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魔力

明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u>电影的魔力</u></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u></u></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四十年前的电影回顾</b></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曾经说过,电影有魔力;电影确实有魔力,但不是指的当下。改革开放后的现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电影只占了很小的一点份额,但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电影吸引人的魔力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十年前,电影院是大众娱乐的天堂,虽然影院只有一个大厅,银幕亮度较低,音响也是单声道,画面清晰度不高,观众使用的能翻动的座椅是七合板压制而成,而且,冬天无暖气,夏天无空调,但是,只要放电影,无论哪一天、哪一场都是观众爆满,座无虚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贫乏,银幕上、舞台上翻来复去只有几个样板戏,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哪个都能唱几首样板戏里的京剧。一九七六年以后,文艺开始复甦,大众的文化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了,但那时还没有电视,最时兴的就只有电影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在丁寨中学教书,想看一场电影谈何容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七九年秋季的一天,在丁寨“牛摆尾”的一个坝子上要放映露天电影。那天,我们早早地吃过晚饭,抱着才一岁多的大女儿赶到牛摆尾,把自己带的凳子放下来,占了一个位子。说是坝子,其实到处坑坑洼洼,凸凹不平,凳子都放不稳。等了将近两个钟头,坝子上已经坐满了观众,天才黑下来,电影马上要开始放映了,就在这时,小孩要大便,人多走不出去,只有就地解决,幸得我早有准备,拿出报纸铺在地上,小孩屙了后一包起来,放进我的衣服荷包里就接着看电影。放的是渴求已久的《少林寺》,李连杰的武打戏,看得人激动万分,看到剧情高潮处,只听得满坝子的喝彩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县城到丁寨公社三十里路,丁寨当年不通公路,故而没有班车,公路从高坡这个地方分路到丁寨是一条机耕路,交通工具除了供销社有几辆马车外,再就是那时最吃香的公社的几台中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大众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县城还是在老大礼堂放电影。有一天晚上,要放映译制片《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为了看到这场电影,我们头一天就托熟人联系好了公社的一台手扶拖拉机,司机运一车棕到县城,看完电影后回丁寨。放电影那天不是周末,看完电影当晚必须赶回来,第二天还要上课。早早地吃过晚饭,一家三爷子坐在装满了几十捆棕的手扶拖拉机上,叮叮咣咣、摇摇晃晃一个多钟头才到达电影院,心满意足地看完了电影又坐着手扶拖拉机于半夜时分赶回了丁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七七年冬天,大女儿在县医院诞生。在丁寨发作后三天三夜,幸得好朋友黄老同学不知怎么知道后也不知他从哪里找来一辆吉普车,才得以转院到县人民医院,县医院妇产科张美恩医生见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才得以顺利降生。看见母女平安,当了爸爸的人喜不自胜,只想向医生表达感激不尽的心意,跑到电影院买了几十张甲等电影票,给妇产科所有的医生和护士每人送了两张电影票,特地给张医生多送了两张,电影的紧俏和价值略见一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电影票按座位的正偏和远近分为甲票和乙票,甲票两角钱一张,乙票一角五分钱一张。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热情高涨,电影票一票难求。那几年,国内禁片和译制片大量上映,特别是新片放映时,电影票显得尤其紧张。为了看到一场好电影,有的人头天晚上就去排队,等到第二天上班后才买到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八四年我们调进城的时候,电影仍然紧俏,明诚在电影公司上班,想看电影想买好票自然是没有问题。有一些打仗的电影看了一次又一次,特别是那称为“老三战”的战争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更加引人入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些年,由于电影票的紧俏,给我们那退休后闲云野鹤的父亲带来了不少的活路。左邻右舍及单位里的人都知道明诚在电影公司任经理,想看电影找到父亲帮忙买几张电影票是不成问题的。于是,父亲今天给这几个邻居买几张电影票,明天给那几个单位同事买几张电影票,每一天都在忙这个事情,并且还都要买甲票,买好票,明诚就只能每天给父亲准备几张好点的电影票,还抽空送到他的手上去。时间长了,要买的人多了,明诚也就只能甲票乙票塔配着给他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最兴旺、最发达的时期,产生了不少的经典作品,像《少林寺》、《庐山恋》、《保密局的枪声》、《刘三姐》、《戴手铐的旅客》、《血战台儿庄》、《人到中年》……等等,数不胜数。那些老电影的历历难忘的情节,总是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一批又一批丰富的精神食粮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潜移默化地教育着人们该怎样做人,该怎样学习,该怎样工作,有力地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进在历史的浪潮中。</span></p> <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O二O年十一月六日草稿</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庭记实小故事之二十九)</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