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普洱市文保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普洱市2020年舞韵飞扬广场舞大赛”,于2020年10月26-31日在普洱大剧院广场大舞台隆重举行。10月30日晚上七点半,由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编创的群众文艺晚会《绿色普洱》闪亮登场,开展展演活动。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节目蕴含的浓厚的普洱文化元素和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了众多的茶城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赞不绝口。 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编创的《绿色普洱》,是一台专门为助力景迈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的群众文艺晚会。晚会由《景迈芒景茶飘香》《守望千年古茶山》《阿佰腊之歌》(阿佰腊意为古茶树)《傣家印象》《我为普洱织春锦》《摘朵茶花带回家》《布朗山花献给党》《芒景山的茶姑娘》《赕福景迈山》等一组多声部合唱歌曲和民族民间歌舞节目组成,旨在保护与传承景迈布朗族茶文化和千年万亩古茶山茶俗礼仪。 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和芒景村,海拔1100—1570米,常年平均气温16.5—19℃,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自公元 180 年,布朗族分支由于长期受到北方民族侵略,被迫向南迁徙,在景迈山地区发现了原始的古茶树,遂在此定居下来,驯化古茶、栽培古茶至今,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景迈山属高山地区,取水困难,可利用耕地较少,景迈山人民在此极端的生存条件下将古茶种植与原始森林结合起来,形成天然林下种植古茶的传统种植方式并沿用至今,创造了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当地人民对古茶园实施的传统保护方式使得景迈山古茶园景观在千年的演进中依然保持着生命力与活力,原始的茶园景观在历史的演进中没有丝毫的损害。这深刻的反映出当地人民对茶园景观的尊重和理解,世代传承着人与茶园和谐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典型的持续演进的文化景观。 景迈山古茶园是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景观的杰出代表,是“中国茶叶始祖树”的重要组成之一,是中国茶文化起源、发展与传播的重要见证。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其突出的文化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独特的民族村落和厚重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独特而完整的茶文化体系等4个方面。 2010年6月启动申遗以来,多次组织国际国内遗产专家对普洱景迈山古茶园遗产价值进行考察论证,并做好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012年9月,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2年6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通过了国家文物局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11月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入场券”。 2018年7月2日,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顺应而生,成为近几年来普洱群众文艺大家庭阵营里最为活跃,而且别具特色的群众文艺团体之一。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旨在保护传承发扬和光大本土民族文化,宣传普洱茶文化,勇当“天赐普洱 世界茶源”的忠诚卫士,不遗余力,千秋耕抎珍爱26个民族赕福的地方。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在册成员人数136人,有70多岁的老艺术家;有50多岁的文艺爱好者;有来自党政部门的退休人员;有事业单位的文艺爱好;有厂矿农村的文艺积极分子,可谓人材聚汇,阵容强大。可演唱多声部合唱,也有独唱领唱的尖端人材。舞蹈阵容更是老中青叠翠交融,有词曲创作的人材,有编导执排的老师,有乐于奉献后勤的道具、服装人员。 说起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不得不说说他们的团长张定明。张定明,男,汉族,1955年7月生于云南思茅。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喜爱音乐。1970年参加工作,在思茅地区林业局样板戏演出团担任小提琴演奏员。1978年考入思茅师专艺术系音乐班。1980年分配到思茅地区群艺馆从事群众文艺工作至2015年光荣退休。他退而不休,退休后继续坚持走村串寨,深入边远山区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用亲身亲力的实际行动,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精品。三十六年来,走过80余个乡镇,徒步580多个村寨,深入生活调研14个普洱世居民族,搜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1686首,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歌谣12800多首,8万余行,56万余字。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探讨文章18篇(5.5万余字),创作歌曲136首,创作民族器乐曲12首。 三十六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刻苦研习,守望着普洱14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民间音乐。一是通过查询县志,重新梳理从170多年前普洱茶鼎盛时期,活动兴旺的思茅茶祖会专用祭茶祖礼仪及祭茶洞经音乐;二是保护传承边疆小少数民族——布朗族茶文化和千年万亩古茶山茶俗礼仪,2007-2009年间先后四上澜沧县景迈、芒景古茶山,与布朗人共同生活120多天,抢救性收集到面临消亡的边境布朗音乐素材34件,收集到多个古茶山传说故事,尤其是祭茶祖礼仪及祭供茶魂树的祭词咒语; 三是2010-2012年期间,收集整理出舞族跳龙纵80曲、80舞的声乐素材。写出的《散落民间的瑰宝一景东彝家跳龙纵八十曲八十舞》;四是2011-2013年期间,为将国家级非遗项目《阿基洛奇洛耶与迷扎扎斯扎依》精心打造,保护传承。与县文化局哈尼族词作者李伟中配合,用哈尼语言,原汁曲调,借鉴作曲编配手法,相继谱写出多声部原生态哈尼组歌《火塘追忆·赶集相遇·抗租不屈·呼唤祭魂-秧田对歌·梯田家园·山寨天籁·洒洛阿列》8个声乐作品。 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的演出之余,张定明始终在思考如何让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走得更远。张老师的辛勤耕耘,加上普洱本土遗风民间艺术团的团结一心,终将为普洱民族民间文化呈现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