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红山文醉

<p class="ql-block">搬了七次家,唯独一次感触颇深,甚至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父亲的早逝,让我这个还不知道怎样过日子的青年乱了阵脚,惊慌失措。后来结婚了,还有了儿子,和母亲住在三间土房里。看见别人家都建了砖瓦结构的房子,自己只有羡慕的份儿。但我感激妻子不嫌我家里一贫如洗,不嫌我只有三间漏雨的土房,不嫌我只有三亩贫瘠的薄田。</p><p class="ql-block">后来,又承包了几亩土地培育玉米种子,可偏赶上那一年玉米授粉时天却大旱,以至于一年颗粒不收。</p><p class="ql-block">次年春,我们被逼无奈举家搬迁到市里谋生。</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租住在一间十五平米左右的低矮破旧的民房里,没有厨房,在床后拉一道布帘,布帘的后面就算是厨房了,没有电饭锅,只好用一个铝锅做饭。姨父给了一张下象棋用的小桌子,一条腿还歪着,权作饭桌了。屋里的采光糟透了,只有两平米大的一个小窗子,还被前面邻居的仓房遮挡得严严实实。以至于白天进屋都要开灯,否则什么也看不清。电视没有信号,我就开了窗子,迈过窗台,踩在前院的仓房上,将天线连接在前院的电视天线上,可没料到仓房的干子瓦年久失修,只听咔嗤一声,我就掉进了前院的敞篷里,胸右侧一阵剧痛,知道身上肯定受了伤,但已顾不得那么多,狼狈的爬上墙,逃回屋里。</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我们搬到了第二个出租屋里。还是一间屋,不过比原来大了一些,只是到了冬天,才知道这个屋子实在太冷,以至于生了炉子,在屋里照样冻手冻脚。妻子每天在市场忙碌,冻了一天,回到家里半宿也暖不过身子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八年。</p><p class="ql-block">几年来多次和妻子商议买房的事,妻子总说等钱攒够了再买房。后来我给她算了一笔账——我们每年赚的钱还没有房价涨的多,妻子听我说的有道理,我们意见终于达成一致。</p><p class="ql-block">要买楼房了,心里好激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深秋,赤峰的城镇化还没有开始,还没有兴起农民进城买房的大潮,我算是捷足先登了。有了妻子的“太后懿旨”,我可以大胆的选房了。新房买不起,就买个小平米的二手房吧,等孩子长大了,手里有了余钱,再买大房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城里的各小区“游荡”,看售房的广告信息,终于在十多天的细心筛选后,选中了一个两居室的步梯五楼,交了定金,又东借西借,总算凑够了房款。</p><p class="ql-block">过户的那一天,因为初次买房毫无经验,本来想让妻子同我一起去,可妻子说生意太忙脱不开身,我只好骑一台破车子,车把上挂一个黑色皮革兜子,兜子里装着10万“巨款”,心惊胆战的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房产证领到手了,房门钥匙也拿到了,顿觉一身轻松。余下的事情就是要把“新房”简单修饰一番。我每天照旧驾着那辆飞鸽牌“宝马”,请师傅换窗台板,换坐便器,刮大白。师傅圆满完成任务之后,我就自己动手,给窗口和门口喷漆,清理刮大白遗留下来的顽固的涂料垃圾。铲子、刀子、刮板、钢丝球、笤帚都成了我的“武器”。虽然每天从早到晚的忙,每天都灰头土脸,可看着这个一天天变样的新家,心里就是个美啊!</p><p class="ql-block">房间清理了若干遍后,就把余下的一万多元钱买了家具。一张大床,一张小床,电视柜、鱼缸……又在大卧室里贴了梅兰竹菊四张精美的剪纸画,整个屋子变得舒适而又温馨!</p><p class="ql-block">搬家那天早晨,我雇了一辆汽车,屋里的东西,大物件不少,小物件更多。有的虽然没啥用了,可却舍不得扔,因为这些物件似乎都有着生命,它们陪着我们好多年,见证着我们的一路风雨。大包小包的打好后,装满了一大汽车,真不晓得那个小小的出租屋里容得下这么多东西。</p> <p class="ql-block">入住新居那天,妻子和儿子虽然没有更多的话语,可看得出来他们都很开心,很满意。劳累一天下班后,能住进属于自己的小家,是一种归属感,温馨感,这种感觉,其实就是一个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在城市里漂泊多年,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一家人都像在流浪,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有了家,这个城市,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虽然后来儿子上了大学,我们又搬到新城的新家,可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买的那个难忘的“家”。</p>