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天井村掠影

麒麟苑主

<p>  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浏览了黄花溪拍了柿子沟又走进天井村。</p><p> 天井村坐落在大山之中,四周群山环抱。现在公路的村村通水泥路让这里与城市连接出入非常方便。</p> <p>天井村</p><p>位于临朐县城西南20公里、五井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八歧山西麓,郭老崮之阳,五(井)白(洋口)公路从村北穿过。东与五井西村接壤,西于青州市王坟镇交界,南与石峪村毗邻。聚落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呈簸箕状。东部地势平坦,良田尽布于此。</p> <p>  先展示天井村柿子沟的柿树吧</p><p>这些老柿树都有几十年的树龄,树干粗如水桶枝干如虬龙窜天,果实累累高不可攀。</p> 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山上亦有柿李杏等果树,素有“天井石峪霜柿饼”之说。这一代青石山区独特的气候和土质条件,非常适宜柿树生长,柿树栽植,由来已久。 <p>村里在山坡上建起了太阳能发电,也是利用闲置山坡的经济增长板块。</p> <p>全村耕地1228亩,多为淋溶褐土,主要分布在村西周,其中山岭地500亩,多系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有荒山面积7300亩,已绿化3500亩。</p><p><br></p> <p>在这样么美的地方劳作,田园风光如诗如画。</p> <p>柿农们金秋时节艰辛的劳作已被丰收的喜悦替代。</p> 村里的大广场此时成为大晒场,晒满了红红的山楂片。 <p><br></p><p>从前村西有一地窖,泉水涌流,大旱不涸,传为王母娘娘用簪子指点而成。傅国《昌国》载:此井“水不可见,深亦莫测,土人以此井天成,因名之约天井”,村名沿用。只是没来得及探访。</p> <p>古老的墙上长出熟悉的野葡萄和山花,墙头上爬满柴豆秧开出紫色美豆花。</p> <p>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生长着柿子树真是吉祥满村事事如意。</p> <p>这里的柿树品种为小萼柿,果实状如牛心,亦称牛心柿。成熟期为10月中下旬,采摘后经刮皮晾晒,表面渗出糖分,形成一层白霜,故称柿饼,食之口感绵甜,深受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客户欢迎,为当地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这种柿子温水去涩后生食,甜脆爽口。20世纪60年代“以粮为纲”时,果树多遭砍伐。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林果生产,建成500亩柿子基地,柿子树总产达到60多万公斤,年产优质柿干(即柿饼)20多万公斤,年收入200多万元。同时在山坡上建起山楂园150亩,苹果园80多亩。</p> <p>秋收虽忙可年轻人大都城里做工,家里的农活还是靠老人。摘得柿子不卖给收购的商人,就自己回家做成柿饼子。</p> <p>吃个柿饼子不容易</p><p>到了天井村知道柿饼的制作过程,从高高的树上摘,从远远的山沟运回来,在一个个用机子剥皮,还要一个个拴住挂起来,为了出糖增熟要罩上薄膜,然后等待出霜和变型。</p> <p>刮这柿子皮真是个功夫活,一个个数得有多大的耐心;当然刮下的皮还有一个妙用,就是制作辣椒酱味道特别好。</p> 走入一家农户,家里的女主人正在晾晒柿子。 <p>橙色的柿子要一个个串起来挂起来晾起来</p> <p>看到墙上匾额的春华秋实特别应景贴切</p> 看这一串串火红似灯笼的柿子,象征日子的红红火火柿柿如意。 男主人回家带回来塑料薄膜 <p>这是要套上塑料膜防风</p> 儿子也回来帮忙,真是农忙季节全家总动员。 <p>等待自然晾干滋出糖分和柿霜</p> <p>从这家门口走过一看门口的家具装备就是要去摘柿子吧</p> <p>老村户大多居住都搬进新房,村子古老房子破旧保持着原生态,也只有一些老人居住。</p> <p>走进一户老房估计是六七十年代的房子吧。</p> <p>看美女模特就像回到自己阔别多年的家很是自然的表现,着实让人感动,给予点赞。</p> <p>这里居住着一位老人我们进院很是高兴的打着招呼。</p> <p>勤劳的人的习惯,一请老人坐下他顺手就拿起条框来。</p> <p>这里民风淳朴待人友善热情</p><p>老人很有见识自然放松的与大家交流</p> 老人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孙女从城里来看她一样兴奋。 <p>老人见我们要走恋恋不舍的送到门口挥手道别</p> 我们也祝老人身体健康有机会再见。 <p>村南有小河,俗称天井水,贯村东西。河中段有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石墩、石拱,桥跨3米、高5米,桥面宽4米长7米。桥头原有石碑,后被摧毁。</p><p><br></p> <p>因时间关系对这个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村庄没有做太多的了解和游览,期待有机会重游细细品味,顺祝天井村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