不相同的百分数,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说说自己喜欢哪个百分数及原因。这一环节的设计让人感觉到理性的数学课堂也可以这样温情脉脉。然后老师让孩子们写百分数,并用百分数汇报自己所写的个数,用百分数描述自己这节课的心情,孩子们兴趣盎然,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百分数可以用来描述生活中的很多事物。</p> <p> 唐珊老师经历过“教学能手”比赛的磨练,课堂教学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她今天教学的是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特色一: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猜想—验证—理解—运用”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格子图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面积,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接着引导学生质疑,这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呢?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呢?我们怎样来验证呢?然后,教师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剪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过程很完整,思路很清晰。特色二:课堂总结时,不仅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还总结思想和方法,即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画高—剪—移—拼”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p><p> 本节课虽然借助了直观,但运用不够充分。格子图的作用只是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应该让学生充分交流数格子的多种方法,在这里就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在后面验证时就不是老师提出方法,而是由学生自主的提出转化的方法。另外,在公式推导时,也应该让学生对照着剪拼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来说出推导过程,这样就会更加的直观和形象,孩子们也易于理解。</p> <p> 生完二宝的甘开香老师不光整个人重新焕发了青春,她的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她今天就《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与王友丽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甘老师按照教材编排进行教学,从认识1/2入手,拓展到1/3、1/4、1/5,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表示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最后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中,甘老师精心创设熊大和熊二分月饼的情境,绘声绘色给孩子们讲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亲切地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从这一节课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数学老师,很喜欢这样的数学课堂。</p><p> 这节课虽然只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但也应该给孩子们建立一个清晰的数学模型,老师不能只引导孩子在具体的层面上单个理解每一个分数的意义,应该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出什么样的事物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这样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p> <p> 好学进取的数学老师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学习机会,大家观摩研讨,积极交流,力争共同提升!</p> <p> </p><p><br></p> <p> 思考是行动的种子。无思考,不教学。课堂教学每一环节、每一细节一定是教师深思熟虑、充分准备的结果。自学理论、观摩技巧、反思总结都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途径!愿我们每个人在每条途径上都能勤奋耕耘有所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