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会课及名师成长论坛

同心县第二小学教育集团

同课异构,同放异彩, 各美其美 <p>  为稳步推进“互联网+教育”工作,提升学校创新素养教育水平,促进教师做好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课堂教学研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从而进一步研讨智慧课堂教学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能力,10月30日,同心县城片区小学联合青铜峡第五小学举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会课及名师成长论坛。本次活动以期用切磋的方式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各校教学教研经验交流,能够让不同学校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进行独特个性的教学设计。教师展现的不同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可以最大限度地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从而达到校际共研、共促共进的目的。县教育局教研室刘耀宏主任,全县各小学教师代表和小学英语工作室成员参加本次活动。</p><p><br></p><p><br></p> <p>  活动首先是同课异构课展示。不同的构思设计,不同的策略风格。本次研讨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英语《Unit 4 We love animals》。执教的两位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的教学技艺和合理有效的信息技术运用,给大家展示了智慧课堂教学的魅力,为全体教师在转变课堂的教与学行为上做了切实有效的示范。同心县第二小学金霞老师和青铜峡第五小学段涛老师,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经过深入的研读教材,分别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两节课均采用任务型教学,并充分利用英语教学本身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各有千秋。</p> <p>  金霞老师有着深厚的教学功底,深入钻研数字教材的应用,关注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一个“活”字,运用多媒体教学和数字教材的有效灵活的结合,为学生创设了大胆开口、勇于参与表现的教学情景。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Listen and guess,chant,let's do,let's say等丰富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学,乐学,整个课堂轻松愉快且扎实有效。</p><p>  </p> <p>  段涛老师个人基本功扎实,语音自然流畅。段老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利用歌曲、快速反应等活动复现已学,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段老师通过闯关任务,创设农场管理的情境展开教学,通过一系列听、读、玩、演活动,激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顺利通过了层层挑战,轻松掌握了几个小动物的英文表达,各组都获得不同层别的奖励。</p><p><br></p><p><br></p> <p>  课堂上孩子们阳光自信的课堂表现,积极投入的交流互动,精彩生成的课堂氛围,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两位老师都具备很高的课堂话语能力,课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深深吸引,也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有所用</p> <p>  接着,各校英语老师们进行评课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好评, 两位老师基本功扎实,口语流利,信息技术和数字教材运用熟练, 整个教学设计清晰,有情景性,活动设计有多样性,板书设计有特色,教学评价有趣味,教学趣、活、实。老师作为引导者,点拨引导到位,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实在。在课堂上,让学生的"眼、耳、口、脑、手"都动起来,把"视、听、说、想"有机地结合,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形式多样的视听说训练,挖掘学生语言表达的潜力。合理运用数字教材和多媒体,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p> <p>  小学英语工作室领衔人马晓平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的教学,从教学设计、课堂活动有效性、板书设计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认真细致的进行点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它并发挥其优势,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 <p>  马老师给工作室成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同行们乘着“互联网加教育”之东风,借助教育局为我们搭建的学—思—践平台,丰盈自己的思想;愿工作室所有成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愿工作室所有成员,心中有风,行动有方;愿大家报团成长后,拔节生长。</p> <p>  最后,特邀青铜峡第五小学校长为我们做了“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对她们学校的互联网加教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翻转课程”、“数字化教师的7个转变”、“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适合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通过现实教学中的案例故事,向全体教师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她说道:“面对教育现代化的迅猛发展,我们不该害怕,不该回避,更不该去堵住也根本堵不住它的前进,我们老师既是一个学习者!更是一个学习的促进者!互联网开启了教师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必须借助互联网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p> <p>  县教研室刘主任对青铜峡五小互联网加教学进行了肯定,并对同心县一小搭建的平台表示感谢!</p> <p>  本次活动,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均受益匪浅。大家在活动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的思考,并结合自身进行反思,达到了同课异构的目的:互鉴互学,互补共振,提高今后教研教学成效。 “同课异构”让老师们清楚的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观课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次研讨交流使我们开阔了教学视野,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面对面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平台。</p> <p>工作室成员与做课老师合影留念</p> <p>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p>

教学

老师

课堂

教师

课堂教学

学生

工作室

信息技术

教材

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