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古以来,中国书法便深受人们喜爱,它既能锻炼意志,又可陶冶情操;既反映个人的意志,又体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具体体现。练习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两天半的学习,我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p> <p>第一堂课是由玉山县东城小学的张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长横》。张华老师从“永字八法”导入,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在讲解“横”这一笔画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横”的作用。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的学习能力,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p> <p>第二堂课是由横峰县葛源小学的卢玉嫦老师带来的《儿字底》。她由甲骨文“儿”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粘贴“儿”字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儿”字的构造。整堂课学生参与性强。</p> <p>第三堂课是余干县九龙中小的张琪老师执教的《独体字》。张琪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了闯关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提高了写字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p> <p>第四堂课是由婺源县詹天佑小学的张火凤老师教学的《竖弯钩》。张火凤老师先是给学生们欣赏了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又用一个谜语导入,引出本课课题。在教学中,张老师通过播放“元”字的演变视频,让学生了解“元”字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楷体字的,并让学生明白“斜中取正”这一知识点。</p> <p>第二天的第一堂课是鄱阳县洪迈学校的余剑晗老师执教的《悬针竖》。这是一节扎实的书法课,教师从开始观察基本笔画入手,激发学生书法兴趣,再到认真范写,再到学生的自评,互评,扎扎实实,教师写,学生练,“写”的概念落得很实。</p> <p>第二堂课是由玉山县冰溪小学王雪峰老师带来的《悬针竖》一课。王老师在这堂课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写字教学。教学过程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学生参与积极。教师示范到位。</p> <p>第三堂课是由广丰区东关小学的祝志伟老师执教的《直捺》。祝老师先是由视频导入,其中设计一个柳公权穿越到自己身上的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人耳目一新,不由感慨祝老师的幽默风趣。</p> <p>第四堂课是由玉山县紫湖小学的黄书山老师带来的《竖撇》。黄老师利用“找不同”游戏成功带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通过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及时点拨书写的注意点,纠正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扬有进步之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书写热情。</span></p> <p>第五堂课是广信区四十八小学的祝琪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圆点》。通过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图片,在教师的念白中,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引出课题。教学中设计制作田字格和拼一拼“太”字的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p> <p>第六堂课是由广信区望仙小学的徐圆圆老师执教的《悬针竖》。徐老师通过有趣的动画引起学生学习兴趣,<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span></p> <p>第七堂课是德兴市新营小学的叶梅枝老师教学的《悬针竖》。<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叶老师运用了多媒体幻灯等教学手段,用浅显易懂的小结分析写字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span></p> <p>第二天的最后一节课是铅山县明德小学的项明老师带来的《兰叶撇》。项老师通过画兰叶让学生体会了兰叶撇的形态,再通过卫夫人的故事引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最后完成兰花图,并在优美的背景乐中结束这一课,令人回味无穷。</p> <p>第三天的第一堂课是上饶市第一中学的刘媛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竖钩》。刘老师通过笔画运动,竖钩招募令,创设了情境,成功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的闯关环节环环相扣,课堂节奏把控精准,循序渐进。</p> <p>第二堂课是弋阳县三县岭中心小学的余小娟老师执教的《短撇》。从这堂课中可以看出其文学素养深厚,书法基本功强,而且对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自评、生生互评、评价卡等形式,及时点拨书写的注意点,纠正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扬有进步之处,对学生哪里好,进步在哪儿都明确指出,整堂课效果良好。</p> <p>第三堂课是鄱阳县谢家滩镇郭贺小学的吴喜琴老师教学的《横》。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写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一个故事调动学生积极性,用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口诀巧妙地小结写字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迁移运用,有效地帮助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了写好字的基本方法并且课堂的训练扎实有效。</p> <p>来自广丰区铜钹山小学的邱淑芳老师执教的是《竖撇》一课。课堂上,邱老师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教学生掌握竖撇的写法,再到字的练习。这样的训练做到了循序渐进,有梯度性。在教学中及时的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拥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p> <p>下午的第一堂课是由余干县白马中小的曾丽芳老师带来的《横》。曾老师首先通过一个“王羲之吃墨汁”的小故事告诉同学们书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成为鼎鼎有名的大书法家。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练习,<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能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的学习能力。</span></p> <p>本次活动的最后一堂课是由万年县二小的凌伍军老师带来的《弯钩》。凌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教态自然,教学内容上生活化、社会化。本节课中,王老师设计了学生自己上台书写、亲自拉弓来体验弯钩等环节,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书法的博大精深,更升华了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p> <p>最后是由弋阳县教研室的陈禾根主任做总结性发言。文化育人,立字立人。在陈主任的一席话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中小学生而言,书法课是一门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的课程,而对于国家而言,书法课不仅能提升国民素质,更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滋养子孙。</p> <p>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这些专业、优秀的书法教师的出现,书法教学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前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两天半天的听课旅程的收获需要在今后漫漫教学征程中逐一落实,与书法为友的日子不再单调,我将与我的学生们一同走进这一看似简单的黑白世界,感受其蕴含的无穷魅力。</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