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印象

快乐生活

<p>早想去宏村看看,正好从上海返回顺便去宏村转了一圈。本来想多呆两天由于时间原因只呆了一个上午就匆匆离开了。但就是短短的逗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宏村镇,古称弘村、七侠镇,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辖镇,位于黟县东北部。</p> <p>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宏村有“画里乡村”之称,截至2014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p> <p>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p> <p>宏村镇,大多处于平坦地带,靠山脚却依山势而上。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整个镇呈“牛”型结构布局</p> <p>元14世纪中叶,生活在皖南黟县的汪氏家族还在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之中。因为居住的村庄屡次遭受火灾,几经搬迁,他们终于在雷冈山下,找到了一处与祖先遗言中相似的安居乐业之地: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东西两条河流环抱左右,在祖先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为此,家族的女头领胡重娘根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p> <p>宏村镇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1]</p> <p>南湖种植了很多的莲花,看起来特别的精神,可能与那里的水质有关。</p> <p>月沼是宏村一景,位于宏村中心。月沼是半月型,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所以最终成今天形状。它也曾是《卧虎藏龙》的拍摄地,月沼上李慕白蜻蜓点水而过,也牵牛走过南湖。</p> <p>村民在月沼淘米</p> <p>宏村镇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p> <p>汪氏宗祠位于月沼的正北面,汪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汪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安徽宏村。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p> <p>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饲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正厅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呈棱形。明间金柱也为梭形。前檐柱及廊柱均有"柱斗科",柱头科之间有"平身科",均为二跳斗拱。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柱头科16朵,平身科18朵,转角铺作"小拱头"。曲梁与柱子衔接处均有丁头拱承托,拱眼如单幅云。斗拱、梁架、梭柱等镂刻精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p> <p>刚进大门是乐叙堂</p> <p>中间三幅画像分别是汪氏初祖,徽州、宏村的汪氏先祖。</p> <p>胡重娘,本是西递才女,嫁与宏村汪辛为妻。她说服了汪氏宗族,三请风水先生何可达,对村庄重新布局。</p> <p>巾帼丈夫牌匾是胡重其夫做官退休回来为她所做</p> <p>宏村现代仿古建筑</p> <p>宏村巷子。每条巷子都有水系。</p> <p>精致的木刻</p> <p>宏村南湖的桥很特别,就像射入外面的剑</p> <p>村里卖莲藕的老人</p> <p>配合参观宏村古建筑的老人</p> <p>宏村还是一个适合摄影和绘画的摄影绘画基地</p> <p>摄影师们在月沼拍照</p> <p>在那里实地画画的孩子们成为宏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这是学生们在南湖实习绘画</p> <p>本美篇文字资料来源于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